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 夕

撰稿:成宇

除夕是继小年之后春节的第二个高潮,也是春节最热闹的一天。家家户户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晚上阖家围坐守岁,长辈还要给晚辈压岁钱。这些习俗千百年来延续不衰,那我们为什么要坚守这些习俗呢?

和春节有关的三种谚语(谚语与春节民俗之六)(1)

一、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全家团圆的象征。中国人最重视年夜饭,要求家庭全体成员都参加,如果有人赶不回来,要给他留个座位,桌上要摆上碗筷和酒杯,一家人欢欢喜喜围坐一桌,品尝美味佳肴,其乐融融。

和春节有关的三种谚语(谚语与春节民俗之六)(2)

年夜饭,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年夜饭一般要做十个菜,象征十全十美。其中象征“连年有余”的鱼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还有四喜丸子、八宝饭等,几乎所有谐音为好彩头的菜肴,都可以搬上年夜饭的餐桌。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明年有好彩头;虾仁、炸鱼等煎炸食物,意为家运兴旺;韭菜谐音“久菜”,代表“年寿长久”;甜食,寓示甜甜蜜蜜。

和春节有关的三种谚语(谚语与春节民俗之六)(3)

年夜饭,是狂欢的象征。我国是农业国,人们一年辛苦劳作,而隆冬是农闲季节,为了庆祝丰收,人们尽情狂欢,年夜饭就是狂欢的最好方式之一。人们在除夕之夜,合家团圆,开怀畅饮,是对自己一年劳作的慰劳,是对一年收获的总结,是对未来的畅想。

二、素饺子守岁

除夕全家要包饺子,“饺子”谐音“交子”,与除夕一夜连双岁相契合。天津民俗“更岁饺子”要包素馅,寓意新的一年素素净净,平安吉祥。这就是著名的“天津素”。过去摆放饺子的盖帘是圆形的,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再逐层向外摆放,此为“圈福”。为讨吉利,还要“验福”,在饺子里包进一枚硬币,吃到人在新年能发财交好运。

和春节有关的三种谚语(谚语与春节民俗之六)(4)

三、守岁

守岁,天津谓之“熬夜”,俗话说:“三十晚上坐一宿。”除夕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既是人们春节狂欢的心理需求,也是文化需求。过去,在除夕,所有的房间都要点燃“岁火”,而且彻夜不熄,不仅可以驱除邪祟,还象征一年的红红火红,一家人岁火围坐,谈天说地,尽情娱乐。这是一年里最难得的狂欢时节,也是一年里最喜庆的节日,人们都希望这种喜庆无限的延续,谁还会去睡觉呢?此外,在过去,“岁火”都是明火,要保证彻夜不熄,自然要随时添灯油、换蜡烛,还要注意防火,也需要一夜不眠。

和春节有关的三种谚语(谚语与春节民俗之六)(5)

四、压岁钱

除夕交子之时,晚辈要向长辈磕头贺岁,长辈则要给晚辈压岁钱。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谐音为“压祟”,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希望晚辈可以一年平安。而孩子们喜欢压岁钱,则是因为压岁钱是可以自主支配的,可以用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正所谓“闺女要花,小子要炮”。

和春节有关的三种谚语(谚语与春节民俗之六)(6)

在天津除夕还有很多习俗。俗谚云:“闺女不避灯,娘家必受穷。”民间习俗认为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除夕,否则娘家要一年受穷。此外,出嫁的女儿还要在除夕之前给母亲买聚宝盆的头花,除夕之夜母亲要把它戴上,象征一年的富贵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