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的人性(才让她沦落风尘也不愿回归婚姻)(1)

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有安逸的生活和深受自己的丈夫,却放弃一切与人私奔。在受尽生活的磋磨之后,却宁愿继续沉沦于风尘中,也不愿意与苦苦追寻、一心想要挽回她的丈夫和好。

究竟在她与丈夫之间短短的三年婚姻生活中发生了什么?要经历过什么样的绝望,才会让一个女人彻地心死,宁愿委顿在一个廉价的小酒馆里出卖自己,也不愿意回归婚姻,回到到丈夫的身边呢?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月光巷》的故事。

茨威格的人性(才让她沦落风尘也不愿回归婚姻)(2)

01

一场风暴,让“我”没能赶上去德车的火车,只得在法国的一个海港小城耽搁上一晚。

离港口不远,有一片像是血管一样纵横交错的小巷。阴暗、腥臭、闷热,在看似寂寞和平静的街道背后,到处充斥着肉欲横流和纵情声色。

在这些幽暗的小巷深处,在一个小酒馆里,一个像乞丐一样的男人,被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恶毒地羞辱。

在昏黄的灯下,那男人形容枯槁、毫无血色、有气无力。他心怀怨恨、惊恐、迷惘、恼怒、嫉妒、还有贪欲,以及一股深深地疲倦,像是从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疲倦。

这种疲倦,也盘踞在那女人身上,将她年轻漂亮的脸庞变得像一张面具一样俗不可耐,布满了憔悴、斑点、皱痕和劣质化妆品。

这样的两个人像是出于惯性才活着一样疲惫不堪、麻木不仁。

而他和她居然是一对夫妻,一对曾经生活优裕的爱人。

是什么是让他们落到如此境地?是贫穷?事故?还是债务?

都不是,造成这种无望境地的,却是因为一场绝望的爱。

茨威格的人性(才让她沦落风尘也不愿回归婚姻)(3)

02

那个像乞丐一样的男子,曾经也是一个小有资产的人,他深爱着女人,爱她的高傲,爱她的一切,即使这个女人一贫如洗,但他还是娶了她。每当他施与她金钱时,来自女人的感恩总是让他心满意足。

结婚之后为了得到女人的感恩,无论是为了什么了花销,哪怕只是一毛钱,男人却总是要让女人来恳求自己,才会“施舍”给她,以此来满足自己内心的快感。

他深爱着女人的骄傲,却又总是想要打掉这种傲气。每当女人向他乞求的时候,他总是借机大发脾气,以此来侮辱她,可心里却快活得要命。

这种扭曲的心理和畸形的爱,终于让女人逃离了他,与一个士兵私奔了。

醒悟过来的男人散尽家财,四处寻找妻子。找到妻子之后的男人,跪下求女人回家,甚至一贯爱财如命的他,为了挽回爱人的心,情愿将所有的财产统统交给女人。

女人在看到男人的时候,起初很高兴,可是当男人提到钱财的时候,在那被金钱折磨的三年婚姻生活中,所有的羞辱和愤怒,统统涌上心头,她与情夫一起,狠狠地羞辱了男人。

男人可以用生命去爱着妻子,却又在金钱上苛刻和羞辱女人。他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妻子,带给她的却是深深的伤害。

对于女人而言,贫穷与失去爱人固然可怕,可是丈夫那一种让她丧失自我与尊严的控制与折辱,才是让她无法忍受的。

茨威格的人性(才让她沦落风尘也不愿回归婚姻)(4)

03

女人被情夫抛弃后,却仍然不肯回到丈夫的身边,她将男人偷偷留下的钞票撕得粉碎后,便远走他乡。

当男人千辛万苦再一次找到女人时,她已经被生活所迫,流落到了妓院,出卖着自己的身体。

受尽了折磨的女人,答应再次回到男人身边。然而,要改变一个人的禀性并不是那么容易,要根除一种深深印刻在骨子里的习性简单难如登天。

在两人的婚宴上,男人因为茶房少找了钱,而与之发生了争执。这个男人铭刻在骨子里的吝啬,对钱财的万分看重,又一次揭开了女人内心的伤疤,女人终于彻底绝望,再次决绝地离开。

