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安二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千里奔波,寻找能够滋润道教的土壤,最终把他的目光锁定在大观。
唐昭宗龙纪元年,饱读诗书的“一瓢诗人”唐求谢绝了王建的礼聘之后,把他隐居的茅庐结在了大观。
明末清初,大西政权灭亡前夕,张献忠准备将多年来搜刮的宝物隐藏起来,最后他将宝藏埋在了大观。
2003年12月,香港富豪李嘉诚的首席风水顾问,著名国画家溥心畲的高徒陈朗将栖身之地选在了大观。
……
人们忍不住要问,川西地区一个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1.7万的普通乡镇,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魅力。从古至今,吸引着那么多挑剔的目光。而在艺术的道路上行走了多年之后,众多的文人也将他们灵魂的高地和精神的家园轻轻地放在大观这片灵性的土地上。
大观:川西版图上的愉快行走
在世界文明版图上,有一条神秘的纬线像一根柔丝,将众多的文明符号缀成了一条美丽的项链,那就是北纬30度。金字塔、百慕大、金沙、空中花园、巨石阵、最高的山峰和最深的海沟……一粒粒晶莹的珍珠在北纬30度上闪烁着最质地的光芒,而在四川西部都江堰市的大观镇,北纬30度同样创造了两个人类文明的奇迹,一座道行天下的天国山苍翠欲滴,一条流淌诗意的味江蜿蜒而去。
大观,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注定要成为川西地区自然与人文史上的一个传奇。在这片土地上,翠峰绵延、土地肥沃、河流密布、物产丰饶,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238毫米。空气质量和水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全市森林覆盖率65·8%。大观境内的青城外山,不仅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紧密相连,而且还是世界遗产的重要部分。大观镇是都江堰市的最西门户,它与崇州市的街子镇成为川西旅游环线上的“姐妹篇”。而境内便利的交通则成为人们愉快行走大观的重要理由,尤其是成青快速通道的开通,让大观镇成为40分钟抵达特大中心城市——成都,50分钟抵达双流机场的重要交通枢纽……
曾经有一位名人这样形容大观:这是一处维系传统与时尚,链接古老与现代,沟通万丈红尘与世外桃源的文明集散地。
而曾经到过大观和在大观居家置业的人们已经用身心充分体验到了大观的魅力。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愉悦着千里之外行者的眼球,它以悠久的历史积淀灌溉着远去的岁月之河,它以丰厚的文化底蕴滋润着当代日渐干涸的人文精神,它以绝佳的人居环境为工业时代的城市人营造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生态家园。
天国山:道教发源的温情土壤
东汉汉元二年(公元143年),大观镇天国山脚下有一个老者正踽踽而行,他那寒霜一样的长髯告诉山上的一草一木他是一个行将木朽的老人,他那紧皱的眉头锁不住内心深处的那一股忧郁、萧索和疲惫。这个老者就是张陵,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第八世孙,他走上天国山时已经109岁高龄了。这个博通五经的“贤良方正直谏科”,四川江州令已经不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了,东汉政治的腐败,使他对政治感到索然无味,飘然入邙山学长生不老之术。就在前不久,汉和帝还征他为太傅,封冀县侯,但是张陵三召不就,挂冠退隐,入江西龙虎山筑坛练丹,后又碾转数省,足迹踏遍了大半华夏,参详了许多名山大川,最后他以109岁的力气奔天国山而来。而天国山正是青城群峰中的一座,其历史远可追溯至古蜀时代。它左联大面、右接鹤鸣、前临狮子、后枕大隋,气质超然,蕙风凝聚。张陵那抑郁了多年的心胸一下子郎润了起来,纷乱了多年的思绪一下子清晰了起来,紧锁了多年的眉头也随之舒展开来,四海漂泊,苦苦寻找了多年的求证练道仙地,今天终于站到了张陵的面前。激情难抑的他一下子又像回到了青年时代,热血沸腾,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我们可以遥想,那个白发苍苍的百岁老者站在天国山前一定会忍不住纵声长啸,而那喜极而啸的声音可能会在天国山间久久地回荡。从此,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长达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的道教开始在这片温情的土地上扎下了深深的根。一年后,张陵将道教中心移到今天的青城山天师洞。在唐开元十八之前,天国山一直是是道教文化的核心区域。 而秦汉以降、直至宋代,天国山始终集中了青城山道教的众多宫观,无数逸士高人多在此结茅修炼,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道奇观。
