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馀,转吏部侍郎,号为称职。复徙雍州司马,坐事左转盩厔令,甚有治名。

(2)时人以构好剧谈,颇谓轻薄,然其内怀方雅,特为吏部尚书牛弘所重。

(选自《隋书•高构传》)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

(2)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选自《旧唐书•李靖传》)

抗疫感谢学校诗词(语文报社爱心行动)(1)

文言文句子翻译,既要对字词句翻译得精准,也要句意完整,句子通畅。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时,不仅要遵循翻译的规则,也要顾及文意和语境,“机智”斟酌。

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第2题的第1句,从句子自身的语境来看,“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由此可推断出“不虞”意为没有料到,“奄至”意为突然到来。但如果在此句语境中单纯直译的话,则译出的句子还不够明白晓畅,因此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具体语境进行相应的意译,所以本句中“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较为流畅的译句应为“突利可汗没有料到李靖会来,见唐军官兵突然深入突厥境内”。

抗疫感谢学校诗词(语文报社爱心行动)(2)

二、遵循“六字法”,具体需注意

虽然文言文翻译有自己的规则,就是遵循“留、删、换、调、补、变”六字法,但是就高考真题的落实和备考方法来看,翻译时需要重点注意以下方面:

1.专有名词要留,无意虚词要删

要在实际做题中熟练使用“留、删、换、调、补、变”六字法,夯实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是基本前提。重点实词中要注意区分“留”的部分,即国名、地名、年号、谥号、官职等专有名词,因为这些名词有其固定、特定的指称意义,现代词难以准确表达,所以可将之保留即可。如第1题第1句中的“吏部侍郎”“雍州司马”“盩厔令”,第2句中的“吏部尚书牛弘”,第2题第1句中的“马邑”“恶阳岭”“突利可汗”,第2句中的“定襄”“北狄”等,这些专有名词都可不译。关于“删”,删减的主要是虚词,如第2题第1句中“直趋恶阳岭以逼之”中的“以”为表示目的的连词,此句中可以不译。

2.古今不同要换,倒装句式要调

重点实词中的“换”,则主要为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通假字等,近年来多考查多义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如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第13题第1句中的“先驱”。而在翻译时,如果遇到所要翻译的句子是倒装句时,那么翻译一定要注意调整语序。

3.一词多义要换,省略成分要补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出现了考查具体语境中同一虚词的不同含义的现象,这要求我们一定要懂得变化其含义,看究竟用的是哪个意思。如第1句中的“以寿春叛”,第2句中的“帝以芝清忠履正”。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重点要做的,还是夯实重点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含义。除外,翻译中还会有一些补充成分的情况,就是遇到省略句的时候,尤其是主语的省略。由于近年来传记在高考文言文中占比较重,全篇都在讲传主的生平,很容易出现省略主语的情况。在翻译时需要补充,以免和文章中出现的其他人物混淆,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

除外,翻译还需要注意固定结构,如第1题第2句中“特为吏部尚书牛弘所重”的“为……所……”是表示被动的固定结构。这些固定结构也很需要平时的记忆和积累。

抗疫感谢学校诗词(语文报社爱心行动)(3)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