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基础教育的时候,日益重视“诵读”习惯的培养。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诵读”作为一种传统学习方式,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也特别强调了“诵读”在语文核心素养构建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并对“诵读”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学段要求。例如,第一学段(1—2年级)需做到“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3—4年级)则需“通读优秀诗文,注意在通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等。

在此背景下,如何科学看待与正确引导儿童诵读、选择怎样的诵读材料,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在前不久举行的《日有所诵》十五周年暨第六版发布会上,《日有所诵》主编徐冬梅分享了她对儿童诵读的认识。

童谣100首朗诵文字(从童谣童诗开始的儿童诵读)(1)

《日有所诵》十五周年暨第六版线上发布会

在研究过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语文教育史后,徐冬梅认为,儿童诗教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诵读是中国教育的传统。诵读既是一种阅读形式,也是一种阅读能力。在诵读中,孩子可以辨识文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全面改善语言面貌。中文具有独特的绵延性和韵律感,在传统教育中,诵读被视为语言积累和思想启蒙的基础。《日有所诵》秉持科学的儿童诵读观念,提倡通过真实的、自然的、不矫情的诵读,享受母语的韵律之美。

在诵读内容上,徐冬梅认为儿童诵读应从童谣童诗开始。童谣朗朗上口,充满节奏张力,符合儿童对韵律的天然喜爱,也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而诗歌音韵和谐、感发人心,对孩子而言是很好的启蒙材料。

例如《日有所诵》一年级中有一首童谣: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小蚱蜢》 张继楼

结尾词组押韵,长短句结合,充满了极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而且短短几句就创建了一个小蚱蜢的拟人化形象,描述了一个有趣的小事件,让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也能同时进行充满画面感的想象力训练,感受到一种天真而纯粹的快乐。

又如《日有所诵》五年级中的《湖边的小草》:

湖边的小草说

树比我高 山比树高

云比山高 天空比云高

但是当我弯下腰

天空掉进湖水里

我比天空还要高

——《湖边的小草》林芳萍

在这首小诗中,儿童读到的景象即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观察到的景象,能够让儿童对此产生亲切感;诗中蕴藏哲思却并不说教,让孩子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到背后的深意。这也正是“亲近母语”始终坚持的信念:在优秀童谣童诗和诗性文本的诵读中,孩子能够看到自己、看到他人、看到自然、看到历史。

在科学的诵读理念指导下,《日有所诵》始终坚持尊重儿童本性、从儿童出发。此次全新改版的《日有所诵》第六版是由编写团队历经十多年的研究和实验,经过五年编写、五次修订的倾心之作,更贴近儿童视角、更适合当代儿童诵读。

据出版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介绍,《日有所诵》第六版在延续了一贯的儿童性、经典性、序列性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化迭代:

一是在视觉呈现上,以六种雅致的中国传统色作为每册书的配色,增添了多幅手绘插画进行审美提升,兼具童趣和诗意之美。

二是严格遵照2021年《国标GB 40070-2021 —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的新规定,增大了内文的行距与字号,让阅读过程更加轻松舒适。

三是在保持该书原有风格特色的基础上删掉了与统编教材中重合的篇目,替换了少量和当下孩子生活有距离的诗歌。精简三年级中的泰戈尔《飞鸟集》选段和五年级中的泰戈尔的散文诗,只保留孩子更容易理解和体会的篇目。

四是重新梳理六年级的文言脉络,在原来的基础上替换了少量篇目,并按照从先秦到两汉、六朝再到唐、宋、元、明、清的时代顺序来编排,直观展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章之美。

五是优化书中部分赏析,叙述更贴近儿童视角;同时增强交流性与启发性,方便孩子使用。

六是删除每本书后面的附录,减轻孩子阅读负担。

童谣100首朗诵文字(从童谣童诗开始的儿童诵读)(2)

《日有所诵》第六版

有家长担心,《日有所诵》全套6册中共有960篇诗性文本,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诵读学习造成负担?其实,儿童诵读“不必句句落实,不必篇篇背诵”,而是要让孩子直面诗歌,有所感发。在进行诵读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作为领航员更应掌控好方向,注重儿童的心性培养与知识满足,从而实现由浅入深、缓坡而上的精神成长与阅读累积。

儿童阅读推广人薛瑞萍认为,诵读就是深层阅读。日不间断的记诵,就是炼心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和静气。

孩子成长的过程,即是他们感知、参与、联结世界的过程。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在通过诵读的方式将眼界拓宽到从古至今、从中至外的广阔维度,在经典文本的浸润中诗意地生长,构筑受益一生的精神底色。

作者:阮萱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