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一个机会,穿越回使用贝壳作为货币的年代,那么你会不会天天跑到海边去捡贝壳,让自己暴富起来呢?

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都思考过,海边到处都是贝壳,海又这么大,随便去海边捞一把,钱就有了。

可即使这样,为什么古代还是那么多穷人呢?难道古人都比较懒,不愿意去海边捡贝壳吗?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为普通人根本没机会捡贝壳,即使去了,去的路程也比较危险,即使侥幸捡到了贝壳回来,不仅不能作为货币使用,还很有可能被人抓起来。

至于这其中的原因,下面我将通过一些简单的经济学基础和一些历史资料的记载,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古人为什么要用贝壳来作为钱币(贝壳曾经是古代的货币)(1)

贝币的历史

要说贝币,是真的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夏朝,兴起于商朝,在整个商周时期,贝壳都充当着货币,是重要的等价交换物。

贝币的重要地位,一直延续到了春秋战国以后,才开始逐渐地被其他货币所取代。

因此,因为贝币跟钱有关,大家也可以在汉字中发现,如“财,贷,资,赈,贫。”等带有钱财意义的汉字,字的结构中都带有一个“贝”字

而关于古人最初为何使用贝壳作为货币,历史上主要有两种说法。

古人为什么要用贝壳来作为钱币(贝壳曾经是古代的货币)(2)

第一种:贝壳的文化含义

贝壳货币出现在母系社会时期,因为贝壳的结构是外表坚硬内部柔软,象征着繁殖,还是一种精神图腾,很受大家的喜爱。

第二种:贝壳的传播

历史上,贝壳虽然最早出现在夏代,但正在推广起来的却是商代。

商族人民最早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因为离海比较近,因此平时会有拾贝壳做装饰的习惯。

后来商族西迁,仍然保留着这一习惯,不仅商族人民喜欢,中原部落的人因为很难见到贝壳,对于贝壳也是非常喜欢。

很多人都愿意用自己手中的物品来换取商族手里的贝壳。

慢慢的,贝壳变成了等价物,传播得越来越快,大家也就形成了以贝壳做货币的习惯。

古人为什么要用贝壳来作为钱币(贝壳曾经是古代的货币)(3)

为什么古代的穷人不去多捡贝壳,好让自己暴富呢?

其实,现代人能想到的,古人也能想到,只是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忍的,古人之所以不去捡贝壳当货币,主要有以下原因。

01.受限于地理条件

夏,商时期,国土的范围主要局限于中原地区,当时的人绝大部分都没机会见到海。

同时古代交通闭塞,信息不发达,普通人就算想去海边,都不知道从哪里出发。

即使明确知道方向,这一路也得备好干粮,翻山越岭,一路躲避豺狼虎豹才能到达海边,这还是运气好的,运气不好的可能刚出了当地的辖区,人就没了。

古人为什么要用贝壳来作为钱币(贝壳曾经是古代的货币)(4)

02.普通人不具备捡贝壳的权利

贝壳是天生的,海边自然就有,但就好比现在的矿一样,并不允许普通人随意开采,即使是海边的原住民也不行。

拾取贝壳作货币,是一种官方行为,如果需要拾取贝壳,每一片领地的管理者则会组织一批民工统一拾取,集中以后再进行统一加工。

所以说,普通人即使拾取了贝壳,也很难使用出去。

03.贝币的要求比较高

贝壳的形状和质量是多样的,能成为贝币的贝壳,自然不能够太随意,必须是稀有特殊的贝壳才能达到标准。

一般来说,只有表面光滑,并且在贝壳的中间有一条较为明显的缝隙,并且带有齿纹的那种才可以成为。

古人为什么要用贝壳来作为钱币(贝壳曾经是古代的货币)(5)

另外,即使是合格的贝壳,捡回来以后依旧还需要加工,需要给贝壳打孔加工成“朋”才能作为货币使用。

总结

以上内容就是古代的人为什么不去大量捡贝壳,好让自己暴富的主要原因了。

说到底,也就是付出的时间与收获不成正比,让一个普通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捡稀有的贝壳,之后还得自己加工,加工完成也还不一定能使用出去。

这一系列原因,使得古代的人自然就不想去捡贝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