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过年,从腊八节开始,要一直过到正月十五,风俗多、热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味的年俗逐渐消失。徐州文史学者季朗友先生苦心搜集,写成此文。本文14000余字,看不完可以先收藏、转发。
好文章,要转给亲朋好友看。
看完在最后右下方,点个赞。
腊八乱市 赶年集
年集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期之一,并且持续时间也长,从腊月初八至年垂(除夕),共22天时间。
腊八,是过年的一个界线。民间有俗语,“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过了腊八也就进入了过年的日子。
“腊八乱市”是古老的过年风俗。把东西放到“三道街”上,也没有人管问了。“三道街”:旧时市场物品交易,总的分为三个区域,各自摆摊、互不窜行。
腊八乱市意思是:卖年货的人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摆摊设点,平时街头巷尾不卖东西的地方,也可出摊了,合规合矩、礼顺成章。
一九四九以前,丰县每日在四关外轮流成集,到腊八,四关不再轮集,每天都是集日。目的方便人们赶年集,欢欢喜喜迎新年。
旧时冬天大多数人无事可做事,人们相邀到集市上,买不买东西,也要感受过年的气氛,把赶年集作为一种游乐享受。
赶不完的集、忙不完的年
临近过年前的几天里,人们见面好问:“年操办得怎样了?”回答最多的一句话,“到那天就齐了”。这一问一答,突出了人们对过年的重视。只要新年不到,总是买不完的东西、忙不完的年。
从腊月二十五至除夕,这是年集最热闹的日子。本地“鸡腿葱”、山东滕县“黄姜”、小磨“五香粉”都是热销货。
过年有四种人最忙,生意人是其一,长途贩运的人最辛苦。
丰县是滕县黄姜的主销地之一,那时都是用独轮洪车运输。运姜有技巧,大长条筐内,要放八层桑棉纸,据说放七层有可能路上受冻,筐上面再搭上棉被。因而黄姜在丰县巿场价格略高也不奇怪了。
柘沟的陶罐、临沂的黑碗也是用洪车推来的。打水罐子、过年的黑碗都是热销货,特别是卖五香粉的。
五香粉丰县人称大料面,过年每家必备,蒸菜馍、水饺馅都要用。卖五香粉不光吆喝,而且会唱多首歌谣,别看他们做的小买卖,可他们最江湖,深知路行门道,唱的歌谣最吸引人:
一进摊前笑哈哈,
坐下韩信问萧何。
苏秦巧舌来讲话,
徐良万语是白说。
不是此摊不赊帐,
只因赊帐太啰嗦。
欠帐如同三结义,
要帐如同聘诸葛。
……
摊位前围满人,有听的、有买的,生意做得红火。
集上要饭的
三教九流人士聚会在年集上,乞丐们讨要是个好机会,特别是平时吝啬的人,也要掏一两个钱打发他们。快过年了,大家图个素静,不想招惹麻烦。
开刀子的乞丐,可以说是无赖,不给就装着要割自己的头皮。
卖姜人最怕他们,马上给打发他们;卖罐盆不怕他们,可给他们理论几句:你真割破头皮,我用盆接。
买对联
冬日集市是灰色的,年画把街道点缀得鲜艳起来。灶君像、门神、财神、玉皇大帝像等年画,五颜六色引人入目,铺在街面上用秫秸压着防止风吹。
这一张张民俗味很浓的年画,除本县印刷的年画外,更多来源于河南的朱仙镇、山东的维坊。
买炮仗
西关大街老衙门东是卖鞭炮的市场,这里是年集最热闹的地方。
卖鞭炮的人为了吸引顾客,站在装鞭炮的木箱上,用竹杆挑着鞭炮放,这边烟雾未尽,那边劈里啪啦又响起。
满地纸片随风飘动,人声鼎沸,鞭炮齐鸣夹杂响亮的叫卖声:“山东嘉祥的鞭炮来啦,听听响不响。”这边不甘示弱:“丰县东郭楼的大雷子,东郭楼的……”
除夕是最后半个年集了,即使年货办齐的人家,也要挎着篮子、箢子到集市上看看有无自己漏买的东西,买年画、请束香、换碗筷。
俗话说“年集灭 末会”,这时的东西卖的最便宜,小商贩的吆喝声音也最高,此刻最热闹的地方要数鞭炮市啦。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有句话是“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各行各业的人员年前再忙,也得抽时间剃头、洗澡。实在忙不完的人,也要在除夕这天剃头洗澡,因此剃头、洗澡的人除夕最多,人们都要干干净净过大年。
推年磨
