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聪明的小孩。有3岁就会作诗”鹅鹅鹅“的骆宾王,还有4岁就知道让梨的孔融,有5岁就会称大象的曹冲,还有没钱买画笔画荷花的小画家王冕,当然还有画鸡蛋的达芬奇、还有救妈妈的爱迪生。这些小孩,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压力——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

司马光砸缸救出来的那个人是谁(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孩子是谁)(1)

相信很多读者和我一样,很想知道司马光当年砸缸救出的孩子是谁。那么,今天听我来说说吧!

在很多自媒体文章中,直接点出了司马光所救的小伙伴的名字——上官尚光。在上官尚光和司马光同岁,那一年他们都是7岁,在院子里玩。上官尚光比较调皮,爬到假山上,一下子就掉进了一口装满水的大缸里。所有的小伙伴都呼天抢地,有的去找大人,有的坐在地上哭。只有聪明的司马光,搬起石头对着大缸下面一砸。水流出来了,小伙伴上官尚光也得救了。

司马光砸缸救出来的那个人是谁(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孩子是谁)(2)

这件事让司马光一下子成了神童,好事者还专门绘制出了”司马光砸缸“的图画,一直卖到洛阳纸贵。

这个问题,其实最可疑的地方是,这两个人居然名字里都有一个”光“字,而发生这件事的地方,就在河南光山县!

司马光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出生时,他的父亲正在光山县做官,直接就取了”光“这个名字。对于上官尚光,就是土生土长的光山人,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叫一个”尚光“的名字。

司马光砸缸救出来的那个人是谁(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孩子是谁)(3)

本着胡适先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我可以大胆给出一个结论——上官尚光本来就是虚构的!

查阅《宋史》,发现司马光砸缸这件事实有其事,并非虚构。宋史中这样讲述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 左氏春秋 》,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就是说,在原版的宋史故事中,是没有“上官尚光”这个名字出现的。那么,这到底是谁的功劳呢?

司马光砸缸救出来的那个人是谁(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孩子是谁)(4)

答案很意外,这是光山县的功劳。

相比司马光的祖籍地山西夏县,他的出生地河南光山县明显更会来事。在光山县的活动下,语文课本中多条“司马光”的注释,不光写祖籍地,还写出生地。同时,也是在光山县的不断争取下,司马光砸缸这个宋代流行的小故事,被编入了语文课本,成为了现代人家喻户晓的故事。

这样,你就能理解“上官尚光”的出现了。为了让这个故事更加完整,光山县绞尽脑汁终于找到了“上官尚光”这个司马光的儿时小伙伴,并且给他安上了“被救小孩”的帽子。

司马光砸缸救出来的那个人是谁(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孩子是谁)(5)

(光山县的司马光故里,明显比司马温公祠搞得好)

安上“被救小孩”的帽子还不够,光山县再接再厉,给上官尚光安上了“感恩”的情感,还让他修建了“感恩亭”感谢司马光的救命之恩!

对于这样的公关能力,我只能写出一个大大的“服”字!

前两天是清明节,我到夏县的“司马温公祠”去参观了一下。这里有很好的旅游噱头,可是在清明黄金旅游时期,景区里面冷冷清清,带着四个孩子在里面玩捉迷藏,好不快乐!闻着花香、在这个古朴的小院里面游览,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司马温公祠后面有个佛堂,一个上香的人都没有,和尚给我香,说免费赠送,我连连推辞——不要不要,我不信这个!

从夏县的司马温公祠回来,路过了闻喜县的宰相村,那就更寒酸了!

不过,我还没去河津市看看薛仁贵墓和王宝钏苦等18年的寒窑,估计找都找不到!

司马光砸缸救出来的那个人是谁(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孩子是谁)(6)

我在司马光的墓园中,给老婆、儿子、侄女介绍了司马光的家族们,唯一忘了解释一件事——司马温公是谁?我老婆问我,司马温和司马光的爸爸司马池、叔叔司马浩都是兄弟吧?看着都是三点水?

司马光一直做到宰相位置,受封为“温国公”,谥号“文正”,所以人们叫他“司马温公”。司马光的“温国公”爵位,和历史上有名的司马懿家族有关系。司马光是司马懿三弟司马孚的后人,是河内(今焦作)温县的名门望族。

司马光砸缸救出来的那个人是谁(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孩子是谁)(7)

话又说回来,马未都说的宋代造不出缸,所以司马光不能砸缸,完全没道理。唐朝就有“请君入瓮”的故事,能把成年人放进去的大瓮,还不能叫“缸”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