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奸臣武将掌握也好,还是宦官掌权也好,都是为了满足其自己的贪欲欲望,于政治无补,于社会无益相反,只会导致政治更加腐败,经济更加糟乱,人民生活更加痛苦大明王朝就是在奸臣武将与宦官间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半夜三点半的民间故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半夜三点半的民间故事(四人半夜说一太监坏话)

半夜三点半的民间故事

不管是奸臣武将掌握也好,还是宦官掌权也好,都是为了满足其自己的贪欲欲望,于政治无补,于社会无益。相反,只会导致政治更加腐败,经济更加糟乱,人民生活更加痛苦。大明王朝就是在奸臣武将与宦官间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

历史上的朱由校从小就不受父亲待见,所以,直到十多岁都没被安排一个正式的老师。

朱由校本人也十分贪玩,十分热衷于木工技术。朱由校曾经照着乾清宫的模样制作了缩小版的模型,据说,每个细节都做得十分逼真,除了山水外还在模型上摆上了木人,木人中有精巧的机关,能够在亭台楼阁中走动,非常生动。

皇帝曾经把自己平日里的小制作拿到市场上出售,传说,每件作品都能卖到上千两银子,换算成人民币得有几十万,而且这些作品十分卖座。朱由校每天就钻进房间中整天鼓捣这些木头,制作出不少精巧的小制作。

魏忠贤非常奸诈,每次前来面圣都挑皇帝做木工最投入最开心的时候,皇帝根本不想受到打扰,就会对魏忠贤说:“我明白了,这事你看着办吧。”长此以往,魏忠贤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这时的魏忠贤不仅亲自掌管东厂,还将锦衣卫的控制权掌握在手中。

并且,魏忠贤还培养了几百名专门为东厂效命的厂役,这群人四处探听情报,到处寻衅滋事。只要遇见老百姓有对魏公公颇有微辞者,直接捉拿到锦衣卫所或镇抚司严刑拷打,给他们带上三百斤重的立枷,被抓捕的老百姓往往熬不了几天就死了。

大到国家政事,小到每家每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事务,这群狐假虎威的厂卫都能探听得一清二楚。曾经有五个人在酒店中吃饭喝酒,其中,一人酒到酣处说起了魏公公的坏话,并说:“魏公公无法张狂太久。”其他四位酒客听闻此言,皆吓得不敢发声。

那人见四人不敢说话,仍狂言道:“难道魏忠贤还能扒了我的皮吗?”当天晚上,许多黑衣人闯进这人家中,把这个口出狂言的家伙掳去。随后,与他一起喝酒的四名酒客也被“请”到了魏忠贤处,四个人定睛一看,原来那人的手和脚都被长钉钉在门板上无法动弹。

魏忠贤对四个人冷言道:“这个人先前说我不能扒了他的皮,今天我就试试到底能不能扒下他的皮。”说罢便命令手下用滚烫的沥青浇在那人身上,随后,将此人埋在沙土里冷却一段时间,待其昏迷再用冷水泼醒,反复如此最终就将那人全身的皮全都扒了下来。

顿时,另外三人见到此状个个魂飞魄散了。

魏公公深受朱由校的信任,所以,在朝廷中的地位无人能及,开始在朝中笼络自己的党羽,将自己的羽翼遍布整个朝廷。历史上,将魏忠贤一脉称为“阉党”,但是,阉党中人却并不只局限于太监,在官员中也搜罗了无数追随者,他们甚至甘愿成为魏忠贤的“孝子贤孙”。

这其中,除了著名的“五虎”、“五彪”、“十狗”这种魏忠贤亲信外,还出现了“十孩儿”、“四十孙”等甘愿认太监当爹当爷爷的家伙。所谓“五虎”,是朝廷中的五位文职大臣;所谓“五彪”,是朝廷中手握兵权的五名武将;而“十狗”则是朝廷中的其他官员。

这群人围在魏忠贤左右,负责处理锦衣卫和东厂的相关事务,充当魏忠贤的走狗。

可以说,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阉党”的势力已然遍布朝廷,可以说此时的大明已没有魏忠贤的手触及不到之处。此外,魏忠贤还自命“九千岁”,意为距离万岁爷仅仅一步之遥,每当魏忠贤过生日,各地官员和太监们挤破了门槛,一群人山呼“九千岁”的场面十分壮观。

某次,魏忠贤前往涿州上香,出行队伍场面宏大,所经之路都安排人洒水清扫,沿途的老百姓都以为是皇帝出巡才搞出如此大场面。在此期间,上报到朝廷的奏折都要辗转送往魏忠贤处,直到魏公公批示后才能传达回地方。

并且,举国上下给魏忠贤修建祠堂成了一种风气,按照王公贵族的规格为魏公公修建生祠。

据说,每修一处要耗资几十万,即便是规模小些的祠堂也要耗费数万辆银子。由于,替魏忠贤修建祠堂的孝子贤孙太多,他们不得不拆毁老百姓的房屋、损坏老百姓的祖坟、田地,开封在给魏忠贤修建祠堂时,拆除了民居近两千间。

甚至,有某个国子监的学生别出心裁,主张在国子监里建造魏公公的祠堂,将魏公公摆在和孔子并列的位置。宦官秉政误国,在千百年来反复发生,太监们有着便利的条件得到皇帝的宠幸,加上,古代从来不乏不要脸的追随者,导致宦官权倾朝野形成恶性循环。

《明史》中曾说道:“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 ...”不过,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每个朝代都有木匠皇帝、酒色皇帝、无知皇帝... ...等等无能皇帝的出现。

参考资料:

『《明史·列传列传第一百九十三》、​《酌中志》、《魏忠贤为什么叫九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