最先忙年的要数磨房了,进入腊月磨房就紧张。那时人穷,一个庄上也没有几盘石磨,家庭主妇得把过年的粮食准备好,要提前几天问磨主,某日得闲?能轮到自己推磨。大家一一排队,有的等上十多天是常事。
那时石磨推面十分慢,有的用人力推或借牲口拉磨。过年人们要推几种面粉:发馍、饺子小麦面粉,黄团子小米、稷子面粉,丸子绿豆杂粮面粉。也称推年磨。
过年家庭主妇是最忙的人之一,过年推磨最辛苦。在1960年代初期,丰县还流行石磨推面粉,后来有了电动钢磨。
磨坊是一道风景,各种各样的口袋装满粮食,从磨坊门口排队一个依一个,排个二十米是常事,推一套磨用大半天的时间是常事。因而,天不明磨坊不开门,就有人等着排队了。
套楼大王屯的袁贵全先生讲,1967年过革命化春节,生产队干活不休息。年越来越近了,粮食弄干净装进口袋多天了,白天没有时间推,晩上等石磨到深夜也轮不上。
听说丰县城南三官庙村有电钢磨。那时钢磨刚开始兴起,很多地方也没有。他和邻居商量借平车到三官庙推年磨,由于没有时钟,他们黑夜走到三官庙磨坊,惊醒磨坊人,一问来推面粉。
推磨人不忍他们黑夜寒冷中等待,起床给他们打面。来回几十里路,他们回到家了,天还没明。
和年面
有了充足的面粉,农妇们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蒸年馍最忌讳面不发。那时没有发酵粉,用得是面头,人们俗称引酵。
蒸年馍的好坏关键是发酵。第一歩是起引酵,如果自己的引酵干了,要提前发酵,用温水加上少量面粉拌引酵头发酵稀面,这样做更有把握把馍蒸好。
引酵发好后,一看面团有大小不等的面泡,就要和面了。
用梁寨烧制的大号黄面盆,把发酵稀面倒进大盆里,加温水搅拌,不能用开水,否则会把发酵烫死,那样馍就不发了。搅拌均匀加入面粉才算正式的和年面。
把面和到熟绵软、可塑手,干干净净一块的大面,静静卧在盆里,上面盖上小棉被,等待发酵。如果天气冷,难发酵,要把面盆放到锅里加水,把水烧热助温发酵。烧热即可,不可高温,盖上锅等待发酵。
等待一个时辰,用手一扒面丝丝窝窝,就可正式做年馍了。
蒸年馍
蒸年馍最怕邻居串门,如果人家蒸着年馍,你走进去,会引起家庭主妇不高兴。她们嘴上不说,脸上可以看出不高兴。当然,忙不过来请人帮忙不算。
蒸年馍更忌讳小孩子乱说。那时的人们迷信:相信如果得罪了仙家,会把自己家的馍弄走。
黄团子是用红芋、红枣、红小豆做馅,1950年代以前是小米面包皮。如果有条件加入稷子面,那可是上等团子,越放越甜,不易长醭。
后来,丰县地区不种小米了,玉米大量种植,黄团子成玉米面的专利了。
接着蒸菜馍。菜馍主要三干苋菜泡软,用菜刀剁碎,拌粉丝加五香粉做馅,用小麦粉包皮。
最后是蒸发馍,发馍也称白面馍。要做五个大发馍,准备大年三十放到堂屋桌上敬神。
年馍是过年必备的食品之一,过得再穷的人家,也要想法蒸上两锅年馍。
1980年以前,人们注重蒸年馍,过了腊月二十就开始蒸年镆了,那时农村很少有蒸笼,用的是一种名叫“锅各拉”的两棋麦杆笼。
一家有“锅各拉”,各家排着队的借。蒸年馍也有次序,先蒸黄团子,接着菜馍,最后是发馍。
过年蒸“枣山”的人家少,只有富家和做生意有钱的人才蒸“枣山”。
把枣精选用温水洗泡备用,小麦粉和面发酵擀成厚约1公分、直径约25—40公分的圆面饼。
面饼外圈相隔一公分插入面内一客红枣,第二层再用一个圆面饼,直径小于第一层枣内,接着在面饼上排枣。
这样依次上叠,最后饼上只能点一个红枣。放到锅里蒸,外面全是枣,成一个分层的锥形,红白相嵌、非常美观。
1990年以后,蒸年馍时间推后了,数量也少了。2000年以后人们不在重视蒸年馍,直接到馍店买一点发馍就可以了。现今只有很少的人家还在蒸年馍,那花样繁多的年馍,只有在记忆中了。
全家人为蒸年馍忙一天,出锅放到柴箔上晾透,收到篰篮里、砂缸里。家中到处都放着年馍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
过油
蒸过年馍,接着炸丸子,炸丸子也称过油。
丰沛县人过年油炸食品较多,有素丸子、肉丸子、焦叶、藕夹、干魚、鲜鱼、土豆片等等。这些也成了孩子们的零食。
送花
农历腊月二十开始,逄双也是送花的日子。所谓送花,是指出嫁头三年的闺女,娘家要买过年的东西到女婿家。这一古老的风俗至今还在延续着,只是所买的东西有所变化。
送花所备礼品,有着风规俗成:
红花两朵,绿叶黄须、彩腊纸扎成;
鞭炮两盘,俗称“大雷子”,单丢双捻炸开、细纸加花;
柿饼四至六斤,意思是事事如意;
圆枣四至六斤,是一种多核的小黑山枣,意思是多子多子;
糖盘四块;糕点六至八斤(可选蜜三刀、炒糖、开酥、蜂糕);
礼肉十至二十斤不等。
