2020年2月,苏联最后一位元帅亚佐夫逝世,这位几乎和苏维埃政权前后脚出生的元帅,经历了苏联和俄罗斯几乎所有的事情。

他在弥留之际,对着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说出了这样的肺腑之言:

向中国学习,走中国道路。

亚佐夫为什么这样说?

法西斯来袭,少年立志上前线

1924年亚佐夫出生于苏联西伯利亚平原西南部的鄂木斯克州,家里一贫如洗,务农为生。

这一情况在1941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年6月纳粹德国公然撕毁和苏联签署的互不侵犯条约,浩浩荡荡的德军大部队直接将坦克和装甲车开进了苏联的国土。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1)

约有320多万的德军有备而来,直接摧毁苏联的无线电和通讯设备,仅仅三天就有3922架苏联作战飞机被德军摧毁。

一时间苏联举国震动,德军还在步步紧逼,到了11月底12月初的时候,德军前锋部队已经打到了莫斯科的近郊,德军甚至都能看到克里姆林宫的尖塔。

在这危急存亡时刻,苏联斯大林发动了全国总动员,符合条件的青年中年士兵纷纷加入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来。

这其中也包括了年仅17岁的亚佐夫,其实当时他还不满18,无法应召入伍,是偷偷改了年龄才得以上战场。

虽然他年纪轻轻且在此之前毫无作战经验,但就是这么一个小白在战争中将自己的勇敢、坚毅等品格无限放大。

年龄小的他凭着一腔热血多次冲锋在最前头,作战勇猛,没多久就得到晋升,被认为是“苏联英雄”。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2)

到了1944年,经过艰苦的反击战,苏联终于将纳粹赶出了自己的国土,亚佐夫也因表现出色入了党,被组织派到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

后来又在总参军事学院、伏龙芝军事学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是苏联专门培养各兵种的高素质军官设立的,这所学院曾培养出了无数将帅,例如我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刘伯承。

学成后他于七十年代先后担任国防部训练局局长、远东军区第一副司令、中亚军总司令职位。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3)

荣获晋升,参与政变

时间来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时候的亚佐夫已经不再是乳臭未干的小子了,而是有着近四十年的军队任职经验的苏联高级将领。

在远东和中亚地区乃至捷克地区任职让他的眼光没有局限在莫斯科,而是看的更远更深,也看到了在苏联这一庞大联盟下还有着许多潜在的危机亟待解决。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4)

连年增长的军费开支、突然爆发的粮食危机、畸形的产业结构等导致了它的经济进入停滞期。

与此同时境内此起彼伏的运动也不停歇,领导阶层的老龄化等问题都在预示着这个联盟需要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来解决它积弊已久的问题。

时间来到1985年,相对较为年轻的戈尔巴乔夫上台,他决心要在苏联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只是在这个庞大的已经陈旧的体制下一直没有机会。

很快这个机会就出现了,1987年5月29号,这天在莫斯科重兵把守的红场上突然停落了一架飞机,接着有个身穿红色飞行员服的年轻男子走了出来。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5)

鲁斯特,一个让苏联150多名军官丢掉饭碗的西德青年,至于他是怎么穿过重重防线,能从联邦德国飞往莫斯科红场的,苏联高层也非常疑惑。

鲁斯特并不是经过特殊训练的飞行员,相反他很业余,可能就连他自己都觉得能直接从西德飞到莫斯科是个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个事件让号称世界最严密的防空系统一夕之间成为笑话,不仅苏联国内震动,更在全世界引起热议。

不过这恰好给了戈尔巴乔夫改革军队的强有力借口,最终他以军队防守不利的理由处置了150多名军官。

之后又力排众议破格提拔了时年53岁的亚佐夫为国防部长,一下子让后者就进入了苏联权力的核心。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6)

当时对于亚佐夫任国防部长,许多苏联的老将领元帅都表示不能理解,用当时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的话来说,亚佐夫也就是个做军区司令的能力,顶多当个副国防部长。

那么戈尔巴乔夫为什么会选一个相对年轻且没有获得大众支持的亚佐夫为国防部长呢?

这其实还是因为两人有着“相同”的理念,两人都认为苏联急需来一场彻底的改革,也都认为现任的领导层老龄化太过严重。

可是谁也想不到戈尔巴乔夫在沉迷改革的路上就此一去不复返,最终和亚佐夫分道扬镳。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7)

成功掌握军权后,戈尔巴乔夫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他先是在经济打破了公有制,发展个体经济;然后继续着重发展重工业。

这个措施没有根本上解决当时苏联的经济问题,反而让它的经济发展变得更快崩溃了。

经济上走不通,戈尔巴乔夫认为还是政治体制在作怪,于是他又将改革重点放在了政治思想领域。

他先是直接宣布取消了马列主义在党内的指导地位,不再将其视为苏联奋斗的目标。

接着取而代之以新的、民主的人权主义等其他思想,这就等于在思想上完全否定了社会主义路线。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8)

最后在政体上他更是做了让亚佐夫感到绝望和无法忍受的举措:实行多党制和议会制。

不久后他在访美的时候又果公然宣布“核武器无用论”等,戈尔巴乔夫的这些等同于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全盘西化举措,很快就让当时苏联的领导层感到不满,特别是亚佐夫。

他越来越发现这些举措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几乎是要把整个国家弄得更散了。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9)

