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超越班》播到现在,我印象最深的人不是佘诗曼更不是哗众取宠的赵樱子,而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沈月。

因为她第一期节目的“自我介绍”环节就当着众人的面哭了嘛,像个小朋友,手足无措,抖到最后连屏幕前的我们都跟着捏一把汗,煎熬许久,才终于从她嘴里听到一句“我是演员沈月”,以为终于能按自己的节奏讲话,结果说完这句又开始抖……

然后这个自我介绍就被迫中断了,取而代之的是沈月自己制作的vlog。

下台以后,她估计也觉得自己很糟,躲到后台去哭,直到惠英红和许绍雄两个人跑去安慰,沈月才恢复平静。

站在导演的角度说,沈月这一波操作肯定能提高节目收视率,果然,第一期播完,一个她,一个赵樱子,被卷上好几次热搜,成了当之无愧的流量密码。

但对沈月个人来讲,她绝对得不偿失。刨除极少能共情的观众,多数人只会觉得她职业素养太差,“演了6年戏,就是干这行的,怎么面对前辈和镜头还能找不到北?”

沈月有多久没演戏了(演戏6年不会看镜头)(1)

这年头,观众看了太多辣眼睛的烂剧,整个大环境对新人演员都没有很宽容,更别说沈月早已不是新人。她的哭把整个节目的效果拉低到专业之外,大家都讨论该如何安慰她的情绪去了,没有人再把焦点放回到表演本身。

最重要的是,在舞台这样一个相对公正的竞争环境,她的示弱对其他演员是不公平的,倘若一起合作,情绪更容易崩溃的组员算是木桶的短板,会拉低整个团队(拖垮进度、打乱节奏等)的效率。

但你知道不专业的“社恐”跟什么放在一起才是最要命的吗?

是野心。

沈月的第一个弊端是,她作为一个演了6年戏的演员,没办法面对镜头,更不会把紧张演成淡定。

我一直觉得,社恐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一个弱点。事实上,有很多演员都很社恐,比如“喜剧大赛”的左凌峰、詹鑫。

资深社恐梁朝伟走红毯跟记者打招呼腿都哆嗦,要靠住刘嘉玲才能站稳脚跟;在会上讲话更是紧张到搓手,韩国釜山电影节的表情包,谁看了不说一句“没想到”。

可这些专业演员在表演和拍戏时完全能够代入角色,你会觉得,梁朝伟演什么是什么,永远那么酷。

沈月如果只是觉得做演员好玩,想体验人生,那么因为长得不错加运气好,被经纪人从编导专业挖来当演员,这6年被公司捧着,也拍了不少有水花的甜宠,可以知足了。

可她偏偏又有野心。

参加节目来拓宽自己的知名度是其一,更绝的,是节目里有一个环节是一群人在成龙面前演戏,成龙需要一个女性角色,就问谁愿意演?话音刚落,几个女生面面相觑,只有沈月举手。

有上进心绝对是好事,但对懦弱的人就不一定。

果然,沈月给自己埋的雷在第二期就爆了。她跟范世琦合演《使徒行者》,范世琦演爆seed,沈月力排众议,好不容易为自己争取到了丁小嘉。

她说,我真的很爱这部戏。

沈月有多久没演戏了(演戏6年不会看镜头)(2)

可在排练现场,她怎么都找不到状态,还把挫败归结于那扇关不上的门,给大家一种“门影响了我发挥”的感觉,最后更是缴械投降说,已经完蛋了,不对后面的表演抱有太大期待了。

别的不说,她这种情绪,让一起合作的范世琦怎么想?让同样喜欢丁小嘉却没抢到这个角色的其他女演员怎么想?

仅从她彩排的表现,真没看出她有多喜欢这部戏。

开演那天,沈月的表现糟透了,首先是该死的假发套让她本人全程游离在智慧女性之外,她演的丁小嘉就像一个智障。加上始终不敢看镜头,台下的导师完全看不到她的脸,整个表演非常儿戏。

我知道综艺节目是有人设和剧本的,但沈月真的太糟了,糟到就凭她这样的演技跟表现,可能节目播出后就基本没人再找她拍戏了,哪怕是那些因为她更像普通人而不自觉触动的路人,在看到她糟糕的演技跟窝囊的个性时,也都不会再共情。

她比赵樱子还要令人发指,因为在人类所有的特质里,懦弱是最差的品质。

沈月每次积极争取然后又因做不到立马主动放弃的举动,都是一种可怕的虚无,她让我看到:比从未争取过更糟的,是你争取了但又很快放弃,就像自己给自己遛饼,看起来是得到了想要的,但每一次因为自己做不好又立马失去,久而久之,人只会变得越来越自卑。

这种绝望在于:不是上天没给你机会,而是你,造成了你所有的失败,你是你一无所有的唯一的罪魁祸首。

与懦弱相反,我至今最爱勇敢的人。芸芸众生都在朝拜命运,而勇敢的人,却可以改变命运。

很多东西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你改变,才有机会拥有。

《风雨哈佛路》里说:你可以寻找各种理由让自己低头,也可以推自己一把,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而懦弱,是把到手的机会一次次放过,到最后徒留哀伤,这么多沉重的遗憾也只因为“你原本可以”。

沈月啊,醒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