礼物用箢子盛着,箢底要放钱,是为女儿备的,过年女儿要给婆家小辈压岁钱。还要给女儿家的奶奶、婶子、大娘带上几斤糕点。
买的礼品多,要跟一个小男孩,名义上是背箢子,其实婆家要给小男孩开赏钱。
婆家要备丰盛酒席招待,带来礼品还要回礼。如果见样四斤,一样回二斤,六斤也是回二斤;如果是见样八斤,要回对半。
祭灶的时间不是腊月二十三
一入腊月就有年味了,开始有人上门派送灶王爷像,价格不贵,一角钱张。不能说买,只能说请。祭灶,丰沛县说是“送老灶爷爷上天”。
笔者从一九八三年就喜欢搜集丰县民俗,后来发现丰沛县人祭灶与全国其他的地方时间上不同。可是丰沛县目前的一些志书或者关于过年的文章,说腊月二十三祭灶,可以说这是不准确的。
他们根本没有到民间调查,只是附会了一种流行的说法。这不符合丰沛县的实际民俗。
全国祭灶时间基本上是官三民四:官家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民人腊月二十四。二十三是小年,打扫卫生祭灶君。
丰沛县祭灶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五晚上。由家庭主妇把一个小桌搬到灶台处灶君像前,摆上糖瓜等供品,烧香磕头并嘴里祷告:“老灶爷爷您是一家之主,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小孩子不懂事抛米洒面,您多多原谅”
然后把灶君像从墙上揭下来,留住上面的黄历头,把灶君像烧掉。解放后演变为插一柱香磕头祷告,没有了供桌与供品。
笔者一直不明白丰县为什么是正月十五祭灶,引起对这件事的调查兴趣,以县城为中心,东、西、南、北四乡求证祭灶时间,他们的回答是正月十五,这与我三十年前的调查一致。
丰沛县在正月十五祭灶,目前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如果再追问这些老年人,他们会说一辈辈传下来的。正月十五祭灶的起源有可能更早远。
熟知丰沛县的民俗人士可能知道,正月十五祭灶又和丰县流行的民俗相背。过去两个人在外边见面,好说一句这样的话“你出来啦,谁在家看家?”“老灶爷爷看家”。
旧时灶君是上帝派到家中的一位神,长年驻在家中,对家中发生的好事、坏事了如指掌,到过年时,灶君把家中一年发生所有情况向玉皇大帝汇报,如这家过的不好,请神灵暗中帮助等等。因此丰县产生一句歇后语:老灶爷上天一一有啥说啥。
丰县为什么是正月十五祭灶?目前没有人能说清道明。笔者根据丰县的民俗总结认为,正月十五祭灶是不正确的。
因为从年除夕傍晚贴上灶君,到正月十五就半月时间就把灶君送走了,这几乎一年的时间不在家,又何谈是一家之主?又怎能知道你家中这一年的情况?怎能保佑你的家庭平安?
正月十五祭灶,至今仍在丰沛县流行。为什么在正月十五祭灶,笔者认为(只是个人观点)这与神灵下界回宫有关。
民间认为年除夕众神下界与民同乐、正月十五回宫。正月十五祭灶是一种讹误,混淆了与众神一起回宫的日子,时间久了衍变成民俗。
灶君爷是谁?
灶王爷有张灶君和李灶君之分,丰县地区敬张灶君,张灶君有两个灶奶奶。
相传张灶君是位富家公子,先妻郭氏女被他休了,又娶李海棠好吃懒做、坐吃山空。后来要饭来到前妻门上,羞愧难当,钻到灶堂里烧死,被玉皇大帝封为灶君。
贴灶君在除夕傍晚,由家庭主妇操办,烧香磕头。
贴灶君像有着讲究,贴在锅台前脸靠墙处,要注意一点,不能让灶王爷看到锅里。大多数的家庭斜贴灶君像,嘴里念着“老灶爷爷歪歪倒,打的粮食吃不了”。
传说灶王爷是一家之主,家中的大小事,过年时汇报玉皇大帝,春节家家户户吃得好,怕灶王爷看到认为老百姓过得好,得不到神灵在生活上的佑护。
贴门对子
丰县人过年贴对联,一般在除夕中饭前。旧时贫穷欠账的人家,实在还不起账,就提前贴几天。民间有个规矩:为了让欠账人过安生年,贴上对联就不兴年前上门要账了,过了正月十五以后,方能上门讨账。
贴对联俗称贴“对子纸”。门上贴斗方,门框贴竖条对子,上方贴横批。贴斗方的地方称门心,也贴木版年画门神:秦琼、敬徳。
1980年代,年集上还能见到几种木版年画,后来只有木刻灶君像了。近几年,灶君像也成了印刷品,真正的木刻版年画在集市上见不到了。
贴对联有着讲究。
院子里树上贴“满院春光”;
大门外贴“出门见喜”;
粮囤上“五谷丰登”;
牛槽上“槽头兴旺”;
猪羊圈上“六畜兴旺”;
杆称上“买卖公平”;
木匠锯上“开锯大吉”;
洪车上贴“一日行千里,两手把千斤”;
织布机上贴“上下龙张口,左右凤点头”;
磨坊贴“乾坤有力资旋转,牛马无知悯苦辛”。
