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评价如何(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如此好看)(1)

最近看完了刘和平的小说《大明王朝1566》,同名电视剧我之前看过,豆瓣评分极高,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这本书可以和《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书(读后感见《年少时不懂鲁迅》一文)对照阅读,一个是直接揭露历史,一个是通过假的小说揭示真的现象,颇可以相互联系。

这部小说写的不是真实的历史,但可能比真实的历史还要真实,因为类似的故事可以发生在每个朝代。严嵩当政的时候,百姓活不下去,等到清流当政了,百姓总可以好过了吧?其实不然,严党的改稻为桑祸害百姓,清流推行的种棉花,最后棉布收入也不过一成给了百姓,六成归田主和棉商,三成归朝廷。让人想起鲁迅先生说历史上百姓只有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就更显出海瑞的伟大,他的清廉、睿智、刚正、爱民,被作者塑造的分外高大。这又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另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小说的缺点是太像剧本了,是写完一个场景,然后转换到另一个场景这样写的(怪不得大家都说电视剧还原度高),场景转换频繁,难免不够连贯。随便举个例子:“赵贞吉的脚,戚继光的脚,谭纶和两个锦衣卫的脚在长长的码头拾级而上。”这句话专门加上脚,告诉导演拍的时候要从脚开始拍,再扩大到全身,真是剧本既视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