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韩剧,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车祸、失忆、治不好”

其实从韩国电影开始,很多人就对韩国影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创新性和什么都敢拍的题材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1)

21世纪以来,韩国犯罪电影一边在吸收着好莱坞与中国香港犯罪电影的类型经验,一边打破千篇一律的类型模式,一直在进行本土化的特色改编,新世纪的韩国电影呈现出浓烈的现实关怀倾向,倾向的来源基于幽暗意识中的民主想象、权利警惕及人性挖掘,这一特点也很好的延续在了电视剧的制作上。

在这个全民“宅家”的时代,追剧成为了很多人的消遣方式,国产剧看完了就看看国外的吧。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2)

韩剧《谤法》以全新的角度出发,由《釜山行》的编剧、导演延尚昊编剧创作,是他的首部电视剧作品,《谤法》是悬疑惊悚题材,而延尚昊在剧中添加了各种离奇的巫术文化,使得悬疑和惊悚指数倍增。其实“巫术”一直都是一个令人好奇又充满恐惧的领域。不过人们从古至今不都在探索和学习,这次能够在电视剧中直面“巫蛊邪术”,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3)

《谤法》结合的推理、智斗等元素,讲述了在韩国最大的IT企业里,存在着一个“恶神”,而唯一知道真实情况的人是一位少女和一位记者,剧情围绕这拥有强力神技的少女和正义满满的新闻记者之间展开,有点像是联合打怪一样,能够给人一种强烈的代入感。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4)

韩国宗教文化

说起来韩国的宗教是从中国引进的,因此韩国与中国的宗教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他们与中国的“儒佛道”不同,感觉“巫佛儒”才是他们宗教的基本公式。

从1884年基督教新教被介绍到韩国之后,其逐渐发展为有着900万信众的最大宗教形式,几乎占据到韩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韩国的天主教发展期情况也一样显著。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5)

天主教是1784年出入朝鲜,之后几乎遭遇了一个世纪的迫害,期间达八千多天主教徒殉道。但是后续人数稳定增长,至今成为韩国继佛教、新教之后的三大宗教,韩国天主教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迅速增长,目前拥有几百万的信徒。新教和天主教信徒总数加起来可以占到韩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谤法”

这个词语在百科中是诽谤正法(佛法)的意思,出自《佛学大辞典》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6)

在《佛学大辞典》中:“谤法。诽谤正法之略”,所谓诽谤,是说人坏话,诋毁和破坏他人名誉的意思,其中,诽是背地议论,谤是公开指责。

不过这部剧的《谤法》并不是佛教名词的那个“谤法”,而是该剧的英文名“The Cursed”的所指,谤法是一种“巫术”,通俗的说,就是诅咒、下蛊、降头术等。而实施谤法、用诅咒杀人的人,一般被人称为——谤法师。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7)

剧中最大反派秦终现就是被恶鬼缠身的例子,他具有用意念杀人的能力,只要是见过一面,就能够凭着想象杀人,能够通过控制他人的意念,除掉给他带来威胁的人。

按照剧中的表达,谤法就是一种通过诅咒杀人的巫术,不过这样的解释有点太过笼统,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所谓的巫蛊邪术。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8)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根据巫术与被施术者之间的相互感应原理将巫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被称为“顺势巫术”也叫做“模拟巫术”,这是根据相似律而发挥作用,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人形咒术,这个咒术在很多地方都有所展现,国内的一些宫斗剧中,娘娘们用来“扎小人”的就是所谓的人形咒术,当人们想要伤害或者杀死一个人时,就会用木头或者是其他材料做成一个木偶,然后破坏它,因为人偶和人类的形态相似,所以古人认为那些施加在人偶身上的伤害便会转移到对应的真人身上。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9)

还有一类就是就是“接触巫术”,这类巫术是根据接触律,在施展这种巫术之前,首先要获得一个目标任务曾经接触过的东西,相信这样的情节我们也在影视剧中见过,那件东西可以是此人的贴身之物,也可以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因为古人相信人和接触过的东西之间会形成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在接触结束后依然存在,因此对目标人物接触过的物品施咒,巫术的力量也会传递到目标人物身上。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10)

在《谤法》中,就存在着以上两种巫术的运用方法。

不过弗雷泽另一方面也认为巫术是一种伪科学,而国内的学者多将中国巫术视为一种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与信仰,因为中国巫术确实是一个庞大、复杂而静谧的只是系统与学术体系。其实巫术一直存在于我国古代,而且巫术渗入权术是汉武帝皇权政治的一大特色。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11)

武帝时期爆发过三次巫蛊案,那些都不是偶然事件,都是精心策划的家族争斗和政治争斗,作为汉武帝时期影响政局变化的大事件,不过在那时,巫术只是外衣,以巫术这种令人恐惧、敏感的方式来平衡皇权与外戚、朝臣之间的关系,是武帝皇权政治的独创手段。

巫文化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12)

“巫”是象形文字,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过,我国多为学者都曾对甲骨文中的“巫”字展开研究和考证,主要的意见有以下几种:

一为巫者在双手执玉以示神;二为以鬼神为对象而舞乐;三位神袛之名;四为两玉器相交之形、巫之道具,或用以祭祀事神,或用以占卜决策。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13)

通过考察汉代以前的史料文献可以看出,巫这一群体或本身就是神明,或是与神明沟通的媒介,是一种极为高尚的职业,他们承担着对氏族或者国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祭祀、占卜指责,可谓是通天遁地,无所不用其极。不过到了西汉尤其是武帝之后的传世史料中,巫开始有了不一样的形象。

“巫祝”、“妖巫”、“巫史”等词语频繁的出现,汉代官学对他们的态度与之前大相径庭,巫术极其衍生文化被称之为旁门左道、乱世之流。生活中大多数的套路就是,楚楚可怜的人都是好人,特立独行的人都是坏人。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14)

而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这句话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说的,相信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赞同这句话,因为大多数人都在追求“不一样”的生活,就像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我们不一样”,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15)

民间多巫术,俗话说越是民俗的东西,越能引发内心深处的恐惧,巫术也不例外,不过这也是大众的一种信仰,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人们能够把当年恐惧的“巫术、邪术”拿来编写故事,也是一种不错的谈资,当然按照科学的方式解释,巫术不过是简单的联想和粗糙推理,根本不会产生任何作用,顶多就是一点心理暗示,你信则有,不信则无。

据说《谤法》在播出后打算继续拍摄第二部,从侧面展现出现代观众对于悬疑、灵异、巫术、推理等元素的喜爱,不过这些怪力乱神都是这部剧的障眼法,它主要想表达的还是对这个复杂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人性弱点的反思,就像是巫术的出发点,也是对一些事物的另类表达。

釜山行剧情混剪(釜山行导演改行当编剧)(16)

结语

不同社会阶层与地域中的巫文化,及其所衍生出的巫者身份、巫术原理与类型,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与历史具象。

不得不说韩国人的脑洞确实很大。

文原创,图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