贴“春”、“福”字也是一个主项,可以说见物就贴,如墻上、水缸、风箱、柜上、桌椅等等。
有人去世的家庭,前三年不能贴红纸对联,要选用紫色、篮色、黄色三种颜色的纸张来书写对联。1980年代以后,变为有人去世的家庭三年不贴对联。
1967—1969年是文革最狂热的时候,为了贯彻毛泽东思想、彻底学习毛主席语录,丰县农户黑色的木门上,由上级统一安排漆成红门心、门框,由书法高手用黄油漆写上毛主席诗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及经典语录。
快过新年了,人们看到门上半新不旧油漆对联,不知如何对应,更不敢覆盖领袖的对联,过年只好不贴对联。也是一件奇闻。
填仓饺子
除夕中午饭,按丰县民俗吃肉馅饺子,意思肉山酒海一整年。饺子下锅时要放鞭炮,盛碗时先盛给神灵,接着依次按辈份及年龄的大小盛碗。
这顿饭大人小孩必须吃饱,吃的越多越好,寓意明年一年自己能吃饱饭、不会挨饿。名曰“填仓饺子”。填仓的意思是向仓中倒粮食,仓满囤溢是人们向往的生活。
除夕中午吃填仓饺子,是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那时人们一天吃两顿饭,穷人家晚上喝不起守岁酒,填仓饺子这顿饭,寄托了人们对明年吃饱饭的渇望。
《丰县文史资料》第二辑,丰县民间节日习俗一文:“除夕这天中午,我县习俗全家团聚一起进餐,甜甜美美吃饺子,俗称甜汤饺子”。作者强调是荤馅水饺,怎么是甜汤饺子呢?甜汤饺子实际是“填仓饺子”之误。
“填仓”与“甜汤”发音相似,应是没有调查清楚,根据发音,联想是甜汤饺子。
叠糖盘、炒花生
叠糖盘、炒花生都是在除夕下午进行,这也是过年最忙的一个下午。
糖盘是麦芽加小米熬制而成。叠糖盘是技术活,会叠的香酥可口。先在锅里炒面粉,接着化糖盘,上面粉擀糖皮,趁热叠切。
丰县有句俗语“大年五更叠糖盘,叠不叠啦!”意思是忙得不知咋好。
接着是炒花生.把沙土在锅里烧开,下花生翻炒,要掌握好火候,花生才能炒好。
水满缸、扫庭院
把叠糖盘、炒花生这两样活干好,接着把水缸的水打满。春节后三天不打水,叫井王爷休息。扫庭院也是除夕下午必干的一件事,干干净净过大年。
放拦门棍
除夕傍晚,家庭主妇首先想到大门外要放拦门棍,放拦门棍的起源不可考,至今仍在丰县农村流行。
拦门棍是农家平时所用的木棒,直径10公分,长度要超过大门的宽度,桑木棒不能用。放拦门棍的意思是:防止家中的财产向外流。拦门棍放三天,初四早上收起。
守岁
除夕晚上,守岁风俗流传较久,在物资匮乏年代,守岁的人较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守法。
在没有电视的年代,孩子们跑出去相约赛鞭炮,看谁的鞭炮放得响,玩游戏深夜不归。全家人围在一起喝辞岁酒,围在一起聊天至四更后。村上几个要好的人,聚在一起喝酒至深夜。
压岁
发压岁钱,丰县人发音“代岁钱”。
吃过年夜饭后,父母发给小孩子压岁钱,入睡时也要把钱放到身边,其意辟邪镇恶、保佑平安;还有一层意思:将来有钱、前程富贵。
也有第二天早上,给爷爷奶奶拜年磕头,老人们发压岁钱。较小的幼儿,不会磕头,爷爷奶奶也会赏压岁钱。
敬神、敬祖宗
丰县是张道陵的故乡,民众笃信道教,敬神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认为除夕晚上众神下界,到民间过年。所敬神灵,道教的居多。
堂屋八仙桌上要摆放供果,那时没有水果、普通的家庭买不起干果,一些人家则把油炸酥菜出锅的第一碗留下来敬神。
共五样酥菜放在碗中,上面放上波菜叶。特蒸五个大发馍,放在桌上三个摆成三角形,上面再对放两个。
开始烧香磕头、嘴里祷告,先磕老天爷爷(玉皇大帝)、接着是观音老母(观音)、关老爷(关公)、泰山奶奶(碧霞元君)、老灶爷爷(灶君)、华祖老爷(华佗)。
磕完众神灵,接着叩拜列祖列宗。
烧香有着讲究:有人烧一柱香;特别笃信的信士,一夜要烧三次,第一次焚三柱香、第二次五柱香、第三次十柱香,名曰“十团圆”。
踩岁
正月初一早上踩岁,在丰县的起源不可考,把芝麻秸铺在院子里,人走在上面把它踩碎,谐音踩岁。
一九四九年前,斗虎营村西头的李老汉每年都精心管理一片芝麻,把高杆、壳多的芝麻秸挑选留起来。待除夕年夜饭后,把芝麻秸铺在进大门的院子里,以便供家人及初一拜年的人踩。
踩岁(碎)的意义是顺利跨进一年,“芝麻开花节节高”,借其意日子步步高升。还有是岁岁平安,讨口彩、图吉利。
一九四九年建国后,就慢慢消失。
