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忠推着记忆衰退、坐在轮椅上的许百合,说着病好一些再带她去看百合花

迎来送往人生无常(送往迎来人生寻常)(1)

白先勇的散文集《树犹如此》里收录了一篇写明姊的文章,叫《第六只手指》,写的是姐姐去世后关于彼此过去的一些回忆。

我曾经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心有戚戚,明明都是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却惹得人眼泪簌簌地流下来——也是因为这样,在《接送情》的结尾,赵国忠推着记忆衰退、坐在轮椅上的许百合,说着病好一些再带她去看百合花的时候,心头一颤,明知道人生结局不过如此,就像郎祖筠说的『送往迎来,人生寻常』但还是在剧场一片哽咽的气氛中默默落泪了。

迎来送往人生无常(送往迎来人生寻常)(2)

关于《接送情》台湾地缘文化

我身边有很多人不喜欢台湾的舞台作品,觉得台上展示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时时刻刻都在经历,不值得这样拿到舞台上来讲。或者觉得感情不到就煽情,明明无感却偏要哭……但其实台湾就是这样,他们会关注日常的小细节,把它放大就成为一个故事、一次策展,讲一个小段子台湾软妹就会捂嘴笑,并伴着糯糯的台湾普通话说:“ 这个好好笑哦!”

我们总是在寻求震撼和惊心动魄,但回头看到生活的时候,就像看到一面镜子。当时间来到2001年,彼此相伴走过大半人生的赵国忠和许百合一起站在生命尽头面对命运的时候,我开始感受到前半部分耐心铺垫的故事的力量,就像前几天看《卡罗尔》,最后几秒钟的对视让我完全明白前情缓慢叙事的良苦用心。

生活早已把一切安排妥当,只是有时候我们来不及准备好。

迎来送往人生无常(送往迎来人生寻常)(3)

关于《接送情》 一点遗憾

果陀的戏,起点在 “ 情 ”,落点在 “ 人 ”,从《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到《接送情》,如果能放在小剧场,我们可以细致入微地看到演员的表情,看到唇齿颤动的情绪,会更加感人。但我完全了解剧团的运作成本,放在小剧场演会赔死,所以理解了 “ 星期二 ” 的大转台,理解了今日《接送情》的华丽舞美。

调查问卷上说 “ 您是否因为观看本剧,想要去台湾旅行?” 我再一次觉得这个戏很台湾,看着看着能想到艋舺水果摊边怎么都听不懂的一串台语,和冰店里阿嚒爽朗朗的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