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凭借《健听女孩》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Apple TV 一路高歌猛进,频现佳作。

先是靠《人生切割术》收割了一波“打工人口碑”,最近又扔出一枚“重磅炸弹”——《史前星球》,引爆了恐龙迷的狂热。

这部纪录片“神剧”在国内外口碑平台上成绩亮眼: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1)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2)

连“日常不务正业”的小岛秀夫,都特意帮忙推广。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3)

△ 暗示《死亡搁浅》续作将会复活恐龙(大雾

《史前星球》是BBC继《恐龙星球》后,时隔11年的全新恐龙力作。它以白垩纪时代的环境为背景,还原了海岸、沙漠、河流、冰雪世界和森林的场景,展示不同恐龙是如何为生存而战的。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4)

该剧模仿野生动物纪录片的叙事手法,用最新计算机图像技术讲述古生物学知识,以独一无二的方式揭开古代地球壮观的动物栖息地的面纱。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5)

再来看看它背后的“神仙阵容”:BBC自然历史频道创意总监迈克·冈顿,以及好莱坞名导乔恩·费儒联合担任出品人;英国古生物专家达伦·奈什担任科学顾问;“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负责旁白;“人类配乐天花板”汉斯·季默作曲……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6)

△ 《史前星球》制作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这群业内大咖,究竟是因何起意,决定一同“重振恐龙荣光”?

乘坐“时间机器”,

来到“史前星球”

《史前星球》的灵感,源自迈克·冈顿十年前在非洲拍摄纪录片时的一个“抬杠”的想法。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7)

△ 迈克·冈顿

当大卫·爱登堡在开场白中说“在地球上,没有任何地方的野生动物会有更精彩的表演”时,迈克突然开始思考——真的没有了吗?

很快,他便想到了答案:有的!在66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

假如有时间机器,可以把所有人员、设备转移到6600万年前,凭借着自己与BBC工作室的专业水平,以及大卫声情并茂的解说,制作一部高规格纪录片,岂不妙哉?

这个想法在他脑海中久久萦绕,直到四年前才逐渐成形。毕竟想要实现这一野心,需要动用的资源,仅靠BBC自己远远不够。

于是,迈克找到了苹果公司做靠山。

对麦克来说,苹果公司有着雄厚的综合资源;

在苹果看来,过去从没有人以这种规模去制作纪录片,倒是颇为符合其“think different”的基因。这妥妥是一桩双赢的合作。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8)

△ 冈顿(左)和爱登堡(右)

尽管BBC工作室拥有丰富的纪录片制作经验,但《史前星球》不同于《王朝》《地球脉动》这类作品。想拍摄“6600万年前的地球”,除了资金,势必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

通过苹果的连线搭桥,乔恩·费儒加入到制作团队。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9)

△ 《钢铁侠》《奇幻森林》《狮子王》《曼达洛人》等作品均出自乔恩·费儒之手

那时他为制作“真狮版”《狮子王》观摩了诸多动物纪录片,更尝试运用了大量CGI技术,因此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与方法论。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10)

△ 《狮子王》

从乔恩·费儒自身来讲,“复活”恐龙也是他兴趣所在:

每次有新技术出现时,大家都想将其用作恐龙的展示,这绝非巧合。

因为自从最初恐龙被发现以来,人类便一直对它们充满迷恋。

《史前星球》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幕后功臣”,就是本片的科学顾问,英国古脊椎动物与古生物学家达伦·奈什。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11)

△ 达伦·奈什

达伦·奈什在南安普顿大学获得地质学学位,后在朴茨茅斯大学师从英国古生物学家David Martill学习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他是脊椎动物古动物学博客Tetrapod Zoology的创始人,撰写了多本科普书籍,并经常为影视作品做古生物学的科学顾问工作。

麦克·冈顿负责故事演出,乔恩·费儒管理CGI制作,达伦·奈什把关古生物学知识......三大部门、数百名专业人员集结完毕,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乘坐“时间机器”,回到6600万年前的地球,扛起机器拍恐龙了!

