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庭院花园(知否深闺图鉴这里的)(1)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根于关心则乱同名小说改编,主要讲述了北宋时期庶出女子在深宅大院的生存之道。所以,小说又名《庶女明兰传》。

谦卑低调,是为生存;筹谋规划,是为生存;坚忍妥协,是为生存。总之,只有活下去,才有其他的各种可能。

煌煌一部著作,除盛明兰之外,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女性。这里,我们盘点一下,看看哪一款打动了你?


女人,你可以风情一点

知否庭院花园(知否深闺图鉴这里的)(2)

追剧以来,听的最多的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接下来就是"宠妾灭妻"。好像除了顾廷烨和盛明兰夫妇,其他庭院里,都是"妾"比"妻"要得宠得多,也充分体现了男权社会里"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的经典现象。就是放在《红楼梦》里,强势如凤姐,贾母也劝说道,"哪个猫儿不吃腥",足见这种情况的普世性。身为妾室,向上没有原配妻子的尊崇地位,向下没有勾栏瓦舍的搔首弄姿,想要在深宅大院里生活,多少还是需要一番筹谋的。

小娘林噙霜,无疑是一枚令人"佩服"的角色,作为小妾,能够将主君盛紘"拿捏"得恰到好处,一颦一笑之间都能够稳稳切中"紘郎"的脉搏。分明是小三搏上位,也能说出"使君有妇"之类的无奈,非但如此,还要表明自己是出于真爱、不愿离开,甚至甘当小妾也要与心爱的郎君在一起。且不论其中"真听真看真感受"的成分有多少,随意地摇曳生姿,梨花带雨,就轻而易举地撩动"洪浪",立刻抛下了所有的立场和原则,只为美人嫣然。

都说红颜是祸水,可是能让男人"烽火戏诸侯"的也就一个,能让男人"赐浴华清池"的也就一个,能让男人"冲冠为红颜"的也就一个。看起来,想要成为"祸水",也是需要些手段和本事的。偌大一个"盛宅",能让家主五迷三道的也就这么一个。

不由会让人联想到日本作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的一段话,"在这世上,小老婆的生活似乎是恨困难的。人们常说,小老婆一失宠就会被人抛弃的,而无论哪个男人,快到六十岁时都会回到正方那里去。"居于妾室的林噙霜,可能一开始也没有想过要成为盛家大娘子吧,随着"失宠"的焦虑在岁月里日渐深邃,也就不免谋算着"人不为己"的细目吧。

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用得多了,女人特有的必杀技多少会打些折扣,偶尔的"风情",也许能更好地吸引枕边人或身侧人。


女人,你可以风致一点

知否庭院花园(知否深闺图鉴这里的)(3)

有位出场不多、戏份不多的老妪,颇让人印象深刻——孔嬷嬷,她身份简单,出身宫廷,与盛家老夫人在年幼时有些交情,就由老夫人出面,请来教导府内的三位闺阁少女。

照理说,前来教导的嬷嬷,就是单一的合作关系,受请托前来,事结束离去,不需要有太多的纠葛,更不需要参与所在人家的事端。但我们这位孔嬷嬷并不是什么等闲之辈,甚至当着主君、大娘子和妾室的面,安稳如山地教育起闺阁中的女孩子。

且看她说,"都说知错了,我瞧未必!这世上之事,大都逃不过个'理'字。我这个人素来不喜欢,当面说一套,背后说一套。在你们父母面前,今儿当着几个姐儿的面,一次把话说个清楚,没得也得把话传误了。"

话音未落,让人不觉赞叹,也应得起"光明磊落"四个字了。孔嬷嬷将故意撒娇、挑起纷争的墨兰,以及口不择言、姐妹不睦的如兰。作为观众的我,看到这儿,尤其又习惯站在明兰的立场上,拍手称快,恨不得手板再多来几下。带着这份天然的正义感,待孔嬷嬷要惩罚明兰的时候,或多或少为"一碗水端平"这句话鸣不平,竟觉得有些牵强附会。尽管后来孔嬷嬷用《红楼梦》里的经典的段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来解释,仍然有连带之感。

直到受到责罚之后的明兰依偎在祖母膝下,跟祖母解释着,孔嬷嬷在手板之后,准备了消肿的冰帕子,又分析了孔嬷嬷的言行用心,才豁然开朗,不觉对这位老妪充满的敬意。

忽而想到探春针对"抄检大观园"的一番感怀,"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越是家大业大,越难兴旺发达。大多败在了自己子孙手里。看着不显山漏水的孔嬷嬷,许是在宫廷里待久的缘故,也熟悉了《资治通鉴》的道理,也听惯了王朝迭代更新的故事。