虽然在自然风雨的敲打和历史风雨的浸蚀下,天国山的繁盛早已如风而去,但天国山依然鲜活于古籍和《辞源》、《辞海》等当代重要典籍之中。尤其是当我们重游天国山时,依稀可以看到那些苍茫岁月的留痕,散布于山间的井灶石室、石础砌基、残碑断简、摩崖遗像……仿佛在向我们讲述天国山一千八百多年来的兴衰盛败。
此时,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唐代晚期隐居天国山的诗人“天国山人”张令问写给当时被誉为“扶宗立教海内一人”的著名道士杜光庭的一首诗,那是对一个仕途失意的诗人对天国山最诗意的描绘:
试问朝中为宰相,何如林下作神仙。
一壶美酒一炉药,饱听松风白昼眠。
味江:中国最诗意的河流
在中国浩瀚的文化大河上,有一条小小的支流我们无法绕过,那就是从大观镇蜿蜒而过的味江。《太平寰宇记》曾经这样记载味江:味江源出青城长乐山下,水味甘美,人争饮之,故名。这本身已经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了。
它虽然没有长江浩荡奔流的壮阔!
它虽然没有黄河一泻千里的狂放!
它甚至还有一点小气和肤浅,但是,它毕竟是一条流淌文化的河流,它毕竟曾经浇灌过波澜壮阔的西蜀文明。它窄窄的、浅浅的江水曾经滋润过三个人的诗笔,这三个人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不过,把他们放进中华文化史,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高度。当然,长江和黄河也曾经孕育和滋润过很多优秀的诗人,但那是6300公里的长江和5500公里的黄河!而味江全长仅63公里。如此狭小的流域却无怨无悔地为三个诗人濯笔洗心,铺纸磨墨,它为大观的人文荟萃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最先被人们认识的是 “一瓢诗人”唐求。唐昭宗龙纪元年(公元889年),淡泊宁雅、饱读诗书的他拒绝了王建的高官,却在大观镇味江边上结草为庐,过着世外桃源般的隐居生活,并自称为“味江山人”。他把自己彻底的融入到一条河流之中去了,他每天骑着一头青牛,身背一瓢,沿着味江到处游历观察,随手记录,片语成联,不拘长短,经推敲锤炼便成一诗;将诗稿捏成丸,投入大瓢中,二十余年长期如此,没有人知道他写诗多少,晚年病重,他将诗瓢投入江中,叹息道:“斯文倘不沉没,后人才知我作诗苦心!”诗瓢随江漂走,至新渠,有认识此瓢的人说:“这是唐山人的诗瓢。”遂捞起诗瓢,诗稿多已漂失,今存三十六首,《全唐诗》录为一卷。
随后而来的是花蕊夫人,她既是后蜀主孟昶宠爱的妃子,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清浅的味江水既然能赋予王小波和李顺凌云壮志,当然也能赋予花蕊夫人的巾帼风采。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夫人被押解到汴京,宋太祖讽刺她:“蜀国亡时,为何不以身殉国?”花蕊夫人就此写下了诵传千古的《述亡国诗》:“君王城头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首诗的气势堪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相媲美。至今仍是女性诗歌中的巅峰之作。一个真正的女诗人在味江边上以诗歌的名义立起来了!
还有一位诗人,相信只要读过小学的人都知道,他就是宋时隐居天国山的 “白云居士”张俞。张俞是一个抱负壮宏的人,他青年时代主张“以夷制夷”,以保中国的统一安全,并请出使契丹,但被朝廷拒绝。后来,朝廷六次召他进京殿试,也被他婉言辞绝了。他与妻子蒲芝最终选择在天国山下清澈的白云溪畔度过了余生,并在茅屋的门楣上题诗:“欲作外臣谁是友,白云孤鹤掩柴扉”。而此时,他的那首《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绎者,不是养蚕人。”早已成为千古绝唱。味江之畔很多吟诗的儿童并不知道,身边这位衣着简朴的老人就是轰动朝野的大诗人张俞。
如今,诗瓢早已腐烂,香魂早已消散,柴扉早已为秋风所破,而他们三位诗人的名字永远泊于清白的味江之上,他们的诗歌在味江水的折射下始终散发着最质地的光芒。
雪佛庵:青城武术的大本营
忆当年,青城山麓刀光拳影,名侠辈出,一剑纵横,笑傲千年。许多名门大派的睿宿宗师在弥留之际总是谆谆告诫门人:“南武当,北少林,峨眉弘佛法,探本上青城,要学绝世剑术,还得多上青城。” 他们无一例外的指出,中华武术与中国道教一样,根在青城!