初一饺子
年初一的饺子一定是素馅,意思是素素静静一整年。
旧时物产没有现在丰富,素馅的配料:把豆饼切成片,用水泡散挤出水,放到油锅里翻炒,再配上粉条,泡湿的干笕菜加五香粉、葱、姜和盐,这就是素馅饺子料。
只有极少数的富裕人家,才用韭黄、鸡蛋、豆腐皮做素馅饺子。
除夕晚上,把包好的饺子一个个很整齐的放到簸箕里,上面盖一大张纸(市场专门有卖)。纸上面压上制钱或硬币,防止饺子被仙家弄走。
封刀、封擀面轴子
包好饺子,要封刀、封擀面轴子。用一个饺子面皮包住菜刀刃、一个饺子皮围住擀面轴。民俗认为它们干一年活了,过年也该让它们歇歇啦。
还有的用饺子皮封剪刀。
还要在锅里放上箅子,箅子中间放一个大发馍、盖上锅拍,把刷洗干净的饭碗倒砍在锅拍上,意思是明年兴旺发达。
年初一这顿早饭,最注重一个“早”字。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那几年,有不少人家在夜里两三点钟就开始吃早饭了。意思是“吃的早,过得好”。
下饺子、盛饺子
饺子下锅时,先放一盘长长的鞭炮,年初一这盘炮仗,一家比一家长、一家比一家响。
饺子开锅时,家庭主妇用勺子舀开锅的饺子汤浇在堂屋门旁,锅屋门前浇一长溜,嘴里说着:“老的少的,圆意不到的,开锅您先吃,都来过年。”这是表示对逝去先人及神灵一种虔诚的尊敬,也希望他们保佑家人平安。
盛碗先给神仙盛。老天爷的饺子放到堂屋桌上正中间,灶王爷的碗放到锅台右角上。接着按辈份、年龄大小,一家人依次端碗。
有的人家饺子包一枚硬币,如果被谁吃到,认为此人有福。
磕头、团拜、和睦年
拜年趁早,起晚的人不吃早饭也要先拜年。这一天衣着要整洁,有钱的人做件长袍围着白毛巾,钱少的人家做件短袍,没有钱的家庭也要围一条白毛巾,站在人群中觉得体面。
拜年是一项重要活动,有家祠的先拜家祠,再回家给自己的父母磕头,然后是本门近支。
再把本族男丁招集起来,少的几人、多的几十人,到村上有老年人的家庭磕头。浩浩荡荡、热热闹闹的在院子里跪下磕头。老年人要把花生、糖块、瓜子、香烟放到桌上,招呼拜年人享用。
老年人喜欢䞍头,嘴里还说着上辈老年人传下的客气话:“别磕了,来到就算,年跑远了,一年一个老俗礼。”
磕过头的人首先问:“您老人家今年吃几碗扁食?”有的还在院子里铺上芦席,拜年的人在芦席上磕头,防止弄脏衣服。
好要礼节的老人,专门安排自己的晚辈站在堂屋门前陪拜,向来拜年的人作揖回礼。
平时不和睦的人家,趁春节相互拜年、尽释前嫌。欢笑送走往日的矛盾,合好如初。
人们见面抱拳常说“过年好”、“见面发财”、“恭喜发财”等吉祥语。
村与村之间也组织相互拜年,由村上有名望的人领着十多人,分几班人马,到邻近村上去拜年。
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要进门看看,有老年人就磕头。老年笑着问是哪个庄的,其目的三告诉自己的晚辈:“某庄上的人来了,别忘了到人家庄上去。”
这种村村相互拜年活动,一直到年初二才结束。
一九五八年,丰县改革过年风俗,要求把拜年的跪拜礼改为问候礼,由村干部传达过年不准磕头。
过年啦,季合园村某地主家属虽然知道不准磕头的通知,心想自己成份不好,她不敢得罪村上的老年人,还是偷偷地给长辈们去磕头。
结果被村干部逮个正着,村干部罚她在村中心路上长跪不起,并要放石头压腿。在村民的劝说下,才没有给她压石头。
今天写出来,作一个曾经的历史,解放后曾几次提倡过革命化春节,但古老的过年风俗依然流行。
拜宗谱
一个家族中最注重家谱的传承,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制,往往一个村上只保存一部家谱,老家谱更是稀见。家谱都是在长门长子家中保存,这些人家大都是辈份较免。
年初一早上把家谱捧出来,放到堂屋八仙桌上摆好,桌前铺上芦席,把大门及堂屋门早早打开,供村里的族人拜谱。
不管族人的辈份再长、年龄再大,只要身体允许能走得动,也要到免辈家里去拜谱。对着家谱磕过头,并说“各位列祖列宗,我给您拜年了”。
如果拜谱人辈份低于保存家谱的人,先给家谱磕头,再给族人磕头。一九五六年以前,拜谱风俗较为普遍。
祭厕神
民间传说紫姑其为厕神,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
紫姑,相传为唐代人,姓何名媚,山东人氏,被杀害于厕中。另说紫姑就是戚夫人,即刘邦的妃子,被吕后砍去双手、双脚、削光头发、挖掉双眼、薰聋耳朵、口灌哑药之后,扔到厕所里供大臣们当作“人彘”参观。人们甚是同情,作神纪念。
