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5月17日讯 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5月17日在济南召开,表彰为山东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史伟云教授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史伟云教授何许人也,背后有哪些故事?

创新手术方法造福患者

史伟云教授的诊室永远有许多患者在等候。从早上八点半到中午十二点,短短一个上午他一共接诊了三十多位患者。史伟云从医三十七年,深受患者信赖,他接诊的患者一大半来自省外,乃至海外。作为国内角膜移植手术的大拿,史伟云教授累计完成各类角膜移植手术一万多例。中国每五例角膜移植手术,其中一例便是由史伟云教授团队完成的。

27岁男子成功移植猪眼角膜(猪的眼角膜能移植到人身上)(1)

成功完成一例角膜移植手术,除了需要精湛的技术,更关键的是要有一片鲜活的角膜。史伟云基于多年的经验和不懈研究,创新性地改进了角膜捐献手术,更大地造福了患者。“以往的捐献是把眼球捐献出来,这样就破坏了遗容,所以我们现在改进了捐献的方法,不捐眼球捐角膜。我们用特殊的方法把角膜取出来,放到一个保存液里面。”手术技术的改进解决了角膜的取材和保存问题,提高了人们捐献角膜的意愿。

在动物里面,猪的基因跟人的基因是最接近的,而且猪比较容易得到,品系也比较好控制,所以大家都考虑使用猪的角膜来代替人的角膜。把猪的角膜通过特殊处理,去掉抗源,去掉病毒,去掉猪的细胞,使之用在人的身上不发生排斥,这是许多科学家一直想要突破的技术难关。经过无数次失败和尝试,史伟云和团队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创造性地完成了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研究。“非常非常难,为什么我们能成功,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主要是做临床,而且会做基础。我们实验室有一个人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得非常精深,但他不懂临床。单纯从临床很难做成,单纯从基础上也做不成,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做成功。”一旦生物工程角膜大规模使用,可以替代目前百分之五十的供体,对于我国四百多万角膜致盲患者来说,无角膜可用的局面将得到极大的缓解。史伟云介绍,“生物工程角膜是现在真正更新的一代产品,临床还没有开始,最快也要一年上市。”

27岁男子成功移植猪眼角膜(猪的眼角膜能移植到人身上)(2)

从不喜欢医院的味道、讨厌医院的少年,到一名卓越的眼科医生,史伟云从业已三十七年。这期间他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又拿下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比起荣誉和头衔,史伟云更喜欢坐在诊室里给患者看病,在手术台上用双手给他们带来光明……

来源:齐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