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半圆形碧道上,脚下波光粼粼,天上白云缱绻。极目远眺,感受清风拂面的同时,入眼处尽是绿意盎然,久在水泥森林所产生的不适一扫而空,给人带来舒畅和愉悦……

岸线总长3.6公里增城区荔湖环岛碧道已经基本完工,春节前正式向公众开放。

森林覆盖率达53.23%,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保持90%以上,2020年达标天数比例排名全市第一,“增城蓝”刷屏朋友圈。

增城重大规划(勾勒现代生态城区蓝图)(1)

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增城,不断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活价值。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打造宜业宜居宜养宜游优质生活圈,坚持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的理念,增城以绿色发展为本,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推进城市更新,让城乡发展环境显著提升,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

生态优美:省级试点增江碧道入画来

一江春色醉游人,两岸百花望荔乡。漫步增城增江碧道,时而江风习习、碧波荡漾,时而白鹭起舞、啾啾鹭鸣,两岸风光尽收眼底,山水美景入画来。

这是去年竣工并对外开放的增江6.5公里省级碧道试点。滨水而建,与水交映,夹岸繁花,风光旖旎,为观赏“增江画廊”的美景提供了多种角度,成了周末广州市民休闲放松的新晋“打卡点”。

增城水系发达、生态良好,河宽5米以上的河涌有207条,长约926公里。增江是东江的一级支流,是增城最重要的河流,特别是从初溪兰河坝至湖心岛约40公里长“增江画廊”沿线山水风光独特,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是展现增城魅力的特色名片。

增城重大规划(勾勒现代生态城区蓝图)(2)

以水为脉,碧水兴城。增城的城市发展历史始终与水相伴相生。

2008年,增城区结合城市功能区划,将自行车健身径引入生态景观林带,拓展林带功能,带动乡村休闲旅游,成为全国最早的绿道雏形。2010年,广东提出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要求,增江是广州规划的6条主干绿道之一。2019年,广东省提出高标准推进广东“万里碧道”建设,在南粤大地打造“河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

在此背景下,增城在“增江画廊”良好基础条件上,增城高标准编制碧道建设规划,打造“一横两纵多节点”的碧道空间布局,旨在打造面向全人群的碧道沿线滨水活动空间,最终实现“碧水漫道,幸福增城”的规划总目标。自2019年9月至去年6月,长约6.5公里的增江省级碧道试点正式全面竣工。

“建设增江碧道综合考虑了功能性和景观性的结合,并充分保护利用原生态景观,致力打造江河安澜的雨洪通道、诗情画意的休闲文化廊道、水陆联动发展的滨水发展带。”增城区水务局副局长何雪松介绍。

助力碧道建设,实现滨水空间还绿于民,增城区在克难攻坚中砥砺前行,对河涌管理范围内的违法建筑进行清拆。五年来,累计拆除包括河涌、水库、湖泊、边沟边渠及合流渠箱等管理范围内违法违规建构筑物4104宗,面积约163.4万平方米。目前,增城国考大墩断面水质实现了从往年的Ⅲ类提升至Ⅱ类,纳入国家、省、市考核的8条黑臭河涌达到长制久清,东江北干流一级支流基本消除劣V类。

增城重大规划(勾勒现代生态城区蓝图)(3)

“增江碧道是增城近年来铁腕治水、打造生态之城的生动实践。”增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紧紧围绕着力打造增城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要求,以确保江河安澜、秀水长清为首要任务,持续推动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重点做好水务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碧道建设及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城乡污水处理效果提升、供水保障、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实现增城水环境持续向好。

生产精美:传统产业实现绿色转身

在美丽的荔湖湖畔,一座环境宜人的总部产业园区正在快速成长为“广州市绿色创新小镇”。

这是以引进培育绿色低碳、智慧产业、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创新科技生态园区——增城低碳总部园。目前,园区已建成21栋独立总部楼、5栋产业大楼,引进环保、节能、科技等创新型企业超过200家,与拥有美丽生态的荔湖相得益彰。

增城重大规划(勾勒现代生态城区蓝图)(4)

培植壮大新兴产业,向绿色发展要效益。通过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等手段,增城将生态优势转变成为发展优势,实现了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和谐统一。

“区位不错,环境也改善了,我想把学校的创新团队,特别是一些技术核心引到这里来。”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研究院院长何新波是从事于新材料领域研究的专家,在他的牵线下,派生于北科大的广东铭泰和北创磁材两家创业企业已于去年率先进驻增城新塘的中城智慧园开展产业化前的技术验证。