但如果一定要为青城武术梳理一条脉络的话,位于大观镇天国山的雪佛庵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地方,它就像中国武术群山中的一座渺远的独峰,让众多的武林高手对它仰视甚至顶礼膜拜。
雪佛庵一名雪伏庵,又名云开寺,位于大观镇烂泥村,始建年代失考,是青城洪拳的祖坛。唐宋年间就有人在此习武炼丹,宋初亦有人在这里“饶鼓箫吹,椎牛为会”。后来,这些武士全都成了王小波、李顺领导的青城县茶农起义的义军骨干。义军一年后建立了大蜀政权,起义队伍一直坚持了三年之久,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义军之所以如此威猛,主要是因为包括王小波、李顺在内的很多人都曾在雪佛庵习得惊世绝艺。难怪连明代第一武林高手张三丰来四川时,都要绕道经翠微山到天国山,来雪佛庵瞻仰洪拳祖坛,寻访武林耆宿。
明末清初,明玉珍率领红巾军入川,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天统元年(公元1362年),他派大将万顺攻占了青城山。9年后,大夏兵败降宋,其手下将领有人潜入雪佛庵为僧,法名了性,其军中贴心武士,成为僧兵,聚众习武。其后逐渐为明蜀藩内江王府招安,成为对抗张献忠的地方武装。此庙于清初成为武当山入川的龙门派道庙。清代雪佛庵附近大乐观的蟠龙真人,汇总前期诸家绝技,将《剑仙功》《玄秘功》《金丹大道》《万法秘藏》《搬运功》《鬼谷子生死术》等真功秘法,传于青城山人。从此雪佛庵开始引领青城武术走向了新的辉煌,在清代的三百多年时间里,青城派涌现出了1个武状元、1个武榜眼和111个武举人。清乾隆二十三年,少林派一代高僧李金钩(剑侠)禅师传艺于其侄子李泰山(本忠),李泰山18岁时不愿为僧,于是来到雪佛庵,传艺青城山,近年在雪佛庵发现了刻有“龙门正宗十五代师爷李本忠真人之墓”的墓碑,印证了史实。青城派杰出的武林高手赵云程、周烈光皆出自雪佛庵。
雪佛庵中最著名的武林高手当数清代中叶的名将杨遇春。杨遇春少年时代即在雪佛庵习武,启蒙老师为青城派武林高手刘纯斋。杨军营中的骨干也深习此术,杨遇春凭借学得青城武术于乾隆二十四年考中武举,从此开始军旅生涯,成为清代中叶声名日隆的战将,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身经百战而无大伤,被誉为“福将”,曾任陕甘总督,一等昭勇侯,死后赠太子太傅,谥号“忠武”。其子杨国祯亦习此术,因战功官至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世袭一等昭勇侯,死后葬于天国山。其墓址被称为侯爷墓,如今已是大观镇的一处重要文物。
普照寺:离我们最近的佛光
2003年2月28日,香港著名影星谢霆锋的“顶包案”事发之后,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匆匆赶到位于大观镇的普照寺,净手焚香,洗心忏悔。而在此前后,香港英皇集团老总杨受成及旗下的许多重量级影星梁朝伟、黎姿、容祖儿、刘嘉玲、黎姿、吕良伟夫妇及邝美云等已先后多次来这里修身养性、感悟山水。
而指引他们前来的是香港著名风水大师、李嘉诚首席风水顾问、著名国画家溥心畲的入室弟子陈朗先生。陈朗先生自从到了普照寺之后,对这片山水喜爱不已,不愿离去,称其为“上风上水之地”。他去世后,家人遵其遗嘱,将他葬于普照寺所在的青峰山麓。
青城外山——青峰山,为青城山第三十七峰,青城外山六座山峰,拱卫青峰顶,排列为莲花,400亩自然森林枝繁叶茂,被誉为“金莲宝地”。佛教名刹普照寺就坐落在风光秀丽的青峰山上。