年初一早上五更时分,家庭主妇把香点着,厕所门两旁各插一柱香,烧一串元宝,表示对厕神的祭敬。
据宋楼镇杨楼村王金风先生回忆,在一九五二年春节,还有祭厕神的风俗,其祖母还在厕所门旁插香祭拜紫姑。
拜柜台
民国二十年代,丰县城里商铺一些伙计,年初一早饭后还有拜柜台的风俗。以前商铺伙计,俗称站柜台。
商铺老板对伙计有着严格的规定,平时有客要笑脸相迎,无客也不能坐着,要站在柜台里面,无事用手拨动算盘,叫门外的过客看到店里繁忙。还有一是练习算盘,二是打发无聊时间。
一年365天,商铺只有年初一、初二不开门。旧时人们认为万物都有灵性,伙计们年初一吃过早饭,对着柜台磕一个头,表示对柜台的拜谢。
丰县地处四省前沿,县城店铺多、生意旺,交易辐射达几十个县。仅乾隆四十六年“重修三大士庙捐资碑”记,就有四十八家著名店铺。
这些百年老店,做到了“买卖公平,童叟无欺”,靠的是信义。在信义的基础上,与笃信商铺神灵有关。
扔煳团子
年初一早上,在锅底烧一黄团子,把它烤黑烧煳。由中年男人站在堂屋前,用劲把煳团子扔到屋后。据说这样做,小孩子一年不生疮。
旧时黄团子蒸的多,有时吃到二月份,时间久,团子长醭。开始是个小霉点,后来慢慢变大,其过程如生疮相似。
烧过团子扔到家后,寓意家中无人在生疮。烧糊是不复发的意思,被狗吃了更好。也有不迷信的人拾走喂狗喂猪。
套楼王屯的袁贵全讲,他在1960年代拾粪,每次春节过后,一次都能拾十多个糊团子。这是一种寄托免疫的习俗。
至今丰县乡下,还有扔煳团子的习俗。
求子
年初一求子,解放前在丰农村偶尔出现。
久婚不育的夫妻,在大年初一四更天后,不孕女人身上不能穿一件衣服,光着身子跑到大门外、空地或树林里。
此刻还看不清地上的东西,女人蹲在地上摸,大多是砖头、瓦块等,不论摸到什么物什就抱回家中。早上盛饺子时多盛一碗,把摸来的砖头、瓦块用布包着放到案板上,给未来的孩子起个名,并叫他们的名子同家人一起吃饭。
丰县城西王沟镇一带,有搂小孩的风俗。
年初一到十字路口,把竹耙子放到地上,拉着耙子向家走,嘴里唱着“黑毛妮,黄毛小......”旧时医学不发达,也是一些不孕家庭的无奈之举。虽然有迷信色彩,今作为一种风俗记录下来。
撑灶奶奶
备高梁棵秸一棵,十二节长,年初一早上用饺子汤浇秫秸,表示沾灵气。
初三中午,把饺子汤浇过的秫秸用镰刀从中间破两片。用筷子放到两片秫秸的顶端,用手把持着,秫秸中间吊着用秫秸插扎的小人,也就是灶奶奶。
给她穿上剪好的衣服,然后开始问卜。“灶奶奶,今年收成怎样?如果好收成,您就撑开。”
由于两人手持秫秸的两端,右手通过筷子顶住左边的秸,无形中用点手劲秫秸开始向外撑,人也不由自主的跟着秫秸向里兜,慢慢秫秸成圆形,表示回答。
撑灶奶奶是一种问卜游戏,可以问卜自己不明的事情,旧时人们闲着无事,热衷这种游戏问卜。
禁忌
过年规矩多,也较为繁琐。禁忌就是其中的一项,特别是解放前人们不敢越雷池,很郑重的遵守。
蒸年馍炸丸子时忌串门,更禁忌小孩乱说。不能说:“馍蒸完了吗?”、“炸了多少丸子?”、“还没有完?”、“蒸完了”、“快做好了”等等言语。
年初一早上洗脸水不能往外倒,存放在盆中。尿罐也不能倒,中饭后方能倒掉。意思过了中午,年跑远了。
早上吃过饭,不能刷碗,要把碗倒扣在锅拍上,中午吃饭继续用。
从年初一开始到初三不能扫院子,更不向外倒扔一切垃圾。
这些禁忌在丰沛县城乡广为流传,禁忌的意思防止家中的财源向外流出。
过年食俗
春节的中午饭较为统一。早上剩下的饺子(一定是剩下的饺子,表示富足)用锅里的饺子汤,再放上油炸丸子、菠菜,混在一起吃。
年初二的中午饭是炒猪肉、馏发馍。
初二开始走亲戚,一般是至亲,猪肉是大肉,当时被认为最好的肉,用猪肉招待,表示对来客的尊重。
新客拜年多是在初二这天,新客指第一年结婚的女婿。丈母娘家要备丰盛的酒席,最后一道菜是猪肉,不能少。
年初三早上,要吃水饺加钱串子、钱口袋。
所谓钱串子是面条,旧时用线穿制钱,面条以示穿钱成串;钱口袋是面叶,状似口袋,表示装粮食多。
开市
旧时丰县各行业初三开市,一些商店及做生意的店铺开门营业。这些商家早早起来,放鞭炮开门迎客。
商店的第一个顾客如果是个小男孩,店主就十分高兴,买东西不要钱或少要钱,再送两块糖。认为吉利,这一年生意顺利能发财。如是小女孩,店主不高兴、认为霉气,生意不好做。
一些走街窜巷的手艺人,初三他们不上街溜乡,早上也会在自己院中放盘鞭炮表示开业。以前只有生意人、手艺人初三放鞭炮,现在发展的家家户户早上放鞭炮。
敬井神