女人继续沦落在小酒馆里,出卖着自己,对紧追不舍的男人百般羞辱。可是在羞辱完男人之后,在男人落荒而逃之后,女人却又陷入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疲倦和羞愧。

而这一种羞愧的心理,又让她对男人施与了更加恶毒的侮辱。这种周而复始的彼此折磨,无时不刻不在刺痛着两人。

就算经历了过了这么多的波折之后男人深深的醒悟,就算女人在受尽男人的折辱之后,依然在意男人,可是,他们之间残存的那种绝望而薄弱的爱,却不足以破开当下这样的僵局。

男人与女人无法越过横亘在两人中间的巨大裂口,而继续纠缠下去,只会让两人互相伤害和彼此折磨,却无法解脱。

小说的最后,男人对“我”倾诉,无助而绝望地请“我”帮他向女人求情,然而,到了这种境地,或许除了死亡,已经无法解脱两人的巨大痛苦。

茨威格的人性(才让她沦落风尘也不愿回归婚姻)(5)

04

这篇小说《月光巷》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短篇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一对夫妻,因为丈夫在金钱方面对妻子的羞辱和控制,使得妻子不堪忍受而与人私奔,最终两人都陷入了对彼此的折磨而无法解脱的故事。

在这篇小说中,茨威格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港口之夜,他以细密如血管般比喻借指那些隐藏在日光下平淡无奇的街巷,在月光下便如皮肤下的血液一样暗涌,其间挟裹着女人与赌博、海员与情欲以及难受忍受的油腻腻空气。

“这种宁静是个骗局,在这条雾蒙蒙的幽暗的小巷里正弥散着世界上某种腐败之气。”

故事的开篇,茨威格不厌其烦地用各种细腻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夜幕下的港口小镇,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代入到故事中。

在人物出场之后,小说采用了茨威格惯常使用的戏剧表现形式,通过小说中男主人公之口,大段大段的人物倾诉和自我独白,连贯紧凑、不受阻断地推进故事的节奏。

这样的手法,在他的代表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马来狂人》、《看不见的收藏》中都应用得十分娴熟。

而在人物的塑造中,作者除了用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来推进故事的发展,还应用了很多人物动作的描摹和刻画,以此生动地将一个将看重钱财的男人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与在本篇开头用大量的文字来渲染环境不同,在故事发展的进程中,茨威格仅仅只是用几句简短的对话,便让读者在脑海中勾画出了男人与女人之间时常发生的纠缠与折磨。

茨威格还很擅长在小说中应用各种戏剧冲突,因此他的小说,即便是讲述一个貌似平淡的故事,却总是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到高潮迭起,并往往在结局出现很多意想不到,却又顺理成章的反转,给读者一种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

茨威格的人性(才让她沦落风尘也不愿回归婚姻)(6)

05

斯蒂芬·茨威格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家境富有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研读哲学和文学,大学毕业后,曾周游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世界各地。

他与罗曼·罗兰、弗洛伊德、高尔基等众多作家为友,并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在很多作品中,都留下了精神分析的印记。

一战期间,茨威格从事过反战工作,1934年流亡英国和巴西。

二战爆发后,奥地利被侵占,茨威格失去国籍,后来因奥地利并入德国后,他加入了英国藉。1942年,因为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沉沦而绝望自杀。

茨威格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等,其中,以小说和传记的成就最为显著。

他的小说大部分以描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其中大部分人物都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女性。

茨威格十分擅长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流,来表现在各种特殊场景下,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理状态。

他笔下的人物,总是会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傲然和决绝,以及偏执的心理表现,以此来塑人物性格,并借于剖析人性的深度。

茨威格以一种平易近人且又纯正真切的写作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对其作品的欣赏。

他的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甚至使著名作家高尔基,在读完之后潸然泪下,并盛赞他为世界上最懂得女人心理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