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稻为桑已经在浙江激起冲突,几方势力在浙江动作频频,最终胡宗宪以总督之威暂时按住了浙江改稻为桑的局势。当胡宗宪的奏疏来到了京师,来到了大明权力核心,严党和清流的斗法将在嘉靖的面前展开。

大明王朝1566严嵩怎么倒台(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1)

单细胞的严世藩

在本剧中严世藩的戏份很多,脾气暴躁,心黑手狠,十分具有个性。但是剧中的严世藩与历史上的严世藩有着很大的差距,历史中的严世藩工于心计,手段狠辣,远远不是剧中严世藩的样子,后面青城会专门写一篇关于严世藩的文章,再给各位看官做详细解析。

严世藩第一时间拿到了胡宗宪的奏疏,也第一时间做出了直接的反应,在他眼中胡宗宪这就是反水,为何会反水?那就是向裕王示好。于是,严世藩直接给胡宗宪做了盖棺定论:他胡宗宪就是想给自己留退路。

大明王朝1566严嵩怎么倒台(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2)

严党核心之一罗龙文,这个剧中严世藩的捧哏大师给出了一番解释,意思很明确,胡宗宪这个二五仔反水了。

明代大家王阳明在临终前曾经说过:“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句话放到严世藩的身上则可以改成:“此心黑暗,都是龌龊。”

严世藩的态度已经明确表明他的想法,在他的意识中,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听我的话的人,一种是不听我话的人。听我话的人,就要无条件服从,不能有丝毫的异议。如此为人处世的严世藩,不是单细胞又是什么?

还好,严世藩还有一个爹。

大明王朝1566严嵩怎么倒台(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3)

严嵩的反应

如果严世藩是单细胞,那么严嵩就是爱因斯坦的大脑,都说诸葛亮是多智近妖,那么严嵩在崇祯就是真正的妖。

看着严世藩和罗龙文一唱一和,严嵩终于开口了:“胡汝贞不是这样的人。”

为何严嵩会这样说?严嵩给出了答案:“论人论事,都要设身处地,谭伦不在,他好干,谭伦去了背后就是裕王,裕王背后就是皇上,替我想,他也不能毫无顾忌。”

大明王朝1566严嵩怎么倒台(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4)

严嵩这番话说得很有深意,他在提醒严世藩和罗龙文,胡宗宪现在的处境很难,谭伦在他身边,不光代表着清流和裕王,还有皇上的意志。作为我的弟子,他推行改稻为桑这项国策,也不能没有顾忌,如果他做得太过火,造成民变势必会牵连到我们父子。

严世藩完全没有理解老爹的意思,他再次只听到了老爹字面的意思,他争辩道:改稻为桑是皇上的旨意。言下之意,胡宗宪这小子是抗旨。

严嵩再次给严世藩做了解释,谭伦在,如果按照你们那种强买强卖的搞法,一定会让清流抓住把柄。

大明王朝1566严嵩怎么倒台(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5)

严世藩看着怎么也不上道的老爹,终于急了,他用“除了您儿子没有退路,谁都有退路”向严嵩放下了狠话。这话里的意思就是,老爹,你儿子这么做不都是为了您么,为了您可以在皇上那继续获得圣宠和信任,如今为了改稻为桑的国策,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看着如此缺心眼的儿子,严嵩喝道:“那么裕王又是谁的儿子!”

这话就已经很明显了,你严世藩是我儿子,你说你为了我,大力推行改稻为桑已经没有退路,那么裕王呢?裕王可是皇上的儿子,大明王朝的困境不光是嘉靖的,也是裕王的,裕王为何又要派谭伦前往浙江掣肘胡宗宪呢?

大明王朝1566严嵩怎么倒台(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6)

严嵩出招

在严嵩的一番解释下,严世藩似乎理解了老爹的苦心。但是面对胡宗宪的这封明显不利于改稻为桑推行的奏疏,严嵩还是要为儿子想办法的。

严嵩为自己下面的操作做了一番铺垫,首先他给严世藩把浙江的情况做了详细的解析,改稻为桑牵扯甚广,而且浙江还是倭寇作乱的地方,倘若激起民变那就是天大的事,我们爷俩别想善终。但是皇上缺钱呀,丝绸如果织不出来,我们又怎么交代?

大明王朝1566严嵩怎么倒台(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7)

在严世藩的解释下,改稻为桑没有更好的办法,唯有让大户来织丝绸,才能保证丝绸的质量,才能换来皇上急需的银子。捧哏大师罗龙文又在旁边开始发声,如果改稻为桑推行不下去,那么皇上今年就得办我们。

在这两人的连番诉苦下,严嵩出手了。他的操作很巧妙,第一步让严世藩拿着胡宗宪的奏疏前往裕王府,把奏疏给吕公公。第二步让吕公公一定要在裕王面前将奏疏呈送给皇上,第三步,务必让皇上在裕王府给出旨意。

大明王朝1566严嵩怎么倒台(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8)

这番操作意思很明显,不是裕王你派了谭伦去浙江了么?那么我就当着你和嘉靖的面把这个事讲出来,看看你爹怎么解决?如果你爹给了指导意见,作为儿子的你,还会在私下继续给我们使绊子么?

不得不说还是严嵩厉害,面对逐渐走入困局的改稻为桑,他将裕王从幕后推到了台前,既然都站在了台面上,那么接下来怎么斗?就请出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