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祭鱼”和“獭妖”
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精准的计时工具尚未产生,要组织农业生产,人们便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通过其生长变化推测季节和时令。何时冰雪消融、桃花始发?何时北雁南飞、麋鹿解角?依据这类标志,一年被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又分三“候”,共计“七十二候”。雨水节气的“初候”,大约是阳历的2月19日~23日。此时河冰解冻,鱼儿肥壮,水獭下水捕鱼,将丰收的猎物整齐地摆在岸边。古人认为,水獭在开餐之前先要祭祀祖先,由此将雨水初候称为“獭祭鱼”。
在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獭祭鱼”的说法也流传甚广。“獭祭”是日本文学中的“季语”(季节关键词),也被用作日本酒的品牌名称。19世纪以前,水獭在日本列岛分布广泛,是河川、海岸地区的常见动物,关于它们的志怪故事很多。一方面,水獭被认为是“河童”的原型,而憨厚蠢萌的“獭妖”形象也深入人心。
山口县出产的日本酒“獭祭” 来源:yahoo
传说,若是夜晚走在河边,见到一个戴着斗笠,提着灯笼的矮小身影,走近时灯火突然熄灭,这便是獭妖。又有传说称,獭妖爱喝酒,能向人类买酒喝。酒馆老板问,你是谁呀?獭妖口齿不清地说:是偶(我),是偶(我)。再问,你从哪来?獭妖说,河里来。
獭妖 来源:Wikipedia
这些有趣的民俗故事,来源于人们对水獭的长期观察。日本人与“日本川獭”(水獭),是有数千年交情的老朋友了。早在石器时代,日本人便开始捕捉、食用川獭,利用川獭的皮毛御寒。公元7世纪以后,佛教传入日本,“肉食禁止令”、“生灵怜悯令”等法令出台,客观上限制了捕杀动物。直到19世纪中叶,川獭的分布范围遍及日本四大岛的河川,以及近海岛屿。但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人与獭的关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日本川獭标本,川獭的头尾长度约为1.1米 来源:Wikipedia
明治新政府建立,幕府和地方的旧制度全被废止。限制狩猎的旧法令也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国内没有了禁猎区域,没有了禁猎时间、禁猎物种、禁猎手段,——使用猎枪、陷阱、兽网甚至是毒药都是自由的。很快,日本国内的朱鹮、东方白鹳、鹤类等大型鸟类急速减少。新政府制定的狩猎新法令,要么收效甚微,要么堪称“马后炮”。日本川獭也在此时遭遇了空前的浩劫。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川獭的危机,主要是因皮毛需求而引起的乱捕。与世界上现存的13种水獭(水獭亚科动物)一样,日本川獭作为欧亚水獭的亚种,也是半水生的哺乳动物,具有细密防水的优质皮毛。它的皮毛分为两层,外层的“针毛”又粗又硬,里层的“绒毛”柔软蓬松。针毛被水浸湿后覆盖在绒毛之上,能形成隔水层。而每一根针毛的周围都生长着数以百计的绒毛,绒毛能够锁住空气,形成隔热层。
据研究,欧亚水獭1平方毫米的皮肤上长有约500根绒毛。而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獭(肚皮上敲贝壳那位),1平方毫米的皮肤上约有1600根绒毛,是哺乳动物中毛发密度最高的。如果水獭的皮毛被污染,失去隔水和保温效果,它们就可能因体温过低而死亡。因此,水獭每天至少花费2小时精心打理毛发。
日本川獭的照片 来源:yahoo
在没有合成纤维的时代,野兽的皮毛对于御寒是多么重要,现代人可能难以想象。在苦寒地区,不论是开荒扩土,还是军队作战,都离不开大量皮毛。以水獭皮制衣防寒,日本自古有之,但将水獭皮作为出口创汇的资源,却是在1854年开国以后了。
当是时,欧洲的皮毛兽已被捕捉殆尽,美国的河狸、海獭也几近濒危,世界市场呼唤着优质皮草,亚洲成了皮毛交易的中心。而当时还是农业国的日本,扛起了皮毛出口的大旗。为了获得商业利益,不只是农村的猎户,连城市中的居民也拿起猎枪,当起了“即兴猎人”,在登山远足、河边郊游的过程中顺带手打几只野兽。
川獭、狐狸、貉子等动物数以百万计的皮毛从日本输出到美、英等国。到了20世纪初,一战前夕,各国的军备竞赛引发了新一轮的皮毛需求。日本出口皮毛的同时,为了对中国东北、俄国西伯利亚出兵,也开始储备皮草,制作军服。日本陆军军部为扩大国内的皮毛供给量,将数以千计的枪支、弹药发放到民间,极大地提高了狩猎效率。
当年所制造的18式“村田铳” 来源:yahoo
一战开始,欧洲的皮毛军需增加。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日本出兵西伯利亚干涉,皮毛军需再度增加。短短十几年间,毛皮的价格疯长,巨型的经济泡沫令人瞠目结舌。据1923年12月的新闻显示,川獭、狐狸等动物的皮毛已飙升到数万日元(当年价格),换算成今日的人民币价格,大约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上。
