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视导读:陶渊明以《桃花源记》的故事映射自己心中理想社会后,在唐寅以《桃花庵歌》自诩“桃花仙人”后,“桃花源”或“桃花坞”成为了国人对于理想田园生活的代名词。《五十公里桃花坞》选中了这样的意向,在“中国桃乡”的北京平谷建立了一座小小的基地,综艺中,邀请15位来自娱乐圈与不同领域的嘉宾,共同探索构建理想社区生活。尝试够大胆,但结果有待商榷。

综艺主旨的“桃花坞”究竟是什么?

《五十公里桃花坞》的宣传定义中,桃花坞不是《向往的生活》一类慢综艺的田园牧歌,而是更为复杂的内容。

“集艺术、人文、科技于一身的理想社区”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涵盖方向十分广阔的定义。探讨这一命题,由足够多人数提出足够多的不同意见相互碰撞确实是看似可行的方案,于是我们在这档综艺中看到了人数几乎最多、最复杂的成员构成。

50公里桃花坞拍摄地在哪(五十公里外的桃花坞)(1)

十五位成员人选的具体性质是:一位导演,一位艺术设计师,一位时尚杂志编辑,一位脱口秀演员,以及十一位或为演员或为歌手的纯娱乐圈人士。

但如此复杂的构成并没有能够解答本综艺、本段小标题提出的问题——综艺主旨的“桃花坞”究竟是什么?

在第一期中,经过漫长的打招呼与综艺人物介绍后,成员们终于入驻基地开始会议。会议的最终结果,以主持者陈陈陈不断被打断,最终只定下第一天要准备聚会为结束。

50公里桃花坞拍摄地在哪(五十公里外的桃花坞)(2)

50公里桃花坞拍摄地在哪(五十公里外的桃花坞)(3)

理念构成越复杂,“理想社区”能够如何呈现的解读就越有不同排列组合的方式,这确实是一个优秀的主题,但却并不是一个适合展示或者本综艺能够在短期内有能力把控与完成的主题。

综艺中,不同成员不断讲述着自己认为首要问题在哪里,会议的主题换过一茬又一茬,但讨论进度没有丝毫进展。其中插播的郭麒麟对会议概括很精准,“综艺中每一个参与的成员在各自的领域中或许都是领导者”,确实,“八个皇上不能搁一块儿”啊。

50公里桃花坞拍摄地在哪(五十公里外的桃花坞)(4)

可以预见的,尽管第一期末期以及第一期VIP加更版中,桃花坞村民经过一起桌游的团建后,相互之间的熟悉程度应该会有所提升,但很难快速进入具体讨论流程的问题将会持续困扰《五十公里桃花坞》。

陌生人社交还是熟人社交?

在成员迟迟无法团结、或仅仅凝成一股力的前提下,《五十公里桃花坞》陷入了一个困境,并且不知道要到多少期才能解决。

在“成员磨合”与“主题探讨”以外,追溯此事的根本成因,则是各式综艺中,陌生人社交与熟人社交到底都更适合什么场景?

提到国内更早一些的陌生人社交,《花儿与少年》一定鼎鼎有名,从第一季国内少见、充满创意的陌生成年人旅行综艺(不像《爸爸去哪儿》一样有孩子、有父亲身份作为纽带),其中的模式与成员构成获得了极大关注,之后衍生的《花样爷爷》等旅行综艺也属于陌生人社交。这些陌生人社交的主打卖点一定在进行一定的迁移调整,但关键点一直是有关不同圈层的碰撞。

50公里桃花坞拍摄地在哪(五十公里外的桃花坞)(5)

最为特殊的则是第二季《花儿与少年》,观众对几位嘉宾旅行中逐渐各自抱团、勾心斗角的的旅行团成员分析成果,既“花学”研究现象,使得《花少2》是成为综艺里程碑。然而,《花少2》的存在仅此一例。

至于熟人社交综艺,从《向往的生活》,或各式经营类慢综艺,乃至《恰好是少年》的旅行综艺,尽管其中还是有部分综艺或多或少涉及陌生人社交模式,但其中至少其中一位固定嘉宾与飞行嘉宾有所联系的模式,都让以上种种综艺中,氛围不成为扣分点乃至有所加分。

不同观点的碰撞选陌生人社交模式、共通目标的追求选熟人社交模式,这似乎成为了共识,但《五十公里桃花坞》是如此与众不同,挑战铁律。它的主题是二者的相互融合,但它的不同特性同时提升了两方面的难度。

寻求更多不同的观点,但更多的人数让其中碰撞后融合的难度呈几何式的增长,让大家的目标看起来背地而驰。或许将嘉宾分组在“艺术”、“人文”、“科技”的不同侧面可以削弱这其中的难度,但目前为止,小编没能从节目的各式信息中看出这种倾向,反而是其中的混乱肉眼可见。

包含客套 “久别重逢”,以及将明星之间彼此介绍时没能即时反应、反应不热情之类的“社死”现场,占据了第一期节目中几乎2/3的内容。检索《五十公里桃花坞》的名字与“社死”二字作为关键词,大家可以搜到无数评论文章,而也有一部分文章将综艺与“‘花学’后继有人”关联在一起。

50公里桃花坞拍摄地在哪(五十公里外的桃花坞)(6)

在旁白男声的介绍中,也不断cue到第一期的尴尬之处,包含成员们的社死与难以统筹,但纵观整期节目,节目给人以最深刻的印象则从旁白点评成员们“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变成了“只要成员不尴尬,尴尬的就是观众”。

当然,如果节目组所追求的并不是以上种种,最终呈现混乱的陌生人社交本质上只为追求“嘉宾餐费几何”一类的爆点,那么以上分析皆为虚妄。

寻求“集艺术、人文、科技于一身的理想社区”,同时将“陌生人社交”作为挑战,《五十公里桃花坞》的选择颇具勇气,但整体而言,选择并不明智。

成员之间可以不太熟悉,但当目标希求看到的不是单纯的碰撞而是相互之间的磨合时,有足够具有综艺才能的控场主持在场会更好。

《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语句展示了桃花源中的和睦景象,但五十公里外的桃花坞到底会“鸡犬相闻”还是变成“鸡飞狗跳”,依然有待观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