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绿色生态农产品合作社(全域有机合作社的一面旗帜)(1)

题记:

灵丘全域有机农业发展的历程,是中国新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这其中有城市生态转型的主动选择;有城市企业家事业转型的战略选择;有民间沉淀多年的有机农业力量的集中汇聚;有学界以“三驾马车”解决农业问题和世界问题的多年思考和实践;有广大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释放。

车河是灵丘全域有机农业发展的排头兵,是全国第一个乡村有机社区。揭秘车河这个标杆,可以以小见大,鉴往知来,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成功样本。

“从前,光秃秃的山上破烂的房,穷苦的人儿走外乡;

沟里的乌鸡,山上的羊,滩里的有机蔬菜响当当。”

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是10年间巨大的变化,村民说他们过上了“一步登天的生活”!

这个产生巨大变化的地方叫车河,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车河村,全国第一个乡村有机社区!

农村绿色生态农产品合作社(全域有机合作社的一面旗帜)(2)

车河的过去与现在

农村绿色生态农产品合作社(全域有机合作社的一面旗帜)(3)

灵丘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因战国时期推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葬于此地而得名

在中国农业大学全域有机农业协作组所做的《车河模式——车河有机社区八年建设总结》中,对车河的自然情况有非常清晰的盘点:

车河有机社区隶属于灵丘县红石塄乡,社区面积27平方公里。社区位于灵丘最高峰--巍山南麓腹地,地形地貌为山峰、沟壑结构,是典型的石山区。巍山为太行山第二高峰,有“锰矿之都”之称。社区境内有唐河流经,唐河为灵丘县的母亲河,河岸峡谷以优质石灰石为主。

车河有机社区的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土,分布于海拔800 ~ 1800米处,山地面积26.51 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97%。2013年测量,车河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富含锶、硒等微量元素。区内无霜期150天,较少出现极端天气,适宜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生长,天然草地、林地植被繁茂。

社区属于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区内有鸟类7目、18科、61种。有国家级保护珍禽2种,二级保护珍禽7种,具有保护价值的鸟类52种。现有耕地750亩,现有人口80户,182人,劳动力50人。

据推测,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公元398年) “发卒万人治直道”(灵丘道),车河始形成村落。北魏和平二年(公元461年)文成帝拓跋濬南巡路经灵丘隘门峪“帝弯弧发矢,出山三十余丈,过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铭。”射箭处称御射台。魏孝文帝为报母恩于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敕建觉山寺。御射台、觉山寺均位于当年车河境内。

1956年实行农业高级合作社,觉山村划出为独立行政村,现归为上沿河村管理下的自然村。

车河有机社区红色文化浓郁。1939年9月-1940年4月,灵丘抗日政府曾转移驻扎在车河观音梁,领导组织反白斗争和抗日斗争。战争年代曾有一批青年加入革命队伍,为革命胜利和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了解了车河的自然禀赋,我们再通过数据看看10年间车河的变化轨迹,并揭秘其改变的内在机理:

2013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胡跃高教授牵头,联合16家单位,共71位专家,用115天时间完成了《山西灵丘有机农业园区实施规划(2013-2030)》的编制。

该方案通过论证后,由灵丘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实施建设。

农村绿色生态农产品合作社(全域有机合作社的一面旗帜)(4)

同年,上、下车河两村合并,成立了灵丘县道自然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引入工商资本,与金地矿业联合成立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村企深度融合,建立车河有机社区。联合体采取“村庄改造 有机农业 生态旅游”模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在灵丘县委县政府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共同支持下,车河有机社区按照胡跃高提出的“有机生产、有机社会、有机社区”三位一体同步建设。

至此,全国第一个乡村有机社区——车河有机社区开始建设;山西灵丘有机农业园区试验示范建设开始推进;全域有机农业理论在灵丘县车河村落地生根。

农村绿色生态农产品合作社(全域有机合作社的一面旗帜)(5)

车河有机社区

2013年开始,车河村按照全域有机农业的指导和有机标准,恢复和改造耕地700余亩,合理安排种植粮食作物、蔬菜、果树与中草药,养殖蛋鸡、生猪与青背山羊等。

2014年,车河有机社区依托有机农业产业,由经营主体集中建设了65套新型民居,每户一套二层小楼,下层居住,上层作为民宿经营,不仅彻底解决了居民住房问题,农民还可以通过经营获得住宿餐饮收入。

从2014年开始,在这个小村庄就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国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农村绿色生态农产品合作社(全域有机合作社的一面旗帜)(6)

