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九曲溪在哪个省(南平武夷山游弋九曲溪)(1)

九曲竹排制作技艺之去皮

武夷山九曲溪在哪个省(南平武夷山游弋九曲溪)(2)

九曲溪竹筏码头

到武夷山,素有“不坐竹排,等于白来”一说。 “竹排”作为载具,日日穿梭游弋于九曲溪中,点缀着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山山水水。

武夷山峰峦叠嶂,群山环抱。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三十余座。被称为“华东屋脊”的黄岗山海拔2158米,相对高差近2000米。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发育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也造就了众多天然石坝和险滩恶濑。形成潭潭交错、滩滩相连的格局。正是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武夷的先人们发明了这种用毛竹制作的载具,也就是武夷山往来于群山沟壑之间的竹排。

竹排,亦称筏、竹筏,古称舟、艇、楫、仙舟。因古人常用于捕鱼,故也称“渔艇”。宋人邱崈在《武夷山渔艇》中写道:“世路风波恶,扁舟去往轻。中流发清唱,千古有遗声。” 理学家朱熹在他的《九曲棹歌》也有“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的诗句,这里的渔艇、扁舟、钓船指的也都是竹排。据《闽越文化研究》记载:史前时期,古闽人、古越人发明了竹排和舟楫,并驾驶着它们横渡太平洋,迁抵大洋洲、太平洋群岛、美洲等大陆。

武夷山黄泥山新石器文化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渔网的构件网坠。它说明武夷山古人就学会了捕鱼,也掌握了“渔艇”制作,也就是竹排的制作技术。

武夷山出土的商周时期的“船棺”,棺身轮廓流畅,套合紧密,前高而宽,后低而窄,形似“竹排”。随棺还清理出人纹竹席残片。说明古人在三千多年前已熟练掌握金属切削工艺和竹制品加工技术,并参照竹排的模样,制造出了“船棺”。古人竹排到哪里,家就到哪里。先人告别凡尘,当然要驾着生前熟悉的竹排诀别亲人,停泊在依崖临水的岩罅。

武夷山竹排在激流险滩中游弋数千年后,汉武帝遣使武夷山祭祀武夷君。天宝七载唐玄宗派使者到冲佑观祭祀,敕封武夷山为“名山大川,”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武夷山成为名人学者荟萃之地,竹排又赋予了新功能——旅游。

竹排最早见诸于旅游的是唐代。吕洞宾在他的《游武夷题》中就有“桃花泛水流九曲,波回石涧飞寒玉”的诗句。

宋后,柳永、范仲淹、李纲、朱熹、陆游、辛弃疾、吕祖谦、梅尧臣、白玉蟾、刘伯温、戚继光、徐霞客、袁枢、袁枚纷至沓来,或登览指顾,箫咏唱和;或品茗山水,抒怀明志;或筑庐讲学,参禅悟道。与竹排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洋洋洒洒,留下了难以计数吟咏竹排的诗词歌赋,武夷山九曲竹排名扬天下。

在数千载的漫长时空里,曾经遍布祖国东南的竹排,如今,已经渐渐地退出人们的视野。仅仅在武夷山九曲溪9.5公里内,作为一种旅游载具而保存这项技艺了。

武夷山九曲竹排用当地毛竹为原料,一般在农历正月里制作。有去皮、晾晒、摆直、烧排头、拼排等二十多道工序。根据坯竹的形状、老嫩,以及竹节疏密制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小技巧多,无法用机械替代。坯竹不同,工艺则不同,完全由手工巧作,没有简单的定式。民间有“看三年,跟三年,想动手,再三年”的说法,可见制作的难度。

武夷山九曲竹排排头高高翘起,排尾微微上翘。行驶中,此起彼伏,随波起舞。因此,人们把竹排又称之为“九曲溪上的舞者。”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高高翘起的排头却是火“烧”出来的,民间称之为“烧排头。”

“烧排头”是竹排制作的关键工序。其做法是将竹坯置于H形码凳,取老松烟在排头翘曲缓缓加热,使之慢慢弯曲。熏烤时,要时刻注意曲度的变化,保持弧线流畅,不能出现折角。其间,还须用铁钳夹住熏烤部位,防止竹节因加热胀气而爆裂,必要时可打孔排气。熏烤过程中,火力要温而不烈,用力要匀而不急。要观察天气温度湿度、竹的老嫩、竹节的疏密。火温、用力随竹坯的干湿、老嫩和竹节疏密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熏烤后竹坯塑性变形,难以更改,需一次成型。因此,还须密切观察,与其它翘头竹坯保持弧度统一。没有极高的悟性,不是几十年做排的老艺人简直难以适从。当地有首《做排谣》唱道:“武夷竹排走溪边,一根一根来相连。削皮要看八九载,烧头要学二十年。”

2019年,九曲竹排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加强项目的保护,目前,武夷山市公布了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名,其中最长者65岁,他们依旧长年在竹筏制作的工艺坊,致力于传统技艺传承与保护,带徒传艺,为武夷山的旅游发展默默坚守。

武夷山九曲竹排不用一钉一铆,从简单的竹排到成熟的竹排制作工艺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无论是从架构,还是从型制上看,都带有明显的古闽文化遗存的特征,它传递着数千年前古越文化的信息,承载着武夷山遥远的记忆及古老的文明。(徐杰 /文 匡倩/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