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中,我们介绍了日本战后潜艇的开端,由一艘租借美帝的小鲨鱼级潜艇,命名为黑潮号潜艇,然后发展建造了第一艘战后国产潜艇-亲潮号,随后依靠亲潮号潜艇,训练了自身的潜艇人才,提高了自身潜艇研制建造水平,并最终成为顶级潜艇强国。今天我们按时间线,介绍下日本海上自卫队二战后设计建造的第二代常规潜艇——早潮级&夏潮级潜艇。

日本有几艘潜艇(战后日本水下潜艇发展盘点)(1)

何日缚苍龙

诞生背景

亲潮号潜艇的诞生,是日本海自历史上标志性的一页,自此日本重新拥有了水下打击力量。但是亲潮级毕竟带有浓厚的试验和训练艇性质,诸多技术还是参考德国/美国二战潜艇,虽然在动力系统以及隐蔽性上达到了当时潜艇的先进水平。于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紧接着研制建造了早潮级潜艇和夏潮级潜艇,各自服役两艘,用于应对北方苏联海军潜艇的威胁。由于夏潮级潜艇只是在早潮级潜艇基础上艇长增加了两米,故排水量略微增加,因此也可以将夏潮级潜艇视为早潮级潜艇。

日本有几艘潜艇(战后日本水下潜艇发展盘点)(2)

夏潮级冬潮号潜艇

早潮起源

早潮级潜艇以美帝战后服役的梭鱼级反潜潜艇(SSK:hunter killer submarine 用于猎杀潜艇的潜艇)为基础设计,除了排水量有些许差异外,其余设计几乎无差异。梭鱼级潜艇是美帝战后提出的反潜潜艇概念,共计服役3艘。该型艇会配备大型低频声纳的猎杀潜艇,利用侦测距离远的低频声纳来搜索苏联潜艇踪迹,并且通过足够多的数量组成严密的反潜网,一旦发现苏联海军踪迹即可呼叫反潜舰艇、反潜飞机来执行打击任务。

理想是丰满的,但随着苏联潜艇部队的发展,尤其是能深海高速巡航的核潜艇的出现,而且受限于声纳探测设备的时代科技局限性,需要足够多的反潜潜艇才能达到猎杀目的,然而梭鱼级较差的自身性能,只能活跃于近海(低航速、低航程、低吨位),最终只建造3艘即取消了建造计划,而日本海自在建造完2艘早潮2艘夏潮级潜艇后,也取消了建造计划,转向研制吨位更大的远洋潜艇。

日本有几艘潜艇(战后日本水下潜艇发展盘点)(3)

美国海军梭鱼级潜艇

技术特点

早潮级潜艇采用舰队型潜艇艇艏,艇首采用钝圆形,艇艉采用双轴双桨推进,尾舵为原始的非对称十字型舵构型。艇体采用新研制的NS30型高强度钢,耐压壳体采用外肋骨式结构。上层建筑甲板由亲潮号潜艇的缝隙式柚木板条改为钻孔式钢板。

在动力系统方面,装备两台三菱重工制造的6LDA25B柴油发电机组,全艇水面和水下最高航速为11节和14节。

舰载武器方面为3具533mm鱼雷发射管。作为一级反潜潜艇,早潮级艇首装被动声呐,指挥台围壳前部装有用于攻击的主动声呐,虽然潜艇吨位只为千吨级,鱼雷发射管数量偏少,但是却有着较强的态势感知能力,符合SSK反潜潜艇功能定义。

艇体参数

早潮级

夏潮级

艇长

59米

61米

艇宽

6.5米

6.5米

吃水

4.1米

4.1米

排水量

750吨(水面)

930吨(水下)

790吨(水面)

1000吨(水下)

航速

11节(水面)

14节(水下)

11节(水面)

15节(水下)

潜深

150米

150米

续航力

9000海里/8节(柴油机)

40小时3海里(蓄电池)

9000海里/8节(柴油机)

40小时3海里(蓄电池)

艇员编制

40人

40人

传动

双轴双桨

双轴双桨

动力系统

柴电推进

2台三菱6LDA25B柴油机

2台电动机

2×120组铅酸蓄电池

水面900马力,水下2300轴马力

柴电推进

2台三菱6LDA25B柴油机

2台电动机

2×120组铅酸蓄电池

水面900马力,水下2300轴马力

日本有几艘潜艇(战后日本水下潜艇发展盘点)(4)

早潮号潜艇

服役情况

早潮级潜艇:首艘“早潮”号(SS-521)1962年6月30日服役;

次艘“若潮”号(SS-522)1962年8月17日服役;

夏潮级潜艇:首艘“夏潮”号(SS-523)1963年6月29日服役;

次艘“冬潮”号(SS-524)1963年9月17日服役;

日本有几艘潜艇(战后日本水下潜艇发展盘点)(5)

冬潮号潜艇

早潮级潜艇作为一艘千吨级小艇,与亲潮号一样,可以成为日本潜艇部队的摇篮,承担起潜艇训练的任务。同时也凭借优秀的反潜探测性能成为抵御苏联潜艇南下的第一道防线,也标志着日本开始拥有了批量建造潜艇的能力,同样在战后海自潜艇发展史上意义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