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乾心里明白

你们推荐叫“品味”,我来推荐叫“广告”。

推而品之,广而告之,请你暂时耐心的看完这段软文。

大掌柜每年在云南跋山涉水找寻好茶。

这边厚雅的新饼也哒哒地到店了。

寻一处幽静听流水(灯火阑珊处陶醉)(1)

尽管在朋友圈早有预告,但真正等到茶饼到店时,突然觉得成了一件很私密的事情。悄悄地,谁也没告诉,轻轻打开棉纸,烧水、撬茶,冲泡。

我现在觉得越来越难以用文字去描述大掌柜在莽山丛林中找到的每一款好茶。这是经过无数次冲泡、试喝得到的结论。我不愿用人情茶之类的词语冠名给他。

每年上茶山这件事本身就不浪漫,茶圈外面的人看完大掌柜分享的图片后讲了一句很贴切的话,这是在探险。

是的。探险。

因为你不知道在这宝藏的身上是否还有一条沉睡的巨龙盘踞在那,使你不能靠他太近。你要去找它本身就是在探险。在我看来,这是爱茶的、有信仰的茶商最基本需要做到的。

无需夸大事实,也无需藏掖。坦白于阳光之下,便是最好的回答。

寻一处幽静听流水(灯火阑珊处陶醉)(2)

(20米高干茶树,意味着你除了有找好茶的本事外,还得要学会爬树)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继续说回默默品饮厚雅这件事情。

使用过多华丽的词藻去描述一款茶的口感有时候会是一个品茶者最拙劣的表达。同一款茶你给十个人喝每个人描述出来的口感都是有差异的,这得说是茶的好坏最终还是要由自己的舌头说话。

我是在为我的懒惰找借口,大掌柜则在后面扬起“皮鞭”警示。

这就像你有了偷偷喜欢的人,我让你说她/他究竟是哪里好?你答不上来,就像鬼迷了心窍。

寻一处幽静听流水(灯火阑珊处陶醉)(3)

好吧。我试试将我的感官感受告知你。

混合了多生花草植物的茶香让你瞬间从城市穿梭至原始森林,茶汤的饱满度和粘稠度在入口时便让口腔得到了满足,出汤后公道杯中的黄色光圈让你眼睛感到晕眩,胶质感就这么单刀直入地晃入眼前。

初尝,敏感的舌头告诉你茶汤略有盐碱味,那是只有生长在高海拔、树龄够老的茶叶才有的优秀表现,证明他有着丰富的内涵(矿物质丰富)。喉头的韵味扎实持久,我属于喝茶有明显体感的,手心发热、毛孔张开这些茶气足的表现暂且不表也罢。

寻一处幽静听流水(灯火阑珊处陶醉)(4)

至于茶叶的外形我就不想用肥厚、硕壮来描述了。语言太贫瘠,不如图片来得震撼。

寻一处幽静听流水(灯火阑珊处陶醉)(5)

杯底的冷香竟然有哈密瓜的香气,是熟透了的清甜香。你说那还不如直接买个哈密瓜吃呢,如果你这么想,我也不能拦着你。

多么拙劣的表达!

茶虽好,独占、贪杯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这是我清醒了一晚上后得出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