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胡珍芳有的人死了(胡珍芳有的人死了)(1)

河津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家、诗人李再廷先生于2022年6月因病仙逝。李先生生前曾用笔名“雪浪”,在本平台发表多篇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2021年本平台曾推出李先生的长篇小说《闰年闰月》。在此,我们对李再廷先生的不幸逝世表示哀悼,并刊出河津市作协会员胡珍芳的纪念文章,以表达悼念之情。

——编者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诗人臧克家在诗歌《有的人》里开头写的一句话。小时候,我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至于诗的内容,我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我只能在理解诗歌字面意义的基础上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才慢慢地剖开字面意思触摸到诗歌深处那血肉模糊的生命内涵。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是说有些人年纪轻轻就沉迷于吃喝玩乐,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糊涂日子。他们的肉体虽然还活着,但灵魂已经不在了,失去了任何活着的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说有些人肉体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热爱生活的态度、他们舍己为人的品格、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一直鼓舞后人要为活得精彩而努力奋斗。人们会常常想念他们,追忆他们,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像我们河津市作家协会的李再廷主席一样,他虽然离开了人世,可我总觉得他还活着,他是去世界的某个角落去写他的长篇小说了。

说实话,潜意识中,我还是愿意称呼李再廷主席为李老师。因为我刚加入作协团队时,就称呼他为李老师。他就像我小时候上学时的老师一样教我写作的技巧。并且,我认为叫老师更真切,自然。

唉!一提起李老师,我的心就像被人用钳子夹住一样生疼生疼的。2022年6月29日上午,我正在运城看孙女,哄娃睡着后,便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打开微信,查看我关注的“河津市作家协会”群。没想到刚点开群消息,丽娟发的“讣告”二字便冲入眼帘。定睛细看,是李再廷老师因病救治无效去世的消息。这噩耗犹如一声晴天霹雳把我的脑袋炸懵了,我赶紧打电话问丽娟是不是发错了?是他母亲去世了吧?丽娟哽咽着告诉我确实是我们的李主席走了。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呢?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还清楚地记得2022年3月13日,李再廷老师带领我们去梯子崖采风时的情景。他一路有说有笑,神采飞扬。从崖底到崖顶,他一路领先,半路没坐下歇过一回。途中,他不时回过头来叮嘱大家不要着急,注意安全。当我们快爬到崖顶时,李老师爽朗的笑语从头顶传来:“加油,我们胜利了。”我们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然后一鼓作气,登上天梯。

登天梯,跃龙门。我们站在崖顶上,远朓石门,思绪翩翩。李老师禁不住嘱咐我们要好好写文章,坚持写下去,争取跃过文学的龙门,攀登更高的文学殿堂。

从梯子崖归来,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旋转着梯子崖千姿百态的不同画面,每个人心中都燃烧着一团文学的火焰。从采风到交稿到出版,仅仅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2022年5月1日,新一期的《古耿文学》——山西黄河大梯子崖景区专辑就与读者见面了。实在难以想象李老师是鼓了多大的心劲,花费了多大的心血。

就是这样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文学,体魄强健的人,竟在之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永绝人世了。这不光是我一个人不敢相信,估计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不敢相信。人啊人,人生无常,听天由命。面对死亡,我们没有任何办法。我只是不忍想象李老师在住院期间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病痛折磨?以至于意志如钢铁战士般顽强的他竟也逃脱不了病魔的魔爪。李老师啊李老师,他在临终前该是怎样的无奈和不舍。他怎能丢下他还没出版的长篇小说《商王祖乙》?他怎能丢下他视为生命的《龙门》和《古耿文学》杂志?他怎能丢下他的妻儿老小?……他把所有的眷恋和不舍统统埋藏在心间。但是他不甘心,他知道他的心不会死,他嘱咐他的儿女们要把他火葬,他要化作一缕轻烟去周游世界。他要去采风,去写稿,继续他在人间未竟的文学事业。