在多次向戈尔巴乔夫建议劝告无效后,亚佐夫和他所在的派别决定要以实际行动来保卫自己的祖国不被四分五裂。

八一九政变

1991年8月16号,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等人签署了一份协议,即《新联盟条约》。

这个协议一旦生效就意味着苏联将会变成一个更加松散且自由的联盟,还意味着将不再走社会主义道路,也不再具有绝对掌控力,承认各加盟国的主权。

这个等同于将苏联分裂的协议立马引起了保守派的强烈不满。

18号这天,还在克里米亚度假的戈尔巴乔夫突然在自己的别墅里见到了来者不善的副总统、克格勃主席以及国防部长亚佐夫等一众高级官员。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10)

这些人在要求戈尔巴乔夫签署实行紧急状态令遭到拒绝后,将其软禁,并在19号的6点宣布:将由副总统亚纳耶夫担任总统职务,以及全国立即进入紧急状态。

与此同时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的叶利钦立马做出了反击,他站在开进莫斯科的坦克上激情地发表了《告俄罗斯公民书》,以此来进行政治动员,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是非法组织,呼吁大家积极反抗。

当时保守派的人物几乎都掌握着核心权力,特别是时任国防部长的亚佐夫,拥有着调动全国军队力量的权力。

令人疑惑的是,军队在叶利钦在街头动员之时竟然没有任何行动,白白错过了最好平叛的时机,也让这次为时三天的政变最终以失败告终。

亚佐夫为什么没有在紧要关头行动?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11)

当时的情形亚佐夫何尝不清楚,在去往克里米亚之前他就已经派重兵把守着莫斯科,至于为什么不出兵镇压反叛,他是这么说的:

我的枪口应该是对着敌人的,而不是用来镇压无辜民众的,正是这份犹豫让他错失了最好时机,但我们正是在这份犹豫中看出他的底线,是人民。

因而保守派错过了出击的最好时机,等到晚上就连一些军队都开始倒戈叶利钦方面,加上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都是激进派的势力范围,最终叶利钦将戈尔巴乔夫放出来,保守派被以叛国罪逮捕下监。

这年的12月25号随着戈尔巴乔夫将“核匣子”交到叶利钦手上,宣布正式辞去总统职位,克里姆林宫的红旗缓缓降落,苏联正式解体。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12)

临终遗言引人注目

叶利钦一上台就将亚佐夫等人送到监狱,对此亚佐夫表示自己所作所为只是尽全力不让苏联解体和崩溃。

1994年叶利钦迫于压力将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释放,亚佐夫选择归隐。

2000年普京上台后,授予亚佐夫“战斗英雄”勋章。更是对在八一九事件中他没有对平民开枪这一举动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2004年在亚佐夫80岁寿辰时,普京亲自为他授勋,2014年亚佐夫90寿辰时普京也同样授予了他荣誉勋章,并亲自出席其生日庆典。

总览亚佐夫的一生,他对祖国的忠诚以及热忱令人为之动容,那么是什么促使他向普京建议要学习并走中国道路呢?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13)

其实早在亚佐夫担任远东军区司令员一职时,就已经和我国有了往来,当时他还亲自前往中俄边境视察。

在担任国防部长期间他更加对中国有了详细的了解。1991年5月他曾率团访华,是苏联第一个访华的国防部长。

这趟中国之行只有短短的四天,但却给亚佐夫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的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肯定,也再三表示保持中苏之间的友好关系对世界战略格局来说意义深远。

只是还没等到他和我国做更进一步的交流,政变就发生了,他也被送进监狱。但这种置身事外的处境反而让他更加看清俄罗斯的困境与难题。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14)

比如叶利钦时代让经济倒退“休克疗法”。

简单来说就是彻底地放开物价和大规模实行私有化,结果让私人寡头占了便宜。

这个举措直接导致了俄罗斯的物价疯涨、通货膨胀,一个月的时间不到俄罗斯的商品就一路飙升至原来的六七十倍。

而政府在大规模实行私有化后,没钱买食品的民众只能将手里分得的国有或公有资产卖给趁机崛起的寡头。

于是寡头很快就掌握了绝大多数的国有资产,最后据粗略统计,这次举措直接催生出了俄罗斯的七大寡头。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15)

这也是如今俄罗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此还有它从苏联时期就有的产业结构问题。

即便是现在,占据了俄罗斯绝大部分外汇和出口收入的还是能源,这一能源依赖模式至今都未能改变。

最后还有因政治原因导致的其境内投资环境恶劣、多变等问题,都是拦在它发展经济面前的拦路虎。

亚佐夫之所以建议普京走中国道路,是因为他见证了中国是怎么靠着坚持走自己道路、通过改革开放等举措从一穷二白获得如今的大国地位的。

新中国初期我们需要一边倒通过和大国结盟来艰难生存,也必须依赖别国的军事、经济、人才技术等各方面的援助才可以发展。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左亚夫(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在20年去世时)(16)

但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依靠任何一方才能生存了,我们自己就是大国和强国。

亲身见证了中国的这些巨变,所以即使是处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亚佐夫还是时刻关注着自己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也相信俄罗斯必能从中国道路中找到适合自身国情的经验。

2020年2月25号,亚佐夫逝世,享年96岁,他的一生正如普京悼词里写的那样: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