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华中师范大学的理由(我去过的大学华中师范大学)(1)

我所知道的华中师范大学分享与你:

一、华中师范大学简称华大、华中师大、CCNU,她在中国●湖北●武汉。

二、华中师范大学具体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途经附近的公交车有:567内环、567路外环、576路、586路、591路、66路、817路、905路、w567路(外环)、yx591路。

三、校园简要描述: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师范类、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校方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下设30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8个,教职工38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32000人,其中本科生近18000人,研究生11000多人,留学生2900多人。

四、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湖北省省会,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北郊的盘龙城遗址作为武汉建城开端,距今有3500年历史。民国时期汉口高度繁荣,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三镇综合实力曾仅次于上海,位居亚洲前列。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境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上百座大小山峦,166个湖泊座落其间,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四分之一,构成了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域生态环境。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截至2014年,在汉高等院校98所;其中普通高校和本科院校数仅次于北京居中国第二,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数量居全国第三, 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107.26万人 ,居世界第一。

五、今世前缘:

(一)文华书院

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湖北武昌城内昙华林创办了文华书院。

1903年文华书院成立大学部,这是华中师范大学校史的开端。

1909年书院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注册,正式取得大学资格,校名为“文华大学校”。

(二)私立华中大学

1922年美国圣公会、美国复初会及英国伦敦会、英国循道会等决定在武昌开办一所联合大学。

1924年文化书院改名为(私立)华中大学。

1924年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武昌博文书院大学部并入。

1927年受时局影响学校暂时关闭。

1929年长沙雅礼大学、岳阳湖滨书院大学部正式并入华中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武汉形势严峻,学校着手准备西迁。

1938年举校西迁。从武昌启程抵达长沙;从长沙乘火车出发,经衡阳、东安、全州,再乘汽车抵达桂林。9月下旬在桂林开学,日军频繁轰炸,难保师生安全,校临时执委会决定再次迁移。

1939年师生乘汽车离开桂林,经良丰、荔浦、柳州、大塘、南宁、出境至安南、东塘、谅山,抵达河内。再踏上滇越公路,于27日下午全体抵达昆明。3月16日,乘车离开昆明转辗喜洲。5月1日,在喜洲这一边陲小镇开始了华中大学新的学期。学校仍设文学院、理学院及教育学院,在此办学近八年之久。

1946年离开喜洲,举校返回武昌。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11月1日,学校举行建校二十五周年、重建二十周年校庆纪念会

(三)公立华中大学

从1950年底至1951年初,全国各地开始了接收、改造各级各类旧学校和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教育主权的教育改造工作。基于这种客观形势的要求和改造旧教育的需要,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为根本,在改造旧大学的基拙上,建立一所规模较大、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1951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私立华中大学合并,改为公立华中大学,并成立“华中大学改制委员会”。

(四)华中高等师范学校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校名暂称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

1953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

(五)华中师范学院

1953年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

1962年湖北大学的一部分并入。

1970年中南民族学院的一部分,湖北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函授学院并入。

(六)华中师范大学

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邓小平题写了校名。

2005年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六、校训: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七、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农药学、理论物理等等专业是特色。

小编简介:

孙庆国:读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学(民办教师),参加了4次高考(自学高中教材)的机械工程师。

孙庆国:业余时间专注中高考30年,对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顽固不化”、“一如既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