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品牌最新款空气炸锅,触摸屏、12大智能菜单,5升超大容量,最后上架500单!”在短视频平台直播间里,500个空气炸锅在两分钟之内销售一空。虽然“被秒杀”的空气炸锅和头部主播的带货能力有很大关系,但也在一定程度证明空气炸锅市场较为火爆。

“空气炸锅有很多优点,最看重的还是它烹饪肉类时不用额外放油,要比油炸食品健康很多。”长沙市民王先生告诉中国食品安全网,自己购买空气炸锅,主要是看中用空气炸锅烹饪食物更健康。

近日,有媒体称,空气炸锅烹饪食物时会产生一定量的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该话题引起网友的激烈讨论。那么空气炸锅烹饪的食物还能放心食用吗?

空气炸锅什么品牌的不会致癌(标榜少油更健康)(1)

逆势增长的小家电黑马——空气炸锅

2020年起,不少地区的朋友居家时间大幅增加,很多消费者有更多心思购买厨房小家电烹饪美食,并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厨艺,使得空气炸锅市场需求激增。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空气炸锅市场供需现状及经营指标深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空气炸锅需求量达到1638.1万台,而这一数值在2016年仅为74.39万台。超过20倍的市场需求量增幅,完全超出了行业的预期。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显现出来,空气炸锅行业也吸引了许多企业入场,当前九阳、美的、山本、东菱、苏泊尔、小熊等品牌市场表现较好。

业内人士分析,人们日常的三餐需求被迫回归家庭,使得空气炸锅等小家电需求激增,销量大幅增长。另一方面,空气炸锅也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当前不少消费者乐于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美食,因此可以使厨房小白“炫技”的空气炸锅成为各大直播间的“吸睛”利器,大幅提高了产品认知度。

此外,直播带货的兴起也加速了空气炸锅这类曾经的小众产品进入大众视野。空气炸锅自带“无油、低油”的健康属性,很容易俘获消费者的“芳心”。健康属性叠加二三百元的价格、小而美的外观设计,再加上主播们身临其境地讲解和试用,要打动消费者并不难。

空气炸锅烹饪食物会致癌吗?

有传言称,空气炸锅是利用急速循环的热风让食物变熟。如果食品中含有葡萄糖、果糖等还原糖和蛋白质,高温处理时则会产生丙烯酰胺等有害致癌物质。此外,空气炸锅中的高温还会导致食物营养素流失。

对此,科信与信息交流中心技术部主任阮光锋曾公开表示,丙烯酰胺并非是“空气炸锅独有”,它是在烹煮食物时产生的,主要是由“还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某些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在油炸、烘焙和烤制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只要食物经过高温烹调处理,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丙烯酰胺,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且蛋白质较少的植物类食物,比如薯条、薯片、咖啡、曲奇、面包、油条、煎饼果子等。因此,丙烯酰胺并非空气炸锅特有产物,将“致癌”的帽子扣给它不合适。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丙烯酰胺是二类致癌物,也就是对人类致癌的证据尚不明确,因此消费者不必过度担忧。有些消费者会怀疑空气炸锅会产生反复加热的“千滚油”,这种担忧也是没必要的,因为脂肪和脂肪酸不容易挥发,很难进入空气炸锅的热空气循环当中。

因此,没有必要对空气炸锅烹饪的食物存在偏见。

空气炸锅什么品牌的不会致癌(标榜少油更健康)(2)

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丙烯酰胺摄入?

虽然,丙烯酰胺对人类致癌的证据尚不明确,但不少人还是觉得尽量少摄入一些比较好。那么,生活中如何减少丙烯酰胺的摄入?

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顾中一曾公开表示,高温烹调食物中的丙烯酰胺无法完全避免。不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工艺来减少丙烯酰胺产生的量。作为普通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减少丙烯酰胺的摄入。

平时炒菜时适当调整烹饪方式,不要温度过高,多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减少油炸的烹饪方式。尽量控制温度、减少加热时间比如可以减少爆炒的频次,炒菜之前也可以稍微焯一下。

均衡饮食,食物摄入多样化从而减少丙烯酰胺含量高的食物摄入。另外,均衡多样的健康饮食也可以减少患癌症的风险。

自制面包时少放些糖,避免外皮颜色过深。

(稿件综合自人民网、消费质量报、中国新闻周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