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

仍留一箭定天山。

在这首诗中,诗人连用四个典故,以凝练、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唐军将士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诗歌第一句用了汉代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典故,马援曾说:“为保卫国家,甘愿马革裹尸而还”。

古诗14个常见的典故(一首古诗中竟然包含了四个超级)(1)

马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 )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

建武二十五年(49年),马援在讨伐五溪蛮时身染重病,不幸逝世。死后遭人构陷,被刘秀收回新息侯印绶,直到汉章帝时才获得平反,追谥"忠成"。唐德宗时,成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宋徽宗时被加封为忠显佑顺王 ,位列武庙七十二将 。

诗歌第二句用了定远侯班超的典故。班超也曾言:“为了国家的安定,大丈夫死而不惧,又何必生还关内呢?”

古诗14个常见的典故(一首古诗中竟然包含了四个超级)(2)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永元十二年(100年),班超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抵达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不久后便病逝,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第三句运用了“只轮不归”的典故,表现了唐军将士全歼来犯之敌的必胜信念。

“只轮”应是借代战车,“只轮不归”的意思是,不要乘着自己的战车归附胡人。这个典故出自《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

第四句运用了唐代闻名将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

古诗14个常见的典故(一首古诗中竟然包含了四个超级)(3)

薛仁贵在与九姓突厥在天山作战时,连发三箭,射杀三人,使得敌人下马降服。当时军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人汉关。”想想这仗打得多漂亮啊,战争本来是艰苦,残忍的事情,士兵能唱着歌回家,表达了军民将士们的喜悦之情。

这次战役,薛仁贵虽然立了大功,但主将郑仁泰犯了错误,导致了这次战争不完美。铁勒的思结、多览葛等部落本来要投降,郑仁泰不结纳,反而出兵捕获了对方的家属,赏赐给部下,这些部落只好逃亡。郑仁泰派兵追赶,不但没有找到敌军,还因为缺乏粮草,损失了许多兵员。薛仁贵自己也娶了一个妾。一回到朝廷,部队的许多将领都遭到朝臣的弹劾,唐高宗以功抵过,未加追究。

此诗成功地运用四个典故,并将典故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收到了语言简练、形象丰富的艺术效果。真实的反映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