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的生死战上半场,小编小心脏已经受不了,只听到几路电视转播主持人声音都在颤抖,每一个中国队进攻的机会都在声嘶力竭的呼喊,恨不得能喊进去一个,重要的话说三遍,“中国队还需要一个进球……”

国足历史上打过几个点球大战(惊险奇迹如果踢的不是足球而是蹴鞠)(1)

好在还有全场热血沸腾的现场球迷和永不放弃的球员们,还有半个亚洲在帮忙,或者还有默默支持的国家力量,下半场的两个进球,挽救了中国队。昨晚总算是没有回到我们熟悉的节奏:“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国足历史上打过几个点球大战(惊险奇迹如果踢的不是足球而是蹴鞠)(2)

还好下半场球员们爆发,友军阻击给力,终于让国足今晚不是别人蹂躏的菜!国足前面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万幸能在最后时刻把握了自己的命运,打进12强好比进了世界杯!只是回顾这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假如踢的是蹴鞠,我们能稳赢吗?

蹴鞠被认为是中国的足球,承于汉唐,尤其在宋代达到顶峰,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会体育运动。不仅在军队和民间很流行,也受到达官贵人的喜爱。像汉髙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唐玄宗李隆基,宋太宗、宋徽宗等都留下了热衷蹴鞠的记载,那么蹴鞠能称霸亚洲,冲向世界吗?未必!

蹴鞠没有转型为现代足球,有运动本身的原因,例如蹴鞠的技巧性太强,更像杂耍而不是竞技。但更要命的是蹴鞠成了弄权者的晋升之阶,成为他们依附权贵,谋取政治利益都工具。权贵足球玩弄的是权术,以蹴鞠为工具'捞取政治资本,与体育不相干。

高俅自不必说,他凭借鸳鸯拐脚法好,得到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的宠幸,官升太尉。虽说没有《水浒传》里那么恶贯满盈,但高俅也没有那么强的职业理想。还有宋真宗时期的副宰相丁谓,凭着球技在官场混得不错,但此人同样人品掉渣。有一次寇准在宴席上酒喝多了,胡子沾到汤汁,丁谓为了讨好宰相寇准,刻意帮寇准擦胡子,这就是溜须拍马中"溜须"的由来。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还有个柳三复,为了巴结丁谓,守在丁谓院子外面为他拣球,用拣球的机会献媚求官。

中国足球要发展,同样要将体育的回归体育本身,减少负能量,尤其要避免官本位,防止权贵和金元的侵蚀,保持竞技体育的精神,让足球运动更有活力。就像不能为了足协的短期政绩瞧不起土帅,瞧不起高洪波!

国足历史上打过几个点球大战(惊险奇迹如果踢的不是足球而是蹴鞠)(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