丰县人过日子,每家都有水缸,平时吃水用水都是从水缸里舀。过年时用水量更大,除夕下午要把水缸打满,以备年后用水。
初三以前不动井,井王爷也要过年,不能惊动他老人家。
年后打笫一桶水的人,手里拿一根香点着插在井台傍,表示敬井王爷。然后下桶提水,水上来向井里倒一点水,回敬井神的恩惠,然后再把水挑走。
年初三是敬井神的日子。村上的老妇人自愿组织起来,拿着香箔及一串串纸叠元宝,来到井沿前,焚香烧箔,乞求井水旺、井水清、井水甜。
打水涮水筲是个技术活,不会涮筲的人打水,水筲在水面上漂着,就是涮不进水。因而一些妇女,常把水筲掉在井里。
初三敬井神,也请井王爷保佑,别把水桶掉在井里。
送瘟神
正月初五送瘟神,瘟神旧时被人们奉为掌管瘟疫之神。在医学条件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得了疾病或社会上流行传染病,认为是神鬼作怪,乞求瘟神老爷保佑。
有瘟神庙的地方,要到庙里去送香磕头。没有瘟神庙的村庄,一些老太太来到十字路口磕头送香,乞求瘟神远离村庄,一年村子不发生瘟疫。
丰县城有无瘟神庙,没有打听到,根据民间传说,我认为丰县城应有瘟神庙。
有个故事说某人贩杏,一连两天都没有卖出一两杏,很是发愁。听说有人算卦很灵,他就前往问卜。卦师告诉卖杏人,见到红脸人就打他两巴掌。
卖杏人走了好远,也没见到红脸。来到瘟神庙前,看到瘟神老爷脸红,原来红脸人在这里。就上前打了两个耳光。瘟神大怒,罚这个地方人得寒病,结果人都不想吃饭、光想吃酸。不久,他的一车酸杏卖完了。
瘟神长的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从这则小故事可以看出,丰县地区的瘟神应该是红脸的。
送火神
在丰县过年敬神、送神的民俗活动中,只有正月初七送火神,现在还在农村流行。送火神需点燃“火神把子”。
“火神把子”主用高梁秸绑成,高1.5—2米,内加谷秸、芝麻秸、棉柴,易着、耐燃,里面加入一个个单个鞭炮。
傍晚时分在村中心点一堆篝火,敲锣打鼓欢送火神。孩子们手拿“火神把子”在篝火旁引燃后向村外西南方向送,舞动把子,火苗随风更旺。
送火神也是孩子们的快乐节日,大孩奔跑,小孩走动,火光映红乡间的小路,远远望去如游动的火龙。传说送火神可保全家一年不发生火灾。
旧时乡村农民都是草屋,草屋最怕有火灾,对于送火神家家户户都很虔诚,午饭后就开始绑火神把子啦,家中能拿动的男孩子每人一枝。孩子们盼着黑天的到来。
解放后,送火神改成在自己家门前点燃,向村西南方送,现在送火神虽然还延续着,绑火神把子只有一种玉米秸了。近两年随着秸杆还田推广,玉米秸也少了,送火神已无作物秸杆可绑,用不几年也就消失了。
还有一种老妇人送火神的风俗,在家点燃几根香,走出家门,嘴里念着“火神老爷,您上火焰山,远离俺的家门。”把香送村外十字路口。
躲七
躲七是结婚头三年的媳妇,在年初六下午就要回到娘家。有俗语“初七不摸锅,摸锅死一窝”。
这句话的意思:结婚前三年的媳妇,在婆家初七这天不能摸锅做饭,摸锅全家人都得死完。
这是非常恐怖的,谁家的媳妇也不敢破这个大忌。即使娘家没人的媳妇,不能回到娘家,在家一天也不敢动锅灶,由丈夫端吃送喝。
初七还有晚上不点灯之说:传说初七这天晚上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不点灯让它们看不见,就娶不成了。
这天包饺子,称捏老鼠嘴,捏住老鼠嘴,防止老鼠咬家中的东西。
架七姑娘
丰县人把架七姑娘,发音成“七孔酿”。旧时架七姑娘,在末出嫁的女孩子中较为流行。是一种祈祷七仙姑保佑、问卜前程的风俗。
大年初一,用饺子汤浇高梁秸备用。
到初三早饭后,就用浇过的高梁秸做骨,谷秸扎成人形,向左右伸出两只胳膊,头部用半瓣长葫芦做脸形,贴上彩纸描出五官,画上刘海,再给扎好的草人,穿上用布料做的衣服、鞋子绣花的三寸金莲,市场上专门有卖七姑娘专用插花鞋。
把扎好的七姑娘,七个小女孩抬到村外十字路囗,跪下请七姑娘的神气,附到扎好的七姑娘身上。并唱:“门前有棵槐,七姑娘上家来,门前有棵柳,七姑娘上家走。”
接请走在路上唱着:“七姑、七姑快点来,别在路上打崴崴,山又高、路不平,咯你的金莲痛”。
把七姑娘请到家中,安放在屋里。毎天晩上都要给七姑娘烧香,七个女孩一夜轮流看香,香焚一夜不停,直到正月初七开始问卜。
问卜仪式,需要两个老妇人帮助完成。两个老妇人双手架着七姑娘胳膊,站在堂屋门里,七姑娘前面横起一个大簸篮,堂屋门外跪着七个没有出嫁的小姑娘。
两个老妇女开始问卜:七姑娘,某某妮将来是否能找一个好婆家?对象是个好后生吗?