现实生活中的女人,未必像孔嬷嬷一样,处理事情老辣稳妥,持重有加,但这份"风致"何妨不可取?一位女子,嫁入夫家,好了,可受益三代;不好,有可能损毁无穷。


女人,你可以风浮一点

知否庭院花园(知否深闺图鉴这里的)(4)

论及男人,大抵每个男人都幻想着成为旧时的皇帝,坐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共享齐人之福吧。

冲突的是,世间的女子,都希望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夫君终日只与自己琴瑟和鸣,而不要心"有"旁骛、朝秦暮楚。

一个来自火星,一个来自金星,总难达成平衡。《知否》里就不同,有这样一味"非比寻常"的女子,完全站在男性立场上,主动帮夫婿纳妾,而且是一波又一波,不知道有没有哪位男性也想娶回这么一房妻子?

说的不是别人,正是盛家的四姑娘。剧中透过五姑娘,道出了"四姐姐"的"宽容"和"大度"。

"不过我们四姐姐,是天底下最贤惠的。这不,左左右右的,给四姐夫添了四五个小娘吧。"

话里话外,都透着机锋。如兰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不需要雍容大度,只愿跟着自己的秀才夫君白头偕老,大抵也不愿看到自己夫君"左左右右"地纳妾。谁有知道,玲珑剔透的墨兰,一定喜欢自己的丈夫成为众多姐妹的共享品呢?

还记得,当初墨兰为了觅得好的夫君,不惜出卖自己的名节,也要跟永昌伯爵府的公子厮混于清净之地,幻想着生米煮成熟饭就可以达成目的。日常的社交中,但凡碰到梁晗,也多秋波暗送,眉目传情,承袭了母亲林小娘的种种丰姿。无论褒贬,无论贵贱,起码聪明如墨兰,步步为营,终于夺得了永昌伯爵府大娘子的名头,也算求仁得仁了。

回归当下的生活,偶尔的放下身段,偶尔的展示风姿,偶尔的约略风浮,或许是夫妻生活的一份甜蜜催化剂。


女人,你可以风骨一点

知否庭院花园(知否深闺图鉴这里的)(5)

谈到剧中的"风"女人,也许谁都可以落下,唯独顾廷烨的乳母常嬷嬷不能绕开。不说对顾侯少年时代的照顾,也不说为顾侯独立分院的操持,还不说替顾侯失神填房的鉴婊,更不说给顾侯出征在外的维稳,就只说一说帮顾侯娘子出头,全凭一根口条就让寻衅滋事的康姨母和暗度陈仓的小秦氏哑巴吃黄连,就该为这位果敢机智的常嬷嬷拍手叫好。

很多时候,因为社会规约、男权法则,对于女性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要求,诸如"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之类,要求女性要有良好的品德、美好的言辞、姣好的仪态、顶好的手艺等,条条框框地限制,培育出的"成品"女性,除了结合"温良恭俭让",还要端庄贤淑、温婉大方,总之是去人性、成神性的"品种"。

而在常嬷嬷这里则不然,出于对明兰的保护和爱重,俨然市井小民,什么所谓的"教养"和"纲常"也都抛诸脑后,尤其的言辞切切,不免令人激愤,甚至想隔着屏幕穿透过去,跟着一起开撕。有没有可能是,常嬷嬷做了我们内心想做而不得的事?每每人前,总要佯装一副深受教化的样子,压抑的骨子里种种不满,自行消化是唯一法门。

若做类比,常嬷嬷堪比魏晋名士,风骨风流,不在话下,也有着"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超然趣味。倘若嵇阮在世,保不齐又是一番相交知己。

剧中的故事发生在北宋,从南宋以后,程朱理学的勃兴,对于女性的打压日渐深重,似乎时至今日也不见得能够完全体现"半边天"的社会价值和生活价值。也就更不消说,女性该有属于她们的"风骨"了。

知否庭院花园(知否深闺图鉴这里的)(6)


不止于风情的、风致的、风浮的、风骨的女人,还有很多的"风"女人,都在《知否》的女子图鉴里。一部剧终了,像是一盏茶饮毕,细品,还是有回甘。我们常常在自己的生活里,替换成别人故事的素材,又常常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我们生活的印记。

知否庭院花园(知否深闺图鉴这里的)(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