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跟曹雪芹的身世有什么关系(红楼梦作者之争)(1)

文/ 秦国蕤(笔名 秦艺原)

《红楼梦》现存最早的版本就是甲戌本,几乎没有原版,原名《石头记》,甲戌本叫《胭脂斋重评石头记》。后世流传的都是抄写本,经学者胡适的研究提出作者是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这是论据最多的版本。

近几年,最令人震惊的结论莫过于,说《红楼梦》是一些”前朝遗老”所作,而这些遗老,指的是明朝遗老,所以提出红楼梦里有反清复明的思想,以“朱”指“明”,以“绿”代“清”,以书中人物来还原历史人物。

红楼梦跟曹雪芹的身世有什么关系(红楼梦作者之争)(2)

这个大胆的猜想站不住脚的原因在于只从字面去解读《红楼梦》,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就在书前写了判词,人物结局也有了一个大致方向,如果是多人所著,很难达到这样的统一性。至于反清复明的思想是对人物性格捕风捉影的解释,没有足够的论据和事实。除去后面被认为是高鹗的续写, 全书以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兴衰为主线,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富贵荣华的消散,真诚爱情的破灭,对旧制度和腐败现象的揭露。

这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也特殊在它是没有结尾的断片,给人意犹未尽的猜想和想要探究下去的欲望。然而最初《石头记》的作者也只会存在一种情况,只是后世抄在本不断把内容删删减减。

也曾发现,有一些故友与曹雪芹交往,写了不少诗词来纪念他,所以普遍认为历史上确有这个人。1757年,乾隆年间,曹雪芹的友人郭诚写给他的《寄怀曹雪芹沾》,点出了他的身世经历,也希望他以书明志,不要效仿先人,其中有这样几句:

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扬州旧梦久以绝,且著临邛犊鼻裈。爱君诗笔有才气,直追昌谷破篱樊。

......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红楼梦跟曹雪芹的身世有什么关系(红楼梦作者之争)(3)

很多史学研究者发现在曹家的家谱里并没有曹雪芹或曹霑,只有《五庆堂族谱》可以找到曹天佑这个人,并且所以推断雪芹应该是化名。而根据曹雪芹所处的时代,曹家被封文官荣国公是在曹寅这一代,任职“江南织造”。而曹天佑是过继给曹頫的,就是曹寅的孙子。

关于红楼梦的大观园原型猜想,有两种解释:

一者说是曹寅1706在南京修建的随园,从时间上推断曹雪芹是曹寅之孙,比较符合,因1728年曹家被雍正抄家,此时曹雪芹十几岁。但曹家曾经五次接驾,与红楼梦里的四次接驾不符,此处也是存疑。

另外一说是在恭王府,恭王府修建在1776年,已是乾隆年间,是和珅的府邸。《红楼梦》的版本早已超过这个时代,甲戌本已是1744年,恭王府为原型的说法不攻自破。

历史上曹家也曾因腐败而获罪被抄家,到了曹雪芹这一代,家道衰落,他所结交之人,也多是贫穷之辈,自然知道富人之奢,穷人之苦,“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道出荒淫无道的故事情节,最后落个“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红楼梦跟曹雪芹的身世有什么关系(红楼梦作者之争)(4)

而曹雪芹在通俗文学领域的成就令普通人人难以望其项背,《葬花吟》、《芙蓉女儿诔》、《警幻仙子赋》这些诗词文章说明他也掌握着诗、词、赋等多种文体,更别说那些判词,令人眼花缭乱的场面、服饰、事物的描写,有说那些诗词是他的知己所做。这些场面的描写应该是真正曾经生在钟鸣鼎食之家的人才能写得出的。

他晚年的潦倒也是家族从繁华走入没落的历史见证,是贫穷激励了他,写出这样一部有批判性的《石头记》,只是对这些故事殚精竭虑的回忆和构想耗尽了他的心血,有限的著作,那无限的用心和挂念也随他长埋入土。眼泪是辛酸之泪,饱含着对家道衰落,生活艰辛的感叹,可这腐败和造事的又是自己的族人,家族再兴的愿望渺渺无期,是悔恨或是委屈,更无人可诉。

红楼梦跟曹雪芹的身世有什么关系(红楼梦作者之争)(5)

《石头记》虽不是自传小说,但是了解了作者的生平,了解了作者的态度,才能更加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小说而不是曲解。

草木生春文艺头条号

专注分享 文学·历史·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