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在干掉了自己的太子刘据之后,决定将自己早已青睐有加的刘弗陵立为继承人,但是,刘弗陵才只有八岁。为此,汉武帝不惜杀掉刘弗陵的母亲,选择了以霍光为首的辅政团队。

事实证明,汉武帝选择的接班人确实像他。

之前,辅政团队关系还不错,霍光的女儿嫁给上官桀之子上官安,生下的女儿是两人的孙女/外孙女。上官桀想把这姑娘嫁给昭帝,霍光以孩子还太小,拒绝这一提议。上官桀不甘心,走了皇帝姐姐的路子,成功把昭帝折腾成了两人的(外)孙女婿。

事后证明,霍光对这婚事不感冒是有原因的。上官桀、上官安成为外戚后,觉得自己身份高了一截,政治地位也应该水涨船高,然而现实上,执政的人依然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

于是,汉武帝留下来的辅政团队开始内斗。上官桀、桑弘羊与霍光争权,霍光的对立面和燕王刘旦凑到了一起,形成了复仇者联盟。汉昭帝登基六年后,上官桀出手了。

晚年昏聩的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的继承人(1)

上官桀等人以燕王刘旦的名义,上书汉昭帝,告霍光率羽林军去广明亭集训时使用了皇帝的礼制(沿途超越本分地下令禁止路人通行,还派皇帝的膳食官先行为其准备饮食);封赏不公;擅自增加大将军幕府的军官校尉,有专权不轨之行。上官桀打算趁霍光休假的时候上书,皇帝一批复后,他就从中枢将文件下发给自己亲信的部门处理,随后桑弘羊主导逼霍光辞职,就大功告成了。

计划非常好,直接从小皇帝身上下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处理当权大臣,后来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就是这么干掉高拱的。但是,昭帝不是万历,这计划执行完第一步,就在汉昭帝那里卡住了。昭帝看完奏章后,拒绝批转处理。

晚年昏聩的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的继承人(2)

张居正和高拱影视剧照

上官桀等人阵脚大乱,十四岁的皇帝扣下奏章,不肯下发,他们完全始料未及,既没有预案,也一筹莫展——皇帝不配合,他们能咋办?这个小报告他们还是用燕王的名义打的,急哄哄地催或者劝,都约等于自我暴露。

这么一折腾,时间一流逝,霍光的耳目就探听到了消息,霍光就知道了情况。既然皇帝没有批复奏章,霍光至少赢得了一个自我辩解的机会。

第二天,霍光入宫,但没有第一时间觐见。昭帝一看内朝官员,独缺领衔的霍光,就问:“大将军在哪儿?”注意,昭帝此时的称呼依然是大将军,已经传达了霍光安全的信号。

一号人物不在,二号人物上官桀回答,霍光被燕王告了一状,所以不敢进来。昭帝下旨传召大将军,霍光进门就脱帽子下跪行礼,表示自己诚惶诚恐。

其实霍光不需要做任何表示,他也没机会做任何辩白,因为昭帝压根不想听:“大将军戴上帽子吧!朕知道这封上书是骗人的,你没有罪。”

霍光一肚子辩词都白准备了,他也很好奇,陛下你怎么知道的呢?

晚年昏聩的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的继承人(3)

此刻,汉昭帝刘弗陵化身名侦探柯南

昭帝开始了自己的推理秀:霍光去广明亭集训,是最近的事情;调增校尉的事情,到现在都不到十天,燕王刘旦远在河北,再计算上奏章的时间,他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事情!再说了,大将军真要谋反的话,这么几个校尉很重要吗?

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此时的昭帝才只有十四岁啊!

聪明的昭帝下了诬告的判断,接下来传来的消息证实了小皇帝的推论:送奏章来的人逃亡了。昭帝下令全国海捕,上官桀等人害怕了,跟昭帝说这是小事,不需要这么刨根问底。

昭帝这种人精,一下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他拒绝了上官桀的提议;之后上官桀等人的党羽有上书来说霍光坏话的,昭帝直接驳回:“大将军是忠臣,奉先帝的嘱托辅佐朕,再有胡说八道诋毁他的就连坐!”

表这种态,是需要极其明智的判断力的。后来的汉成帝刘骜干了类似的事情,杀死所有告发赵飞燕通奸的人,结果就是把绿帽子死死焊在自己头上。

但昭帝不同,事实证明,霍光对得起武帝、昭帝的信任。昭帝和霍光,也都证明了汉武大帝的惊人眼光。昭帝享国虽然短暂,但这段故事奠定了他明君的地位,没有人质疑“昭”的谥号。

故事的最后,上官桀见昭帝如此明察秋毫,已经不可能以和平手段干掉霍光,打算起兵连昭帝带霍光一起干掉,结果轻易地就被扑杀,除了上官皇后外,全家诛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