恐龙拍摄注意事项

5集《史前星球》,总共花费超过三年半的时间制作,为的只是三个字——真实性。

依托乔恩·费儒的人脉资源,国际顶尖的视效公司MPC也参与到本次合作当中。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12)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13)

乔恩·费儒在与MPC合作拍摄《奇幻森林》和《狮子王》期间,开发了一系列诸如光线追踪、皮毛模拟等工具,如今看这些都像是提前为《史前星球》而准备。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14)

△ 《狮子王》幕后拍摄

不仅有摄像机和替身模型,制作团队还配备了用于环境建模的激光探测与测距扫描仪,以及用于测量光线的高动态范围成像设备,这让工作人员在添加CG恐龙时,能在三维空间中再现自然环境和照明。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15)

值得注意的是,本片并非纯CG血统,片中的诸多背景环境,均是团队派人从真实世界拍摄而来

从冰岛到纳米比亚,团队跑遍世界各地,寻找与6600万年前世界非常相似的背景,困难重重。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16)

拍摄团队不仅要考虑摄像机位置,以便后期同CG恐龙融合,还要随时应对诸如毒蛇、狮子等生物的威胁,更要应对疫情封锁管控带来的影响......这些都是《史前星球》制作周期如此漫长的原因之一。

有了技术保障,故事演出团队便能更自由创作;但有意思的是,这支团队一直在和CG“对着干”。

尽管在CG世界中,你可以把摄像机放在任何位置,甚至怼着霸王龙的头拍,但如果遵循真实性原则,你根本无法做到——除非你心甘情愿被吃掉。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17)

因此,演出团队要时刻抵制CG诱惑,遵从纪录片的语法与本质,按真实拍摄的方法工作。

这几乎是刻意给自己制造困难,但也是保障“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剧情安排上,《史前星球》每个小故事都有着明确目的性,即:展示史前生物的出生、成长、求偶、繁衍、死亡,以及他们作为捕食者生存的意义。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18)

迈克·冈顿在接受采访时说:你永远无法写出像大自然那样戏剧性的剧本。

技术服务于内容,内容要基于科学,科学是“真实性”最关键的保障。

乔恩·费儒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史前星球》与好莱坞电影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里面展示的一切,都是以最新科学研究为依据,不能凭空捏造,里面没有一个画面是“为特效而特效”。

在设计恐龙时,视效团队基于从化石上扫描的骨架,添加肌肉和皮肤;而恐龙的外观、运动和行为受到了来自古生物学、当代生物学及其他科学学科的启发。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19)

在迈克·冈顿看来,他们就像福尔摩斯一样,到处搜集信息,在科学顾问的帮助下,将其串联起来。

当化石不足以解决问题时,团队还使用了一种被称为“系统发育环套法”(Phylogenetic Bracketing)的技术。根据家谱中相关动物、或者具有类似生活方式的非相关动物特征,来推断未知的恐龙特性——比如它们的发声,又或是社会习性。

在整个科学顾问团队里,并不只有恐龙学家,还有动物学、植物学、科学插画等领域的专家;这让以恐龙为主角的《史前星球》,呈现出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

正是基于他们的考古发现,我们才头一次知道霸王龙会游泳;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20)

看见长着可爱但是然并卵小手的牛龙;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21)

以及给人留下心理阴影的巨型蟾蜍;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22)

同样得益于他们除恐龙以外的研究,我们才了解到,原来看似坚硬无用的石头,会成为蛇颈龙的“食物”;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23)

在死亡火山的附近,扇冠大天鹅龙会利用火山沙的温度,孵化自己产下的蛋;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24)

森林中的各种植物,会竞相争夺每一寸阳光与生存空间。

最值得看的恐龙纪录片(汉斯季默联手BBC大神)(25)

达伦·奈什认为,《史前星球》中呈现的已经是最新研究观点,但未来或许会变化。毕竟科学发展是一个过程,未来难以预测,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尽可能跟上时代步伐。

技术、内容、科学三大方面支持,让“真实性”得到充分保障,再配上大卫·爱登堡铿锵有力的旁白,以及汉斯·季默富有渲染力的音乐,《史前星球》无愧于迄今为止“最逼真的史前生物纪录片”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