我知道李老师的思维天马行空,纵横驰骋,他的文章大气磅礴,振奋人心。

我急忙从床头柜上拿起第七期《古耿文学》,想再看一看李老师生前洒脱自信的神态。轻轻地翻开封面内页,我久久地凝视着李老师和大家在梯子崖拍的合影。悬崖断壁上,一股山泉飞流直下,一道鲜红的上面写着:“2022河津市作家协会走进《黄河大梯子崖》采风活动”的横幅,像一面旗帜把大家紧紧地聚集在一起,每个人的肩上都担负着一份沉甸甸的文学使命。山因为有水而有了灵气,水因为有山而有了前进的动力,山山水水因为有了人的融入而显得多姿多彩,魅力无穷。

只见李老师头戴遮阳帽,身穿休闲服,肩膀上斜挎着一个黑色帆布包,一双清澈深邃的眼睛注视着前方。此时此刻,他在想什么呢?前几年,他写过一本《阅读河津》的书,使我们对河津的历史、地理、饮食、民俗……文化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此刻,他肯定在想 ,我们怎样才能把河津的大梯子崖——天下第一挂壁的内涵挖掘出来,让河津人、山西人、全中国人、全世界人……都来参观了解我们河津的黄河大梯子崖。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李老师是有心人,在这本杂志里,李老师写的各类题材的文章竟达八篇之多;在这本杂志里,主编是李再廷,八篇文章的作者是李再廷;在这本杂志里,封面内页和封底内页上的两张合照里有李再廷。李老师啊李老师,您这是在给我们丢念想吗?我的眼泪濡湿了手里的书。从今以后,《龙门》和《古耿文学》杂志上再也没了您的新作,没了您和我们一起采风的合影。您万万想不到,我们也万万想不到,这期杂志竟成了您的绝笔。

李老师竟然真地走了,我们再不愿意相信,但事实毕竟是事实。

这天夜里,我失眠了。我满脑子里浮现的都是李老师的影子,这些影子按照我认识他的时间顺序,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涌现到我眼前……

大约是1994年吧,喜欢看书的我找来很多书,一本接一本地看着。看得多了,便有了写的冲动。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在玉米地里锄草,歇息时,抬头望去,冲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绿:深绿、浅绿、嫩绿、墨绿……高高低低,浓浓淡淡,简直就是一副天下最美的山水画!回到家里,我认认真真写了一首小诗《夏绿》,写完后,我改了又改,直到满意为止。我把这首诗给当时在市团委上班的好友赵秀娟看,让她提提意见。她说:“我对诗不太懂,我有一个同事认识在文化馆上班的李再廷老师,我托同事把这首诗带给李老师看看吧,他可是我们河津有名的大诗人。”

我把手稿给秀娟后,便在忐忑不安中等待消息,一天、两天、三天……终于,我等来了回稿,诗的后面是李再廷老师的批语:有感情,有重点,就是对诗的韵律把握得不太好,好像是分行写出的散文,你还是专心写散文吧。你有一定的文学天赋,坚持写下去,一定会成功。看着李老师一针见血的肺腑之言,我如获至宝。从此,写作成了我生命的底蕴。

直到2008年,我加入河津市作家协会后,才第一次见到李老师。当时李老师已调到市文联工作。那是在作协的一次会议上,李老师对我们每个会员的作品一一进行点评。先是分析、总结、引导,然后提出今后的写作方向。会议到最后,李老师让大家自由发言。我本来就不善言辞,如果让我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而且都是写作高手的面发言的话,我肯定是脸红心跳,不知所措,想着,我便低下头去。李老师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没有点名让我发言。真是谢天谢地谢谢李老师,让我躲过了这一关。

