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晋国与楚国争霸,城濮之战之前,晋文公问自己的首席谋士狐偃:“楚国兵多,我们兵少,如何才能取胜?”狐偃认为可以用欺诈的行为迷惑楚军,然后找机会击败他们。

不考虑做事情后果的成语:成语竭泽而渔不考虑后果的行为(1)

晋文公把这话告诉了雍季,雍季说:“把池塘的水抽干了捕鱼,当然可以获得鱼(竭泽而渔),可是明年就没有鱼了;把沼泽的草烧光了打猎,也一定有收获,可是明年就没有猎物了。欺诈的方法,虽然可以偶尔取胜,只是以后就不能再用了,所以这不是长久之计。”

晋文公为现实所迫,最终还是采纳了狐偃的意见,在城濮击败了楚国。

回国以后,论功行赏,雍季竟然排在狐偃之上。晋文公左右的人进谏道:“城濮之战的胜利,是因为有狐偃的计谋,您采纳了他的意见,可是论功行赏却把他排在后边,这恐怕不合适吧!”

晋文公说:“雍季的话,可利百世,狐偃的话,只是一时之功。哪有一时之功排在百世之利之前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