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默默无闻的曾厝垵却在网上一夜走红,而且还红得有点发紫。

厦门曾厝埯现在开放吗 老厦门记忆之曾厝垵(1)

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照片人

曾厝垵原先是一个临海小渔村,如今则被冠以“中国最文艺渔村”之美誉。自环岛路建成后,曾厝垵凭借良好环境和文创契机,打造出一个别开生面的“文创村”。

曾经的曾厝垵是厦门港口要塞,明朝时还是海澄月港商船泊地,清代时曾设水师驻守,民国时期还建造厦门最早的机场,设立“海军航空处”。

厦门曾厝埯现在开放吗 老厦门记忆之曾厝垵(2)

由于背靠高山,面朝大海,这里的村民大都以讨海为生。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家的日子过得相对比较平稳和惬意。当然,长期的两岸对峙,多少给身处海防前线的曾厝垵经济发展带来一定滞后。

多年以前,厦门沿海一带只有一条狭窄的“战备路”,而且不是可以随意通行。中学时,有同学住在曾厝垵军营,我们还骑着自行车去玩过,一路坑坑洼洼的土路让大家印象深刻,这早已是陈年旧事。

今天的曾厝垵,已非同往日,青板路、红砖墙,彰显闽南建筑特质。步入其间,各种风味小吃和伴手礼琳琅满目,使人目不暇接,文创氛围也十分浓厚。时尚旅游的生活方式走进文创产业,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在这里得到释放。晚上,还可以留宿客栈,迷人的夜景并不亚于白天的喧嚣,至少能让心灵在轻音乐中宁静些。

曾厝垵,古老的历史与时代的新潮,在这里碰撞、融合,交相辉映……

厦门曾厝埯现在开放吗 老厦门记忆之曾厝垵(3)

瓷语手作《年.桃源》

点评|图 文:潘清河老师

潘清河,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厦门市社科委员。湖里区老年大学理论研究特邀研究教师。

-- 瓷语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