中城智慧园前身是新塘环保工业园。曾几何时,这里在全球牛仔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高峰时期全球3条牛仔裤里就有1条出自增城新塘。然而,随着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红利减退,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日益暴露出了弊端,集聚洗水环节的环保工业园就是典型的样本。

增城重大规划(勾勒现代生态城区蓝图)(5)

近年来,以新塘环保工业园的治理为序幕,增城全面打响以整治污染企业为主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不仅平稳实施企业停止排污(关停并转),更以牛仔服装产业为样本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

新的科创产业园主要对新塘环保工业园原有厂房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升级改造,努力打造成智慧、生态、活力、创新的高品质产业空间,聚焦智能制造和医疗器械两大产业细分领域的产业生态和产业服务,规划建设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区、硬件加速器、企业政务服务中心、创客公寓、中科院国际技术转移创新基地等功能单元。

“园区分为空间优化、产业引进、高科技服务三个维度推进。”中城新产业广州分公司总经理王腾说,依托广深双城联动区位优势,形成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新兴产业载体,突出培育从研发到产业化的中试验证环节,以前店后厂模式重构科技赋能制造的新链条。

随着一河两岸的生态改善修复,增城把最好的沿江岸线资源,都给了最优质的产业。在工业时代,这一资源属于牛仔、纺织等传统工业单元,在新发展阶段,增城的抉择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和大健康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力量。

产业、科技、人才政策等配套出台,加速了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向增城汇聚、深度融合。目前,增城区已累计引进创新创业企业280家,集聚了136名高层次人才和500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3家广州市级研发机构。

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使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增城逐步迈向结构优化、绿色低碳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活和美: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一泓碧波绕绿岸,山水新城入画来。南国冬季气候依然舒适,每到闲暇时,永和河永宁段两岸和余家庄水库边就热闹起来,居民或慢跑或散步或载歌载舞。从污水直排、臭气熏天到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是永宁街治水美水最生动的成果展现。

永宁街辖区有5.2公里的永和河段和3.7公里雅瑶河段2条东江北干流一级支流,以及一座余家庄水库。流域贯穿南北,范围涉及6个行政村、2个社区,20余万人。治好、管好、保护好水环境,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2016年永和河黑臭河涌整治被纳入国家住建部考核,通过增城区、永宁街全力以赴推进永和河综合整治,于2017年底基本消除了黑臭。在此基础上,去年永宁街提出新的治水思路:高标准落实河长制工作,通过彻底打通巡河通道、启动南北增质提效工程、推动排水单元创面达标等措施,将河涌综合治理与城市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增城重大规划(勾勒现代生态城区蓝图)(6)

“以前永和河脏乱差,大家根本不敢靠近,现在变漂亮干净了,成为大家散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真让人很惊喜。”正在河边散步的简村村村民黄水财表示,曾经黑臭难闻的永和河是附近村民心中的一大块“疙瘩”,随着治水成果取得明显成效,焕发新生的永和河让村民以此为荣。

生态不仅是基底,也是效益,更是未来,成为了人们美好生活的方式。一张张靓丽的生态发展名片不断惠及人民,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增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增城重大规划(勾勒现代生态城区蓝图)(7)

从“理想的城市”转向“理想的生活”,如同水网一般,增江一河两岸到全区的镇街,一张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从引进新增优质学校,到完善医疗体系建设,再到扩大民生保障覆盖面。五年来,增城投入700多亿元发展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年均达到84%:引进华师附中等10家优质学校,新扩建、开办中小学校45所,新增学位7.2万个;引进8家优质医疗资源,南方医院增城分院、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等医疗项目建成运营。办成民生实事50件,实现了“小切口、大变化”。

邓山村地处小楼镇,因交通落后,生活艰苦,如今全村以“水”做文章,大力发展过夜经济,引入田园牧歌、榄雕等项目,实现农文旅融合。

“现在电话订餐订房间的游客越来越多,一个月有三四万块钱的收入呢。”以前在深圳拉货为生的村民梁赖共,回村做起了民宿生意。启动“名村”建设以来,村民年收入增长近一倍,在外务工的村民返乡就业投资的比例达到30%。

坚持生态为底,践行绿色发展,增城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生产、生活、生态交融,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建设之路越走越宽。

增城重大规划(勾勒现代生态城区蓝图)(8)

相关阅读

增城若水|增城高质量发展一线报告①

改革攻坚,增城改出了什么?|增城高质量发展一线报告②

乡村振兴走在前列,增城如何以“三精”强“三农”?|增城高质量发展一线报告③

【南方 记者】周甫琦

【统筹】朱伟良

【通讯员】朱卓东

【作者】 周甫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