如果是好前程,七姑娘一直点头、磕碰簸篮底嘭嘭发响,如果没有好前程,七姑娘不点头或少点头。
七个女孩一一问卜,要用好长时间,两个老妇人架着七姑娘累得汗流浃背,这一切开始,应是两个老妇人操纵的。人们认为七姑娘点头是仙姑指点,与老妇人无关。
草人重,时间长老妇人年龄大,无力气。都能不由自主手滑,造成草人自动点头。当她们发现手滑马上提起,由于力气小又脱手,这样自然造成七姑娘点头的现象。
待一切结束后,傍晚时分把七姑娘架到十字路囗烧掉。
一九五O年代,架七姑娘这一风俗彻底消失。直到现在看到某个女人无用,老人们还说,“给扎的七姑娘样”。
请孙猴子
农历正月初七,丰县流行女孩请七姑娘、男孩请猴孙子。请孙猴子就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早饭后村上儿童相邀,到野外坟场传说最“紧”的地方(“紧”,丰县方言“凶”),儿童们跪在地上,闭上眼睛,中间不能睁眼,默默静跪着,请孙猴的神灵附在身上。
谁的心最虔诚,有可能孙猴灵气就降落到谁的身上。如果孙猴真的附身了,现场就开始活跃起来。
一九五六年正月初七,季合园村的儿童相邀到“阴家林”(今丰县进修学校南四百米处)请孙猴。结果孙猴被季敬银请到,不知他那里来的邪劲,蹦蹦跳跳、挤眉弄眼,身架十分象猴。
柴草垛一越而过,跟头连连翻滚。平时他不可能跃到屋上,在一家草屋上来回翻身,活似一只调皮的顽猴。屋主季XX看到屋草都被他蹬下来了,乞求下来,敬银就是不愿下来。
最后屋主把他母亲喊来,几名老妇人烧香祷告,敬银才正常过来。问他发生的事他也不知所然,如梦初醒。
请孙猴不是每次都能求来,请的目的是:男孩子将来神通广大、机灵聪慧,身体捷健。也是一种儿童游戏,旧时儿童无事可做,通过请孙猴方式来增加神秘感。至于孙猴附身,可能是特定环境下借神猴附身的即兴表演。
敬石头神
天生万物,丰县人认为一石一木都有灵性。年初十之前,不推磨,不用石臼、石碾,为的是叫石头神过年休息。
年初十,敬石头神。丰沛县地区旧时石头少,一般井沿铺有石板,把石头搬动一下,用清水洗冲石面,对其烧香磕头,然后再把石头放到原处。
丰沛县乡间,还有正月初十抬石头的风俗。年前找一块平整石板,年初一早上用锅里饺子汤,浇在石板上称为请神。以后每天为石头送一枝香,直到年初十为止。
初十晚上,村上的小男孩聚在一起,从锅底抓些青灰,撒在石头上,再用提水的陶罐,从井里提一罐水,放到石头上片刻,因天冷陶罐与石头冻粘一起。
用檊面杖穿过陶罐的提绳,两个小男孩把擀面仗放到肩上。接着全体小男孩一起唱:“石头神,石头神,扫帚疙瘩是媒人。擀面杖是轿扛,擀面轴子呵拉子神,叫你起,你就起,青灰粘住罐子底。”
随着唱声,两个男孩挺腰把石头抬起来往前走,最后一直抬到十字路口,送石头神归位。民间一种说法抬的越远,当年收成越好。冻粘的牢说明天气越冷,农作物害虫少。
滴滴金
元霄节有小孩打灯笼、大孩子点滴滴金的风俗。傍晚时分,十岁左右的孩子,点着滴滴金手里舞转着,远远地看像个金环,跑动着由于迎风加速了滴滴金快速燃烧,金星纷纷落地。
滴滴金是一种火线式较为安全的烟花。点着滴滴金,慢慢地燃放出金色火明,不时伴有轻微的炸响,火花隨着噼噼叭叭的声响,一朵朵小金星闪烁着不停地跌落下来,故名滴滴金。
丰县地区的滴滴金像麦秸梃上部那样细,约15公分长,五根一把。黑火药加小盐粒,用古书竹纸卷成。由于有盐粒,所以发出炸响。
上世纪七十年代,笔者在市场上看到滴滴金,大都是用印刷古书纸卷成,上面有刻版字迹。当时大量古书被卷了滴滴金,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也是民间藏书的一次厄运。
过元霄节,灯笼、滴滴金是市场上的热销货。那时的滴滴金2一3分钱一把。丰县王沟镇是滴滴金的产地。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季朗友,地方文史学者,专题收藏百年教科书,多次与地方博物馆合作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