一面是巨额的经济利益,一面是发到手里的枪支子弹。一面是积极的军备竞赛,一面是稀松的动物保护政策。川獭这个物种的命运可想而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川獭的狩猎数量达到了顶峰。仅北海道地区1906年一年,便捕杀了至少200只川獭。值得注意的是,川獭和狐狸、貉子不同,它傍水而居,依赖河川的生态环境,当年的人工饲养技术几乎为零。
在这最后的狂欢之后,日本各地的川獭数量一蹶不振。年度捕捉量低至十位数、个位数,川獭的濒危状况可见一斑。1923年,政府颁布了禁止狩猎川獭的法令,但民间的偷猎活动还在继续。与此同时,工业化带来的水源污染、河道改造等新情况也加剧了川獭的危机。被渔网缠住而溺死,被汽车撞死的川獭数以百计。
1930年前后,日本的大部分地区已无川獭,仅在四国岛西南部,一段没有开通火车公路,人迹罕至的海岸地带,还有少量川獭存活。川獭此时还剩多少只?乐观的学者认为总数不足100只。
“挽救”带来的伤害
1953年开始,以清水荣盛(后道动物园园长)为代表的环保人士开始为保护川獭奔走呼号。这促成了1964年川獭被列为国家天然纪念物,受到举国关注。
正所谓,唯有了解,才有关心。唯有关心,才有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只可惜,当时的人们对于川獭的生存习性并不了解。
地方政府将有川獭目击记录的区域划为了保护区。这本是好意。但当时人们并不了解川獭需要多大的活动区域。现在我们知道,自然情况下,1只川獭至少需要数平方公里的家域,如此才能找到足够的食物。而当年的保护区仅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小范围保护
清水荣盛著《日本川獭物语》书籍封面 来源:yahoo
川獭究竟应当“就地保护”还是“迁地保护”当年也引起了意见对立。后道动物园主张“迁地保护”,将各地仅存的川獭捕捉之后,集中人工饲养,而教育委员会和博物馆主张“就地保护”,在当前川獭的活动区域设立保护区。1960年,后道动物园获得了捕捉许可,派遣捕捉队在“地大岛”抓捕川獭。他们利用铁丝套索陷阱,想要“抓活的”。经过9天的努力,却只得到了一只被陷阱勒死的川獭。
这到底是在保护还是在杀害?四国岛的社会舆论顿时炸了锅。后道动物园的川獭保育、饲养方法也遭到激烈抨击。为了回应社会舆论,1966年,一处名为“川獭村”的保育设施建成开业。后道动物园所饲养的川獭,以及后来从野外又捕捉的几只川獭,都被集中饲养在这里。可是,川獭并不是群居动物,它们有领地意识,而且通常只组成一雄一雌的小家庭。离开了后道动物园经验丰富的兽医,再加之川獭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所有送到“川獭村”里的川獭,要么死亡,要么逃亡,川獭村保育计划彻底失败。
就在川獭村日益荒废之际,1974年,如同回光返照一般,四国岛高知县出现了一只“高调”的川獭(很可能是人工饲养长大的)。这只川獭完全不惧怕人类,当调查员试图下水靠近它时,它甚至主动游了过来。同年,它在“新庄川”安家落户,还闯进了一家公司的食堂,引起了大骚动。也许是为了纪念这次骚动,日本邮政省当年还发行了一枚川獭主题的邮票。
日本川獭20日元邮票 来源:yahoo
随着其他地区川獭的消亡,1979年前后,各大电视台对新庄川的这只川獭进行了专题报道,很快在日本国内掀起了“川獭热潮”。众多的市民慕名而来,想一睹川獭风采。而这只水獭竟也毫不“认生”,悠闲地在河川中缓缓游动,承接的人们的目光和闪光灯。
新庄川 的川獭 1997年《高知新闻》 来源:yahoo
“看吧。川獭还没灭绝,我还在这里呢!”它仿佛这样说着。但就在1979年的年末,这只川獭也从河流中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学者们推断,是市民的到访打扰了它,它又搬家了。——这是个美好的愿望。而摆在眼前的现实是,从1979年以后,日本国内就再未发现川獭存活的确切证据。2012年,日本将川獭定为灭绝物种。
近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一些日本国民为协助科研,将家中珍藏的川獭皮毛捐给博物馆和学校。讽刺的是,这些珍贵的皮毛“标本”大多被加工成了细细的一条,说明它们都曾是制作衣领的材料。标本的躯干保存完好,脸部却保存不完整,连川獭最具标志性的W型小鼻子也看不出来了。
参考资料:
安藤元一.二ホンカワウソ[M].东京大学出版社,2015,77-120.
作者:张楠
本文为蝌蚪五线谱原创,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访问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获得合法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