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地段——南京东路步行街

一间“袖珍蜗居”挤着4口人,

全屋面积不仅12㎡,

半米都不到的厨房、

1㎡加盖的卫生间,

在阁楼不足1.6米的空间里加阁楼,

一年365天没有阳光照射,

阴暗之下堪比“鬼楼”

面对这样糟糕的屋况,设计师会如何拯救呢?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1)

改造前屋况

建筑原始面积13.9平米,

其中含有卫生间和厨房等违章建筑1.6平米。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2)

厨房冒出的油烟随风飘扬,

尤其在夏季刮东南季风时,

油烟总能灌回家门,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3)

小两口跟两岁的孩子蜗居在一楼,

竹子搭的阁楼上住的是老爷子,

空间低矮抬不起头,

老爷子腿脚不利索,上下梯子费劲。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4)

阁楼上的小窗户对着公共排烟区域,

无法用于通风。

这间房砖墙松弛,非常潮湿,

到处可见发霉的痕迹,

根本“没法健康地生活”。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5)

改造后

设计师拆除了违章建筑后虽然减少了室内面积,但是恢复了建筑原本的样貌、改善了室内采光和通风、增加室外公共空间面积并美化整体环境,最重要的是令实用面积达到24平方。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6)

一层平面图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7)

二层平面图

①:大门

小孩为这户家人的重心,父母亲千辛万苦花费了所有积蓄终于得子,因此设计师希望留下一个特殊的物件作为这个家庭的记忆,将小孩的小手掌印拓下后以石膏为材料设计门铃置于大门口处,家人或客人每日进出家门都会看到象征这户家庭的记忆。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8)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9)

②:客餐厅

客餐厅大变身,拆除建物东面的违章建筑并以大片玻璃窗增加室内采光和通风,南面墙体和新建阁楼楼板镶嵌玻璃砖增加室内采光,在视觉上增加了空间的透明度和宽敞度。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10)

可折叠收墙上的餐桌椅,

折叠后可作为厨房操纵台使用,

灵活变化,可供4-8人用餐需求,

还不占空间。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11)

设计师测量了家里每位成员的身高,

甚至预测了小孩将来的身高,

这些数据都用来设计最符合这家人特质的个性化细节,

譬如市面的椅子普遍为75cm高,

但他却将这家的椅子设计成72-73cm的纸片椅

这种“私人订制”的舒适只有业主自己才能体会到。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12)

③:厨房

设计师采取了一房多用的设计,

狭小的空间不允许有一丝浪费,

“所有空间都可以是私密空间,

但随时又都可以变成公共空间,

餐厅、厨房、客厅、卧室融为一体,

利用率达到最高,这是设计的技巧。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13)

④:一层父亲卧室

推开一动门,就是老人睡觉的卧室。

平时白天房门崁入于南面木饰面墙体,

一层所有空间皆为开放空间,夜晚房门关上后,

整个厨房、餐厅和顾老先生的床位皆为顾老先生的卧室,

楼上夜晚下楼梯使用卫生间时彼此也不会相互打扰,

也得以确保每个人的隐私性。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14)

床座和楼梯下都改成收纳空间可置放不常用的物品;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15)

墙壁上白色方块为崁入式夜灯,

避免晚上走动时影响他人睡眠;

牛仔布收纳袋是用业主一家旧衣制作而成,

老人可以在里面放报纸等物品。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16)

⑤:卫生间

卫生间移至室内,

墙地面用德国防水涂料做防水处理,

水泥砂浆抹平后再喷洒专业防潮剂,

可同时解决防水和防潮问题,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17)

座便器和淋浴花洒之间设计了一道玻璃折叠门,

将卫生间做到干湿分离。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18)

⑥:二层全能卧室

将两位大人和孩子的空间移置二层空间,

一方面保有小夫妻空间的隐私性,

同时卧室有窗户可以保证通风和采光,

大人和小孩的健康问题得以兼顾。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19)

卧室设置了活动隔板,

板上采用了黑板漆和磁性白板,

小孩可以在隔板上用粉笔或水性笔涂鸦创作,

随着孩子成长需要独立空间时,

可以随时隔成独立的小孩卧室。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20)

卧室的活动隔板可随时移到床的中间,

让榻榻米变成两个卧室。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21)

⑦:二层书房过道

二层的西面设置一书房作为业主工作的空间,

避免工作和生活相互干扰,

小孩也可使用书房作为读书使用。

书房最里面是孩子衣柜,

办公椅带有收纳功能,

书桌上方的书架是原来通往阁楼的楼梯改制而成。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22)

孩子会慢慢长大,

对书桌高度的要求也会变化,

设计师也设计了会长高的书桌。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23)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24)

⑧:楼梯

楼梯侧面是设计师用有机玻璃做的照片墙,

从刚出生、一岁、两岁,

并为孩子未来留有足够的想想空间。

以低矮视角展现的照片墙完全考虑小朋友的感受,

并且比常规形式更加活泼独特。

异乡人想家的真实感受(上海异乡人4人蜗居12)(25)

普通人眼中,屋内布局只是普普通通的摆设,而设计师看的是门道:“一个家庭是一层楼、两层楼,还是有夹层,或是奇葩的马桶,每一个部件背后其实都有一个故事。”一个家庭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布置,都是有具体原因的,他认为,设计和装修是谱写家庭故事的手段。


蜗居也能变豪宅↓↓↓点下方“了解更多”,立领设计师300名业主0元全屋设计报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