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先生谈鲁迅(书人茶话鲁迅与龙文鞭影)(1)

(图文无关)图为绍兴鲁迅故里。 (视觉中国/图)

鲁迅在《中国的奇想》一文中讽刺批评几种荒谬的思想言行:例如古人曾经相信多多“御女”可以成仙;又有人幻想自己放收自如地从鼻子里出来一道白光来就足以杀敌;还有政府发行,而其时的宣传说这样既爱国又可获奖;又有无行的文人利用匿名信和化名的文章攻击别人,以达到成名获利的目的。

这样一篇四面放枪的文章,怎样结尾很不容易安排,而鲁迅却处理得极妙——

狂赌救国,纵欲成仙,袖手杀敌,造谣买田。倘有人要续编《龙文鞭影》的,我以为不妨添上这四句。

《龙文鞭影》是旧时非常流行的一部启蒙读物,明朝学者、国子监祭酒萧良友编撰(后由杨臣诤校补),内容是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形式则取四字一句,两句一联,按韵部排列,像顺口溜似的很便于记诵。此书比《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要深一点,好在它是带有注释的。此书及其续编后颇流行,多被用为私塾的教材,或儿童的课外书。幼学如漆,鲁迅非常熟悉这《龙文鞭影》,忽然因写杂文而为之续写四句,信手拈来,即成妙谛。

《龙文鞭影》按平水韵的平声三十部排列,每部之下的人物故事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像是东拉西扯的儿歌那样。试举卷三“一先”条下开始的几句来看:

飞凫叶令,驾鹤緱仙。刘晨采药,茂叔观莲。

阳公麾日,武乙射天。唐宗三鉴,刘宠一钱。

诸句的内容毫无逻辑上的联系,无非是把各种传统文化的知识碎片按一定的韵脚做成拼盘,好让小朋友知道并记住。鲁迅《中国的奇想》一文中抨击的几种“奇想”恰好也是散乱的,用《龙文鞭影》的模式来加以综述,不仅可行,而且实在巧妙。他老人家知识丰富,头脑灵活,纵横捭阖,无不如意,是少见的文章高手。

后来在《难行和不信》一文中,鲁迅再一次提到《龙文鞭影》。鲁迅不大赞成拿这书给儿童做读物,则见于他为译本《表》(苏联作家班台莱耶夫所作童话)所写的《译者的话》之中。

我小时候曾被要求自学此书,也背过一部分,因为不感兴趣,没有坚持多久,我父亲也没有挥起鞭子来一定要我读下去。不料到几十年后,忽然见到此书大有咸鱼翻生的意思,有好多家出版社重印《龙文鞭影》,给予很高评价。最近忽然想起鲁迅曾经从此书得到过营养,而又采取批判的态度,深感风气的变化,不禁怃然若失矣。

顾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