中国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

2015年,新修道路、桥梁,天然气管道及设施,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环保设施;修建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敬老院、卫生室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的教授工作站;建设水利设施,包括机井及滚水坝、顺水坝和护地坝、景观蓄水工程、输水管路及水池等饮水和灌溉工程、移动喷灌设备、灌溉U型渠及排水渠等水源项目。并整修景观区三处,修山地自行车道13公里。改建传统庙宇五座,兴建民俗博物馆一座,房舍36间。

2016年,车河社区增建有机餐厅(1000㎡)、旅游接待中心(700㎡)、拱形石桥一座、砌筑石坝1公里,有机羊圈13处,新建办公用房、民俗博物馆(600㎡)、窑洞19间(570㎡),草坪7000㎡。

2021年,车河共有机种植玉米215亩、黍子40亩、谷子20亩、土豆40亩、小麦10亩、果树400亩,养殖柴羽乌骨鸡1.3万只,年产蛋6500斤,青背山羊3800余只、存栏黑猪160头。

迄今为止,灵丘县认证有机产品54项,有机农业生产单位30余家,已经出现百万元、千万元级的合作社与企业,全县有机农业生产面积近10万亩,一大批有机合作社,有机村庄,有机合作联社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灵丘大地,大量新的生产者们在跃跃欲试,有机产品行销全国各地。灵丘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有机农业高地。

农村绿色生态农产品合作社(全域有机合作社的一面旗帜)(7)

车河社区有机农产品

农村绿色生态农产品合作社(全域有机合作社的一面旗帜)(8)

车河有机农产品展厅

目前,车河村共有居民80户,182人,常住110人。

2015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即达到15000元,相比项目实施前的2013年人均收入增长了6.5倍,成为全县第一批退出的贫困村。

2018年,“车河有机社区”已发展成为集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全域有机农业观光体验、国际会议考察目的地,人均收入达到2013年之前的9倍。

2020年,车河村旅游收入116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46万元,人均收入2.25万,率先实现小康。村民养老、医保等福利全面改善,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逐步返乡创业,乡村有机社会的建设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农村绿色生态农产品合作社(全域有机合作社的一面旗帜)(9)

有机生产 生态旅游模式

2015年车河有机农业社区整村脱贫,“车河村级有机农业扶贫模式”作为全国三个典型案例之一登上了“2018年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并入选“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

由于全域有机农业建设成绩优异,灵丘县被确认为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

农村绿色生态农产品合作社(全域有机合作社的一面旗帜)(10)

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获奖证书

灵丘车河村和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具有九年紧密的合作。2021年2月25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嘉奖,车河有机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春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嘉奖。

欣欣向荣的背后是九年的擘画、合作与努力,更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长久向往和追寻。

这项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实践者、带头人、村书记王春就是车河人。见证着城市和农村的工业化发展,使乡村村庄逐渐没落,1993年,在外工作的王春,带着对故土的热爱和对乡亲们的牵挂,毅然回到车河村,带着村民一起改梯田、修水渠、铺路、植树造林。

王书记说“现在的梯田是村民们一起用筐头担土垫出来,水渠和道路是农闲时一点点铺出来的,满山的绿树是他们背着树苗爬山,用筐头担土和牛羊粪,用钢钎打眼,不断补栽形成的。”

正是王春书记和村民们这股不怕苦、不怕难的肯干、能干的力量,感染了县级领导和专家们,2013年才选定了将车河村作为灵丘县全域有机农业示范区的建设试点。

经过将近十年的努力,山上的树多了,沿途的风景林形成了,村里的基础建设搞好了,村民们吃的是有机的,住的是小别墅,呼吸的是新鲜空气。这不仅吸引了更多人到车河参观旅游,也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创业,村里发展后劲十足。

王春书记在心·田计划的平台上分享车河经历时,讲过几个动人的故事,能更好的说明车河欣欣向荣的力量:

“大同的老太太来车河旅游,后来又来了,就为了吃口车河的馒头。

当时她吃了这个馒头,肯定是想起了五六十年代,六七十年代小时候吃的那个味儿。吃了以后特别高兴,走的时候又买了一袋子回去,过了一段儿时间又来了,她就高兴地说,哎呀,我来车河,首先就是为了吃这个馒头。”

车河行政区域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却只有1213亩。

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种养和外出务工为主,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农作物种类主要为玉米、谷黍、豆类等,原来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2300元。年轻人不愿回村里,姑娘外嫁他乡,娶来的媳妇都要求男方把户口迁出。2013年建立车河有机社区时,上、下车河两个村庄均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在册人口78户,1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77人。

据王春书记介绍,现在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逐步返乡创业,总共18人。前两三年产品还有积压,现在不够卖了。领导来参观视察都要买点,以支持车河。

农村绿色生态农产品合作社(全域有机合作社的一面旗帜)(11)