普照寺始建于康熙初年,创派祖师为心莲和尚。该寺扩建于乾隆年间,道光年间得以大建,依山就水,有24口天井、365间僧舍、1·2公里城垣,其工程之巨大,规模之宏伟,布局之精巧,均属罕见。数百年来,普照寺历经风雨,终于称秀青城,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寺内现存石屏风阳浮雕灵官驱马图、舍利塔、开山祖师心莲玉像等,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尤其是建于道光五年的高3丈3尺的石雕游龙抱柱灯杆更是佛教寺庙中十分罕见的珍品。每当夜幕降临,燃灯升起,点点星火驱散夜空的灾祸之星,祈福天下风调雨顺,被百姓奉为“普照神灯”。寺内还有正统钟一口,为公元1440年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蒲江县五十多名善男信女捐资铸造。凤尾柏一株,树属扁柏,早年因风折树梢,折而未全断,断头徒出一枝,取代树梢后,此断梢继续生产,梢末细枝上翘,远观形如凤尾,断头愈合处形如带冠的凤头,因而得名。
置身普照寺,听梵语呢喃,钟磬绕谷,看佛像庄严,令人思虑虔诚。登上寺后青峰山顶,远眺岷江。一江九派,派派雪练横陈,铺满川西平畴,天国万岭,岭岭似云鬓乱绾,摆满六顶峰前。夕阳返照,金鞭岩灿灿生辉;云里雾锁,味江水朦胧带绕。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轻歌一曲,莺唱蝉和。风雨晦晴,各自成趣;冬春秋夏,变幻无穷。尤其是当我们卸下肩上的行囊,放下心头的烦恼时,我们会感到有一缕佛光正从我们头顶朗照而下。
普照寺因其历史悠久和风景秀丽而声名远播,与昭觉寺、文殊院和宝光寺一起并称为川西四大名刹。
青峰山:张献忠最后的希望所在
青峰山风光秀丽,山水怡人,山上古寺掩映,游人如织。但是又有谁知道,这座貌不惊人的山上却隐藏着一个惊天之秘,从明末开始,就不断有人盛传,张献忠离开四川时,曾将大批的宝藏隐藏在了这里。于是,数百年来,寻宝者的身影一直在山上时隐时现。
明崇祯十六年(1627年)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历时18年。大西国灭亡的前几年,张献忠义子张可旺率兵在民间搜罗了300名石匠,进驻青峰山采石,半年后,300名石匠竟神秘地消失在青峰山中。由此可以推断,300名石匠在青峰山建成地宫藏宝后,被全部灭口杀害了,张献忠的巨宝就藏在青峰山中。
川西民间曾广为流传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这是说张献忠藏宝怕年久迷失,便以石牛、石鼓作记号,以待他年掘宝。疯狂的寻宝热数百年不止。抗日战争期间,成都就成立过锦江淘银公司,在九眼桥下大淘金银。结果淘出一只石牛、一只石鼓,但却不见一块金银。
淘出石牛、石鼓刺激了寻宝者本来就兴奋不已的神经,因为这些人对张献忠拥有巨宝深信不疑。传说大西国成立之初,张献忠曾在成都皇城举办斗宝大会,将收缴的明成都皇室成员宝库中的奇珍异宝、金银手饰摆满24间屋,以炫耀大西国的豪富。围绕藏宝之谜,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和猜想:有人说埋在锦江河底,有人说随船沉入岷江,有人说纯属子虚乌有……但最有力的传说是藏在青城山的支脉青峰山一带。
张献忠的部队曾活跃在青城山,并留下了旗竿石、复仇谷、跑马坪等古迹和传说。张献忠对青城山复杂的地形极其熟悉,将宝藏埋在青城山也在情理之中。特别是普照寺一夜暴富之谜,张献忠青峰山采石之谜,更是大西国宝藏极有可能埋在青城山一带的佐证。
后建在青峰山麓的普照寺一夜暴富,大兴土木,相传为挖掘了张献忠的一部分宝藏所为。这些民间传说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但张献忠的宝藏埋在地形复杂的青峰山中,逐渐被后来的一些人认同。
