惬意生活在乡村

——读古诗词随笔

冯书根

久居城市的人

都有一个田园梦

想要摆脱城市的喧嚣

回归到乡下的平静

听鸟语 闻花香

看恬淡的乡村风物

眼睛欣赏了美好光景

被治愈的却是一颗漂泊于浮世的心

读陶渊明诗感悟(惬意生活在乡村)(1)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小时候 最开心的就是家里来客人

可以吃到平常吃不到的美食

大鱼大肉会毫不吝啬摆出来招待

现在吃穿不愁了

但儿时那种天真烂漫的心境

却不复存在了

简单 纯粹的农家时光

都变成了回忆

读陶渊明诗感悟(惬意生活在乡村)(2)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农村生活 美丽又繁忙

收蚕茧 耕稻田

因循自然时序 一刻也闲不得

忙碌成了生活习惯

充实的人生才有意义

趁时光大好 让每一件温柔的小事

充盈自己的心房

读陶渊明诗感悟(惬意生活在乡村)(3)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池塘长满绿草

远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

波光粼粼的水面

倒映着牛背上吹口哨的牧童

小时候快乐总是那么简单

一张纸 一支笔也能玩上半天

历经世事 看尽人生百态

到头来追求的东西

都变成了一份简单

读陶渊明诗感悟(惬意生活在乡村)(4)

"簌簌衣中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不同于城市的门户紧闭

乡村人家总是敞开大门

邻里街坊互相串门

闲话家常 好不热闹

久居高楼 内心也逐渐封闭

不如敞开心扉 让阳光照耀

用豁达心态去面对之后的风雨

读陶渊明诗感悟(惬意生活在乡村)(5)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静谧 小虫在草丛中窃窃私语

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

满地荞麦花好似一片耀眼的白雪

乡村的夜晚 不闻杂声

只有虫鸣月色

如你烦恼 看一看村夜

心情也会被自然治愈吧!

读陶渊明诗感悟(惬意生活在乡村)(6)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鹅湖山下稻粱肥硕

牲畜圈里猪肥鸡壮

人们开怀畅饮 祭祀土地神

直到夕阳西沉 才回家中

乡村生活简单却充实

一次丰收 一顿美食

足以慰籍辛勤的汗水

不求大富大贵 学会知足

也是一种平凡的幸福

读陶渊明诗感悟(惬意生活在乡村)(7)

"牛放平芜绿满郊

小池储水灌新苗

夜归醉供妻孥乐

不与陶朱斗富饶"

家里有人等候 灶上有热饭菜

钱多钱少又有何所谓

只求小家温馨和睦

共享妻儿欢乐

经历了洪灾 疫情

我们深有体会

再没什么比健康更重要

生活顺利 家庭和睦 身体健康

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读陶渊明诗感悟(惬意生活在乡村)(8)

乡村美景 不仅治愈了人的肉体

更陶冶了人的情怀

洗去了心灵的污浊和烦躁

常去乡村走一走 看一看

或许就会明白:

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到头来 不过一日三餐 吃饱穿暖

历经波澜 看淡浮尘

愿你我能阅尽沧桑 初衷不改

向往乡村 从容自若

愿逐渐稳重的心 能永葆青春!

2021年11月11日作于书愫斋

读陶渊明诗感悟(惬意生活在乡村)(9)

作者简介

冯书根:河北饶阳人,1953年出生,大学学历,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隶书委员会副主任,诗书画艺术院特邀专家研究员,河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衡水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退休前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家。正式出版诗集两部,编著出版文学专著“根文化”系列八部260万字,200万字的书法专著《翰墨心语》《书法入门》等。

编者简介

读陶渊明诗感悟(惬意生活在乡村)(10)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政协献县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