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下,还是要说。你之前去酒吧,已经让人接受不了,更不要说和别的男人这样又那样冲突受了伤,就在唐山打人事件后,而且3点多才回家。你们去酒吧也是因为你闺蜜陈玲玲失恋,找个男性朋友带你们去酒吧为你们买单。

我比较传统,这是个心结,因为这是和我存续期间发生的,相信绝多数男人都难释怀。为什么要去呢?

我是对你受欺负感到心疼,但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陈玲玲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她走了一圈说不如一直谈男朋友好,在我看来这属于破罐子破摔,又说抱怨当初结什么婚,不如一直单身找男朋友。

你呢?

你只是一直在听别人说,就像放羊的和砍柴的,她们坐着一起拉着你聊天,她们的孩子在成长,她的羊在吃草,你呢?你陪着她或她们聊天陪着她玩,什么也没干,她抱怨她生活困苦不堪,因为有了羊反而更累。然后呢,你深信不疑,认为养羊真辛苦。再然后呢,她的羊吃饱了,你的柴还在山上。

这方面说她们比你聪明太多,就像你大姐和你弟,也比你和你二姐聪明的多。

我有些话憋了很久很久,我接触也观察了很久。说这些,你可能因此发怒而永远不和我有任何联系见面。但是对于你或我来说,未必是谁的损失会更大。

透过表象看本质,才是人和人最本质的能力区别。

人间清醒难能可贵。

再说,虽然不应该我说,应该你的长辈给你导向,可是我看出来你的长辈们不仅不会,还会对你是更多的却是盘剥,就像我们都见过的,这个社会基层农村家庭对女性的盘剥一样,我们老家那个地方尤其明显,因为越穷的地方越是如此。

表面现象就,如同你姥姥对你妈,你妈对你们。要对弟弟好,不然就要被骂,从小如此,几十年这样,即使不骂了已然刻在骨髓。

为家庭出力,然后还落不到好。

什么叫扶弟魔,释义是指:女性在原生家庭受到不公平待遇,以至于通过后期努力奉献证明自己对原生家庭的贡献。

熟悉不熟悉?

你们自己都不知道并且一直在演绎着。你弟欠你几十万,你引以为豪其实就是在实践这个词。

在我家永远不会出现这个情况,或许因为和我妈的文化水平有关和当年家里有些物质条件有关。

手上有钱其实才能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王思聪肯定不可能为了钱,去委屈自己低头去拿不该拿的钱。最怕因为童少年物质条件不好,长期自以为的奋发图强,其实却形成金钱观歪曲并成为金钱的奴隶。例子自古至今太多太多,多数是体现在为了钱什么都可以去做,不计下线。

自古有句话对应,先温饱而知廉耻。

男女都是平等的,如果张娜或者张媛把她和她家庭的钱拿出来给我或者直接给父母,我妈肯定不会同意并且会骂她,如果是借,字据也必立清楚。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是父母的心头肉,而不是牺牲某个去成全另一个。反过来被牺牲的那个可能短时间内觉得自己在奉献很伟大,长久来看就是意识到被剥削,长期下来肯定会心怀怨恨,而价值观金钱观更加扭曲,丧失自我,可悲可叹。

多数的父母,真心不愿女儿有恨,不想亏待女儿,疼还都来不及。因为思想里真的是有男女平等思想,也真的心疼女儿。

而有些家庭女儿不幸福,还记得你二姐的一些抱怨。归根结底是重男轻女思想这个顽固毒瘤所害。

这也解释了很多大龄未婚女性对婚姻的期望过大,甚至想通过婚姻进行改命,跨越阶层,对另一半要求非常高。不然就是我什么都可以又结婚干什么呢,形成这样一个思想观念,很明显这不正常,也不现实,更不可取。

好比你所认为的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只是被从小到大灌输而来的,但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就像郝集那么多的女性一样,就像你二姐,被盘剥了这么久,还依然觉得自己是在为了家为了爱,她自己的苦恼只有她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是从小就已经习惯了,并且不想再去挣扎了。

客观的说,如果你们家有4个女儿,你们的婚姻观价值观都可能会很正确,可是恰巧不是,因为那时候就是重男轻女,生不出儿子也会被嫌弃,你妈又是个很要强的人。得到一个儿子后自然分外疼爱,像你姥姥家和你们家,多么的相似。

在无形之中灌输了要对弟弟好,如你妈对你舅,你们对你弟,这,就叫原生家庭的影响。

但是这种情况其实是在很多家庭都没有的。如果你妈妈你姨和你们调换一下。她们大概率也是大龄未婚的。某些情况,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可是为什么呢,女人就不应该为自己而活吗?不是2022年了吗?

否则,说到底还是为男人而活,只是这个男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原生家庭里的男人。

还是那句,你从小到大所认为的,只是被影响而认为的。

“活出自己“,多么简单一句话,好多当代女性经常说,去立flag。

但这句话,当说出来的时候,

说真的,是不是听上去可笑又可悲

写给心爱的女友的一封信(写给前女友的一封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