王春书记与村民在整地

王春书记介绍说,下一步车河除了要建设二期安置房以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还要建七八十栋别墅,五星级酒店和窑洞动物园。

“当有机产业发展的主导者和各方参与主体在顶层设计上突破传统的经验主义、区域和产业局限的时候,其战略目标其实是建设一个符合国际‘有机联盟’(IFOAM)提出的健康、生态、公平、关爱四大有机农业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共同体。” 就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在国际有机农业领域的示范作用,一位有机农业研究者表示:“车河已被塑造成为一个国际有机农业运动的策源地之一,灵丘未来能做到的事情还有更多。”

车河的建设工作鼓舞了一大批建设者,东河南镇的青泥涧村与下野窝村、独峪乡的大兴庄村、白崖台乡的烟云崖有机社区、武灵镇的黑龙河村、落水河镇的落水河村先后起步建设,稳步跟进。有关建设成果已经传播多地,山西省山阴县、沁源县、长子县已经启动局部试验示范工作,吉林省长春市、河北省藁城市、山东省青岛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等乡村与企业已经开始学习跟进。初步形成一马当先,多地纷纷跟进的发展态势。

这场成功实践的策动者、深度参与者,中国农业大学胡跃高教授看来,车河“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集成的”:

第一, 县级党委政府坚定地支持;

第二, 村党支部坚决地创造性地执行县委政府的决策;

第三, 中国农业大学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制定了明确的方案,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创造性地进行理论研究与技术支持;

第四, 城市企业家面临转型时期,做出了正确的,但是艰难的选择,并且坚持了下来;

第五, 从环境因素来说,中央决定国家级贫困县的主要领导在2020年脱贫之前不离开工作岗位,也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县委书记张强(编者注:原灵丘县县委书记,现为大同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在任上工作了8年时间,保证了项目过程的稳定。

胡跃高看待这些因素时,用到了辩证法。他说:“上述因素单独来说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但是将所有因素放在一起,则是有偶然性。多方面因素在偶然性中,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形成了车河发展的必然性。”

完备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坚定执行的有机方向;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持续投入;大学教授等专家团队的跟踪服务;论坛的造血和造势,几十年如一日带动村民致富的当地干部;被吸引逐步回乡的年轻人…

神奇的车河背后是神奇的立体生态组合。这些刻进记忆的基因,清晰有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感人至深的创业故事,值得我们深入其中一一揭秘。

请关注《全域有机农业合作社的一面旗帜-神奇的车河揭秘》系列报道第二篇:《八个“一”的奥秘,神奇的车河不是偶然出现的(上)》。

(蒋俐君对此文亦有贡献,特此致谢。)

附件一:车河有机社区8年发展,村集体获得5项荣誉:

2019年11月,获得“中国有机30年全域有机创新奖”;

2019年12月,获得“国家森林乡村”荣誉;

2020年8月,获得“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荣誉;

2020年11月,获得“全国文明村镇”荣誉;

2020年11月,获得“山西省AAAA级旅游示范村”荣誉。

附件二:车河有机社区大事记

2013年

2013年2月,县委县政府确定将上下车河村作为有机农业建设示范点;

2013年5月,县委、县政府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编制《山西灵丘有机农业园区实施规划(2013—2030年)》;

2013年10月24日,红石塄乡成立车河有机农业项目建设领导组;

2013年10月30日,召开会议研究制定《车河有机农业旅游开发资产、资源流转收益分配方案》;

2013年11月15日,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了宣传摸底工作,开展思想工作,上下车河组织村民成立道自然合作社;

2013年11月20日 道自然合作社与金地矿业联合成立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2013 年11月25日,研究制定《“四荒”地、耕地、宅基地流转方案》;

2013年11月30日,研究制定《房屋置换合同》;

2013年12月21日,召开了上、下车河村联合村民代表大会;

2013年12月29日,同农民签订了房屋置换合同。

2014年

2014年3月,公司聘请易兰国际建筑设计公司为车河有机社区编制《车河有机农业社区建设总体规划》;

2014年4月,开始有机生产,同年8月启动有机认证;

2014年4月20日,开始新住宅区建设;

2014年8月21日,举行第一届中国·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

2014年11月初,完成65套住房建设;

2014年入冬前,村民正式搬入新居;

2014年12月,社区建设中多功能接待中心与太原理工大学设计的污水处理系统投入使用;

2014年开始至2017年,连续三年挖土垫地,整理地塄;

2014年底,完成天然气管道、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

2015年

2015年8月15日,举行第二届中国·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

2016年

2016年9月,召开“山西省转型综改经验交流现场会”;

2016年,完成社区会展中心、通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

2016年8月15日,举行第三届中国·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

2017年

2017年,社区所在的红石塄乡被评为“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示范乡”;