我们无从知晓,当初曾经把复兴大西国的最后希望寄托在埋藏于青峰山下的大批宝藏上的张献忠会不会想到,有一天,他当年埋下的东西会成为一个充满无限诱惑力的历史之谜呢?可能他的手下后来也曾经来寻过宝藏,但是,最有意思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恐怕连当年监督埋藏宝藏的人都不知道宝藏的具体位置了。
也许,离张献忠宝藏被挖出的那一天已经不远,揭开张献忠藏宝之谜将成为发生在大观镇,具有全球影响的重大新闻。
雪山寺:《卧虎藏龙》与书声琅琅
除了普照寺,青峰山上还曾经有一座建于元末明初的雪山寺。
数年前,著名国际导演李安游历青峰山时,听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说,普照寺围墙北面,有一建于明代的雪山寺,开山祖师号“啸云竧”,此号既不类僧,也不似俗,乃是从一柄宝剑而得名。宝剑是一柄长不足二尺,剑鞘和剑柄各镶有七颗宝石的短剑,剑名就叫“啸云”。从开山祖师起,历代传法,不传“衣钵”,所传者便是这柄宝剑和一套“啸云八式”剑术。代代口传心授,其源流出处是:啸云竧祖师乃明玉珍手下将领、老资格的红巾军头目。明氏政权失败后,这员大将隐居雪山寺为僧,练剑不断。清乾隆年间,雪山寺主持琴脱俗掌事时,忽然宝剑失踪。当时普照寺僧众数十,聘有僧俗武师教练教人练武。其中有个叫周大堆堆的教练曾与琴脱俗比剑论技,故琴脱俗以为宝剑为周大堆堆所盗,不久,周大堆堆离去,琴脱俗自卸掌院,追寻失剑,不知所踪。
不久,李安根据“啸云剑客”的故事,导演了一部电影,片名叫做《卧虎藏龙》,该片曾获得电影界的最高奖——奥斯卡金像奖。
自从琴脱俗寻剑失踪之后,雪山寺便一蹶不振,香火每况愈下。新任主持认为因缘“普照”之名,照化了“雪山”所至,于是更改寺名“乌云堂禅院”,义取“乌云蔽普照之光”,旋即普照寺也有了反应,更改寺名为“青峰山·普照堂”,义则针对雪山更名乌云,以“青峰”谐“清风”转义“清风吹散乌云”之意,纷争一直未停。
20世纪初,雪山寺的大雄宝殿上还存有珍贵的明代壁画,长4米,高2米余,上绘唐僧取经的故事。1914年,比利时学者科士达曾来此拍照,进行研究,1948年,被誉为“世界第一大画师”的张大千出访印度前,专程来此临摹壁画,书写了雪山寺最后的辉煌。二十多年后,雪山寺被毁,止剩础石数条,沧桑之境可想而知。
2003年,长期致力于文化事业的著名作家、资深释道学者何洁女士来到了雪山寺旧址,开始在这里实施她一生中最大的宏愿:修建一座不以赢利为目的创作与研究的学术机构——青峰书院,为中国文化人创造一处创作、度假、研究与交流的洁净之地。陈滞冬、林文询、何世平、岱峻等一大批著名文化人开始向这里聚拢。预计今年十月,青峰书院将竣工,已经有很多中国当代重要作家纷纷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前来大观的青峰书院写作与交流。
我们仿佛已经听到了琅琅的书声渐次穿过清晨的薄雾和树叶的芬芳,鱼贯而入我们对抑扬的书声早已失忆的耳廓。
一把麻:难以破译的地理之谜
位于大观镇沙坪村境内的著名地理奇观“一把麻”,实指青城天国山诸峰之一的翠峰山一面山坡。北山顶峰高达海拔1975米,自古无人居住,极为神奇,四望古木蓊郁,藤蔓丛生,乱石嶙峋,于云缠雾绕中,透出一种类似武侠小说描写的阴森诡秘之气。
作为景观,一把麻则仅指“流沙坡”。这一流沙坡上达山顶,下至溪沟之金娃娃沱,一溜灰白色的滚石流沙,浩浩荡荡长达数里,极为壮观,形似叉开晾晒的一束麻茎,故称之为“一把麻”。若天碧山青的日子,不仅都江堰市境内,外地温江、郫县、崇州市等地都可看到,一束巨大的麻茎晾晒在青山之上,阳光折射中,色泽多变,乳白耀目,不仅神妙多姿,还常常令观者产生缥缈若仙的错觉。
一把麻之奇,不仅形似巨大的麻茎,而是云雾缥缈中流沙滚石之态。刚刚还静若世外仙境,突然间风动树摇,飞沙走石,山鸣谷应,大大小小的石块唱着古老的洪荒之歌顺坡滚下。此景长年不衰,于惊心动魄中,不免使人浮想联翩,疑是仙人决战山野,将石作暗器,借助强劲的内力,一阵乱抛!
