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曹钰 喻言

7月28日,在中国福建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重庆五里坡(湖北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边界调整项目)正式通过审议,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是继武隆和金佛山后重庆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7月29日下午,重庆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重庆市文旅委、重庆市林业局以及巫山县负责人讲述了五里坡“申遗”的曲折历程。

重庆巫山五里坡自然保护区 重庆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地(1)

五里坡的天然景色

时隔五载 五里坡终圆“申遗梦”

五里坡位于重庆市最东端的巫山县,处于巫山与湖北神农架接壤的位置。

2013年6月,五里坡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3000公顷的原始森林、300公顷原生性亚高山草甸、26.6公顷的穗花杉群落以及高山湿地。

专家现已在五里坡发现维管植物3001种、陆生脊椎动物44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3种,生物基因库非常丰富。

据了解,五里坡保护区拥有多种IUCN红色名录中的珍稀濒危动物物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斑羚、林麝和金丝猴等珍稀濒危或特有的野生动物都在五里坡保护区被发现。作为濒危的百冠长尾雉的栖息地,五里坡保护区被列为重要鸟区(CN225)。五里坡保护区列入神农架遗产地后,不仅扩大了金丝猴等重要物种的栖息地,给原遗产地增加了更多样的栖息地类型。

重庆巫山五里坡自然保护区 重庆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地(2)

五里坡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

重庆五里坡申遗项目于2017年正式启动,今年6月,世界遗产中心公布世界遗产大会决议草案和咨询评估报告,评估机构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纳入将加强对重要廊道和栖息地的保护,使物种能够在湖北的神农架森林、五里坡自然保护区的喀斯特森林、湿地以及具有重要植物学意义的大巴山之间自由交流和迁徙。

评估报告中描述到: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为重点鸟区,边界调整将展示34种珍稀濒危动物物种,为保护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和提高遗产地的完整性带来积极的结果,因此建议予以批准。

生态优先 做好“遗产保护”大文章

“此次五里坡申遗成功是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肯定,但同时也对今后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胡志毅告诉封面新闻。

巫山县委书记曹邦兴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曹邦兴说,巫山将会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做好“遗产保护”这篇大文章,“我们成立了遗产办,并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政府、巴东县政府成立了鄂西渝东毗邻自然保护地联盟,建立了联动保护机制。”

重庆巫山五里坡自然保护区 重庆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地(3)

五里坡保护区内的湿地

据介绍,在保护与利用方面,巫山将持续加强保护。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不断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保护好五里坡自然保护区的生物物种,维持整个自然保护区的原真性、多样性,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自然资源财富。

此外,当地将充分运用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00余个摄像头,实时跟踪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生活情况和野生植物情况。同时加快建设生物多样性科普中心,借助VR、AR等数字技术,开发“飞跃五里坡”等智能体验业态,完整介绍五里坡生物多样性价值。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将适时开展科普和研学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五里坡自然资源突出普遍价值。

“在保护好的基础上用好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掘五里坡沿途美景。”曹邦兴说。据介绍,在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线,有很多高品质、秀丽的美景。葱坪湿地被称为“重庆最后的香格里拉”,保存有金丝猴、金雕、光叶珙桐、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160余种。五里坡大峡谷沿途有9个大小形态各异的瀑布群。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胡志毅表示,五里坡申遗成功,意味着已经递交出一份满意的“生态答卷”,接下来,要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护五里坡保护区的森林资源,构建生态保护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从而打造巫山的生态品牌。

重庆巫山五里坡自然保护区 重庆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地(4)

五里坡的地理位置

用好“遗产”牌 发展全域旅游

巫山县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巫山认真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康养,以旅游的产业化来推动城镇化、推动工业化、推动扶贫的精准化以及乡村振兴,真正实现了全域旅游发展,也带动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专家认为,重庆五里坡申遗成功后,创新了巫山旅游的IP,增加其品牌内容,并提升巫山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同时也丰富了渝鄂金三角旅游、渝东北旅游的资源与业态,对于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胡志毅表示。

“这对重庆来说是个很好的事情,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讲,重庆又多了一项世界级别的品牌。”西南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杨晓霞告诉封面新闻。

杨晓霞建议,要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依托“世界自然遗产”的品牌在五里坡外围区域进行旅游开发,例如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

重庆巫山五里坡自然保护区 重庆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地(5)

新闻发布会现场

在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秦定波提出,文旅部门下一步将致力于渝东北旅游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独特性开发,围绕五里坡世界遗产地大力开发一些线路产品。

具体来说,该线路产品横跨重庆市、湖北省,包含2个世界自然遗产地、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串联巫山小三峡——五里坡大峡谷——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公园——三峡大坝景区,推出“一日游”“多日游”等线路产品,合力打造“渝鄂旅游大金三角”金字招牌。“打造研学路线可以让大中学生更多了解世界自然遗产,从而来保护自然遗产,传播世界自然遗产文化。”秦定波说。

另一方面,重庆市文旅委将围绕世界自然遗产地推动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充分运用万州区、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等地的区位优势,联合湖北省宜昌市、神农架林区政府等市县,用好世界自然遗产地“金字招牌”,串联万州大瀑布、云阳龙缸景区、奉节瞿塘峡·白帝城、巫山巫峡·神女景区等,为游客提供“飞机 动车 游轮 旅游大巴”等多样的旅游产品,擦亮“三峡牌”,做强“三峡游”,推动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