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治疗眼底出血(血见愁见过吗内治咳血)(1)

血见愁

来源产地

为唇形科植物山藿香的全草。7-8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于山地林下阴湿处。

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别名山藿香、血芙蓉、野石蚕、野薄荷、仁沙草、苦药菜、假紫苏、皱面草、方枝苦草、肺形草、假午菜、粘毛石蚕、冲天泡、土红苏、皱面风、杰草、消炎草、四方草

刺血治疗眼底出血(血见愁见过吗内治咳血)(2)

【原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30-70cm,上部被混生腺毛的短柔毛。

叶柄长约为叶片长的1/4;叶片卵状长圆形,长3-10cm,宽1.5-4.5cm,两面近无毛或被极稀的微柔毛。

假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顶生者自基部多分枝,密被腺毛;苞片全缘;花长不及1cm;

花萼筒状钟形,5齿近相等;花冠白,淡红色或淡紫色,筒为花冠全长1/3以上,檐部单唇形,中裂片最大,正圆形,侧裂片卵状三角形;雄蕊伸出;花盘盘状,浅4裂;花柱先端2裂。

小坚果扁圆形,合生面超过果长的1/2。花期7-9月。

刺血治疗眼底出血(血见愁见过吗内治咳血)(3)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30-50cm。根须状。茎方柱形,具分枝,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被毛,嫩枝毛较密;节处有多数灰白色须状根。

叶对生,灰绿色或灰褐色,叶片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矩圆形,长3-6cm,宽1.5-3cm,先端短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下延,边缘具粗锯齿,叶面常皱缩,两面均有毛,下面毛较密;叶柄长约1.5cm。间见枝顶或叶腑有淡红色小花,花萼钟形。小坚果圆形,包于宿萼中。花、叶以手搓之微有香气,味微辛、苦。

以叶多、色灰绿、气香者为佳。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微辛,凉。

凉血止血,散瘀消肿腹痛;外用治跌打损伤,淤血肿痛,外伤出血,痈疖疔疮,毒蛇咬伤,风湿性关节炎。

《中药大辞典》

苦微辛,微温。

凉血散瘀,消肿解毒。治吐血,肠风下血,跌打损伤,痈肿,痔疮,流火

《中华本草》

味辛;苦;性凉。

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咳血;吐血;衄血;肺痈;跌打损伤;痈疽肿毒;痔疮肿痛;漆疮;脚癣;狂犬咬伤;毒蛇咬伤

【归经】

归肺;大肠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熏洗。

【运用】

①治跌打:

山藿香,九层塔、透骨消、黑心姜,煎服。

②治睾丸肿痛:

山藿香叶一至二钱,研末,冲酒服。

③治关节风湿痛,流火(丝虫病引起淋巴管炎):

山藿香煎汤,先熏后洗。

④治肺痈,咳血,吐血,衄血:

山藿香(鲜品)一至二两,冰糖一两,水煎服。

⑤治感冒发热咳嗽:

山藿香(鲜品)一至一两五钱,水煎服。

刺血治疗眼底出血(血见愁见过吗内治咳血)(4)

⑥治狂犬咬伤:

山藿香(鲜品)一斤,加少许开水捣烂绞汁,一次炖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