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和防火隔墙这“两胞弟”实在像,让很多考生在学习和考试中犯迷糊,常常把它“哥俩”弄混。关键是在防火部分中,它们又常常“结伴而行”,容不得忽视。今天就来搞清楚它们。

防火墙一般指的是公用还是专用(防火墙与防火隔墙你了解吗)(1)

1

两者定义

首先,两者的定义不同,只有精确地掌握了两者定义之间的细微差别,其它区别可以根据定义做出判断,即使对知识点有所模糊,也不至于出错。

防火墙: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性墙体。

防火隔墙:建筑内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不燃性墙体。

2

设置位置

1

防火墙

1、直接设置在建筑的基础或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框架、梁等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

2、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

3、防火墙可作为建筑内的隔墙也可为建筑外墙。

4、建筑内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之间应设置防火墙。

5、特别重要的局部场所的分隔,如甲、乙、丙类中间仓库采用防火墙与其他部位分隔。

6、防火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性墙体(甲、乙类厂房或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

2

防火隔墙

1、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

2、防火隔墙应位于同层的相邻区域之间。

3

设计要求

1

防火墙

1、当高层厂房(仓库)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1.00h,其他建筑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0.50h时,防火墙应高出屋面0.5m以上。

2、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水平距离天窗端面小于4.0m,且天窗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

3、建筑外墙为难燃性或可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以上,且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均应为宽度均不小于2.0m的不燃性墙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外墙的耐火极限。

4、建筑外墙为不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5、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6、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7、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

2

防火隔墙

1、住宅分户墙和单元之间的墙应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

2、防火隔墙也应为不燃性墙体,其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

4

替代有效性

1、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2、 丙、丁、戊类仓库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可开口

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甲、乙类仓库内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不应开设门、窗、洞口。

对于丙、丁、戊类仓库,在实际使用中确因物流等使用需要开口的部位,需采用与防火墙等效的措施进行分隔,如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开口部位的宽度一般控制在不大于6.0m,高度最好控制在4.0m以下,以保证该部位分隔的有效性。

3、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乙、丙、丁、戊类厂房的防火墙可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除甲类厂房外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且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

4、民用建筑防火分区之间可采用防火卷帘等分隔

民用建筑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

最后,为大家做了一张思维导图,把两者的区别浓缩在一张图上,便于记忆。建议考生们按照自己的方式,画一个思维导图,作图的过程就是一次深度记忆。

防火墙一般指的是公用还是专用(防火墙与防火隔墙你了解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