后来我才知道,李老师的爱人寒冰嫂子受李老师的影响也喜欢写作,是我们作家协会的一员,时常在杂志上发表作品。每次去作协开会嫂子都热情主动地和我说话,这使我在大家面前一说话就拘谨的状态缓和了许多,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一次闲聊中,嫂子说:“还是你李老师心细,他注意到你不爱说话,让我多和你拉拉家常,鼓励你多参加咱们作协的会议,这对你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听着,听着,我好像一下子被置身于一片春日的暖阳里,内心充满了感动。也就是从那时起,作协的会议我一次都没拉下过。加入作协后,我漂泊已久的灵魂终于找到了营养生命的港湾。每次作协通知开会,我都像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一样急切。

不过,李老师的确像我的娘家哥一样关心着我。我和老公在城里开了一家“电机修理部”门面。一天下午,李老师有事路过我们店门口,我正在帮老公干活,没看到他。忽然听见他向我问好,我感动得不知所措,连忙邀请他到店里坐坐。李老师关心地问我老公生意怎么样?问我近来看什么书?有什么新作品?他对我老公说我的文章写得越来越好了,要我老公多多支持我写作,老公连忙说他非常支持我写作,店里的活基本上不要我帮忙。他们的谈话像一股激流激起我更高的写作热情。

我爱好写作,而且喜欢用纸和笔来写。只要往桌子前一坐,一支笔几页稿纸就会调动起我全身所有的细胞都投入到写作中去。有时候,就只是简单地抄一段自己喜欢的句子,也感到快乐无比。记得我第一次去文联送稿时,就是拿着我的手写稿。我知道,李老师一再要求用电子版,可我还没学会用电脑打字,不知道老师收不收我的稿子?我攥着汗津津的手敲开了李老师办公室的门,拿着手稿怯怯地问:“李老师,手写稿能行吗?”

李老师马上接过我的手稿说:“行,行,行,你先坐下。”他边翻看手稿边说:“不过,以后还是用电子版发稿比较好,这是投稿的发展趋势,一定要学会用电脑打字,那样既省时省力还便于编辑编稿。”徐徐春风暖心田。我终于学会了用电脑写作,用电子版发稿。不过,我还是习惯用纸和笔写作,写完改好后,再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打出来。我总觉得直接在电脑上写作缺乏灵感。一次闲聊中和李老师说起此事,李老师笑着说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不管用手写还是用电脑写,关键是要创作出好作品,你一定要坚持写下去。”

与李老师在一起的画面在我的脑海里一幕一幕地播放着,我的心也在一阵一阵地抽搐着……

在我写作的路上,李老师的一言一行和谆谆教诲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敬重他感谢他,可年富力强的他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辗转反侧,一夜无眠。终于熬到了天亮,我赶紧安排好手头的事,搭车直奔李老师灵前。望着灵桌上的遗像,他的脸上还是显露着以前那种惯常的果断刚毅的表情,他的身上还是穿着那件我们熟悉的格子衬衫。我的眼泪再一次夺眶而出。上香,叩拜,别离。从此以后,我的文章再也得不到他的指点;从此以后,河津文学的天空痛失一颗耀眼的流星;从此以后,与他有关的一切都成为历史……

痛惜之余,我觉得李老师还活着,死去的只是他生命的体征。在殡仪馆里,他把自己化成一缕轻烟直奔天空。我知道,他是去奔赴另一场文学盛宴,那里有他崇拜的路遥、柳青、赵树理……他们都去世多年了,但他们那振奋人心的文字早已于冥冥中汇聚成一股神奇的溪流,孜孜不倦地滋养着后人们的灵魂。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胡珍芳有的人死了(胡珍芳有的人死了)(2)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予以删除)

责编

杨志强

胡珍芳有的人死了(胡珍芳有的人死了)(3)

作者简介

胡珍芳有的人死了(胡珍芳有的人死了)(4)

胡珍芳有的人死了(胡珍芳有的人死了)(5)

胡珍芳有的人死了(胡珍芳有的人死了)(6)

胡珍芳,河津市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性格内向,热爱写作,喜欢用文字编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