青城天国山风光秀绝,文物遍布,加之神秘难测的一把麻,实乃开发探险旅游的绝佳胜地。因为一把麻神奇之处还在于那长年滚石,数千年来,乱石飞速而下,但却上无所减,下无所增。更使当地人和古往今来的游人苦恼的是:那源源不断的滚石来自何处,又流向何方?无人知晓,至今也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
世尚社区:引领雅致生活的潮流
五个月前,20世纪八十年代最受欢迎的“中国十大青年诗人”之一、《诗刊》现任主编叶延滨先生将他退休后的住所圈定在大观一个叫“高山流水”的小区里。
他住所的后面是名满川西的古刹普照寺,晨钟暮鼓,随风而来,随风而去。
他住所的前面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千亩荷塘,辽阔的视野所及之处,到处是田田的荷叶,映日的荷花,烟波浩淼的水域,楼台亭榭九曲回环之间,楹联匾额高悬,风送荷香,水鸟翔集,肥鱼戏莲叶,蛙歌唱月圆。还可品尝荷园推出的生态鱼系列菜品,川西农家风味的鲜藕系列菜品……足不出户,就可以春观叶,夏看花、秋采莲、冬品藕,四季皆成风景,垂钓、泛舟、对歌、戏水,时时皆有游兴。唐宋的江南美景,今日重现大观。
他住所的右边是占地两千亩的青城山高尔夫具国际标准十八洞七十二杆的高尔夫球场。经常承办世界性的高尔夫球赛,国际名流、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汇聚青城山高尔夫。大观镇不仅要打造高尔夫的品牌,而且要打造“高尔夫团队”:占地三千五百亩的青城山森林高尔夫球场即将在青城山高尔夫球场旁建成,占地两千亩的天下青城高尔夫球场也将在大观千亩荷园旁落成。世界一流的高尔夫球场以团队的形式在青城外山出现,必将吸引全球高尔夫球手和爱好者挑剔的目光。
为了方便游客和业主,大观镇组建了高档酒店团体:短短几年间里,大观镇成功修建了高尔国际会所酒店、青城高尔夫会所酒店、天下青城会所酒店、高山流水会所酒店、锦绣青城会所酒店、青城新丽江会所酒店、青城根苑会所酒店等多家高品质的会所。正在建设的五星级国际酒店还有泰逸五星级酒店、四川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配套五星级教学酒店,将于二○○八年投入营运。而一批学院如旅游管理学院、四川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大学也进驻大观,极大地丰厚了这座小镇的文化底蕴。
许多业主认为,在这样的社区里居家和置业,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享受与体验。而在大观镇,像这样的高品质社区还有“新丽江”、“天下青城”、“青城高尔夫”、“高尔国际”、“锦绣青城”、“青城根苑等”等十余个。大批高素质、高收入业主纷纷入驻大观,成为大观镇的新居民。
其实,就连住在大观镇的农家乐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前不久,我去拜访著名诗人、学者流沙河先生。先生说,每年夏天他都要找一个清静凉快的地方住一段时间。今年,他选的地方就是大观镇一个叫烂泥村的地方:“那个名字虽然土,但是环境好、空气好、水质好,农家乐服务人员态度也非常好!”
【特约作者】王国平,四川江油人。著有《挽歌与颂辞》《琴歌》《南怀瑾的最后100天》《灵岩山传》等。作品曾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文学奖、四川省人民政府社科奖、金芙蓉文学奖等,现居四川都江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省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会长、巴金文学院与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时代职工文学创作院院长、都江堰市知联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