2017年5月10日,车河民俗博物馆开工;

2017年8月19日 举行第四届中国·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

2017年8月底,车河民俗博物馆基本完成全部布展;

2017年9月13日,车河民俗博物馆全部竣工;

2017年工程建设:建立监控系统、多功能接待中心、有机餐厅、有机农产品展销中心等供暖系统改造、有机产品展销中心装修工程、养羊场建筑防水工程、水源地改建,修复清理上车河水塘及河道、新建防洪坝两条、鱼石沟、蛤蟆石、白沙堰养鸡场拉水供水系统改造、新建包装车间及冷藏库一座、上车河旧房拆除;新建库房一处(彩钢结构)、多功能接待中心防水改造及护坡、上山景观道路人行步道建设、养鸡场水池改造及场地铺砖硬化工程、新建鱼塘13000㎡。

2018年

2018年春节,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贺新春》栏目来此录制专场;

2018年3月10日,梦幽谷一期开工建设;

2018年4月底,车河有机餐厅、有机超市正式营业;

2018年7月20日,梦幽谷启动试运营;

2018年7月中下旬, “车河村级有机农业扶贫模式”作为全国三个典型案例之一,登上“2018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入选“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

2018年8月,车河听溪谷冰雪缘项目开始规划建设;

2018年9月8日,举行第五届中国·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

2018年9月27日,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文创时代公司合作成立车河旅游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2018年12月25日,车河听溪谷冰雪缘项目正式运营;

2018年工程建设包括新装修5套民宿客房、新建新材料装配式建筑餐厅7套,共364㎡、新建清水鱼庄木廊525㎡、装修窑洞餐厅11套,共264㎡、新建民俗馆长廊429.5㎡、新修停车场8350㎡,完成场地平整;新增停车场管理系统1套、新建全域视频监控及网络覆盖一期工程、新修景区供电工程,铺设电缆2600m、建成车河全河道健身步道4142m、建河道防洪坝650m³、投资新建上车河公共卫生间、新修西沟道路1150m、西沟管道改建2800m、新建西沟蓄水池400m³、新修红堂湾滑雪场1000㎡,打坝680㎡、 改造上车河公园、打机井两眼,平均深度300m、新建综合办公楼3000㎡完成主体工程、新建二期村民安置房28套,基础管网工程已完工、新建粪便发酵池312.5㎡、木建筑防腐工程1426㎡、新修大坝1296m³、新修场面600㎡、新建彩钢库房552㎡、改建彩钢库房180㎡。

2019年

2019年4月29日,公司参加山西省第五次旅游发展大会,受到楼阳生省长的表扬;

2019年7月15日,“全省攻坚深度贫困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灵丘召开,车河是其中四个观摩点之一;

2019年7月30日,公司参加“灵秀灵丘”县域公共品牌发布会,并获得“灵秀灵丘”县域公共品牌优选标准授权牌;

2019年9月7日,举办第六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

2019年9月29日,公司参加第六届(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获得与会人员一致好评;

2019年11月13日,公司参加由中国有机大会组委会、福建省南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有机30年大会”,荣获“中国有机30年全域有机创新奖”;

2019年工程建设包括,新建综合楼主体工程、装修、室外管网、道路硬化工程等,共3000㎡、停车场、管网工程8400㎡,新建二期安置房28套共3640㎡,新修清水鱼庄木栈道160m,观景平台290㎡,铺设道路110m,台阶110m,新建索道桥25m、新建浆砌地塄工程311.51㎡、新建暖水湾鱼塘8个,建设面积330㎡、新建暖水湾河道治理工程608㎡、新修暖水湾截水坝5条,合计241.29m³,新建二期安置房护垛6条,共142.16m³、新建二期安置房护坝加高工程,65.86m³、新建清水鱼庄牡丹地坝体工程,705.38m³、新修牡丹地道路421m、新建小动物观赏园2400㎡、新建污水处理二期沉淀池235.2㎡、新修村内通清水鱼庄天然气管道1200m、合作社建立养猪场(存栏15大猪、45小猪,共60头)与养鸡场(1200只)。

2020年

截止至2020年,上下车河村的1213亩土地集中流转到道自然合作社;

2020年,通过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车河有机社区探索了“村社一体、村企合作、共同富裕”的城乡融合发展新途径;

2020年7月,新增十亩水浇地;

2020年7月,为了经济发展,新增15间猪舍;

2020年9月,28套二期安置房通入天然气管道,完成建设排水工程。

2021年

2021年5月1日,公司试行划小核算单位,全员参股,采用承包经营的模式进行生产;

2021年5月13日,新增十亩耕地,五亩分给各家各户做小菜园;

2021年5月23日,进行河道治理,新修水坝21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