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庐原在象阳荷盛郑壶叟《海上同音录》载《过象山宗祠有感》一绝末两句云:“草草庐后花花馆,如此风流今已无”黄迂叟《慎江草堂诗》首篇《村后杂诗》之三:“咫尺郑公乡,盈盈一水隔言寻草草庐,蓬蒿没故宅”披览之馀,弥增怆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倦勤斋的由来?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倦勤斋的由来(吾乐斋名知多少)

倦勤斋的由来

草草庐原在象阳荷盛

郑壶叟《海上同音录》载《过象山宗祠有感》一绝末两句云:“草草庐后花花馆,如此风流今已无。”黄迂叟《慎江草堂诗》首篇《村后杂诗》之三:“咫尺郑公乡,盈盈一水隔。言寻草草庐,蓬蒿没故宅。”披览之馀,弥增怆感。

上称“郑公乡”,指吾乐邑西象阳荷盛,属郑姓聚族而居。是庐即位于此,主人郑公雪涛,名梦江,清恩贡,与兄梦松、梦白俱出舅父林大椿先哲之门,均以诗名。然蹭蹬名场,不见容于流俗,寄情吟咏,姑取《诗经》“劳人草草”,称劳心也,即忧虑劳神。又李谪仙《闺情》诗“织锦心草草,挑灯泪斑斑”,诚煮梦煎愁也。

公才艺博衍,极笃文字骨肉。与族弟宜之茂才投分至深,怜弟箪瓢屡空,惜其才,悲其境,长句相赠,四首录二:

灯窗独卧拥寒衾,别绪茫茫感素心。

贫叹伯龙贻鬼笑,诗怜平子为愁吟。

床头金尽奚囊涩,匣里光销剑气沉。

辛苦米盐劳母弟,君思家计泪沾襟。

咫尺睽违万里同,相思何处诉离衷。

事归幻境参蕉鹿(1),书慰穷愁忆雪鸿(2)。

债帅由来诗国住,愁城但合酒兵攻。

可怜掷剑高歌地,冷落悲歌弹铗冯。

注(1):君自号蕉鹿山人。

(2):君客岁穷愁益甚,黄君雪鸿尝贻书慰之。

其拓地辟园,花木交荫,日夕领其色香。尤风竹之喧,凉风飘袂,自惬幽怀,焉可无诗?写景咏怀,耐人玩味。爰录于后:

吾庐恰称一身闲,两扇柴扉自闭关。

休道家园溪壑少,读离骚胜去看山。

盖山有草自幽寥,世界清凉俗念消。

地剩三分劳布置,三分种竹一分蕉。

三间茅屋远飞埃,黄菊红桃面面栽。

墙角篱门闲不掩,月明倘有故人来。

绿柳阴中是我家,锄畦移石兴幽遐。

微风不为疏篱隔,摇动满园红豆花。

先生屏绝轩冕,偏喜友朋来访,纵谈辩,陶性情,即席赋赠,仅举一诗:

醉里谈心旧恨牵,飘零书剑叹年年。

酒杯以外无豪侠,尘世于今半乞怜。

未必诗能穷福命,可知闲即是神仙。

与君同作浮云梦,悟彻源头各冁然。

其系秋社社友,共计六人,先生同怀适占其半,雅集命题俱带“秋”字,如秋风、秋雨、秋月、秋云、秋霜、秋梦、秋怀、秋意、秋吟、秋色等卅题,六社友各得诗三十首,合计一百八十首,额曰《秋社联吟草》,由先生冠以一序,骈四俪六,沉郁隽妙,文采足可摩垒,不自觉其迴肠荡气也,选录一段殿后:

今者蘋花朝开,荷香初歇。红树白云之寺,正好著书;晚霞夕照之村,宛然入画。叹回头胜会,已隔四年;忆把臂故人,有如千里。每览新编,似醒旧梦。贮之锦囊,为君证翰墨因缘;附以芜辞,笑我作邯郸学步。噫!当日夜窗风月,谈诗联知己之欢;今朝秋水蒹葭,开卷起怀人之想。

潜庐原在象阳荷盛

有谜面用杨万里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打吾乐地名,谜底邑西荷盛是也。其地称“潜庐”,即郑蛰先生居宅。光绪《乐清县志》纂修姓氏载:“参订校勘生员邑人郑蛰潜庐”,该先生名蛰,字佐清,号蓉秋,别署潜庐,思想明锐,觉春风须拂女萝枝,于民初与高薏园、方博臣、包敬之诸先生倡办柳市女学,并膺第二任校长,从容擘划,规模渐具,从读增多,啧啧称善,益动吟怀,赋有一绝:

柳川学舍开生面,却属红妆问字人。

多谢槐堂殷助我,葱茏花木乐长春。

上云“槐堂”,用“三槐”典,谓王姓,此指王针凡先生,曾留学日本,归国矢志甄陶,应聘负责教务,足堪相辅。

先生以法自持,以廉自励,被举为县议员。曾任自治委员,长达十五载,务求民隐,冀办实事,试其挽黄竹君孝廉联:

走不侫谬膺自治选,地方重寄,策乏刍荛,幸彭泽令归,时事商量参末议;

天何憗遽夺先生才,宦海初回,幻传噩耗,痛广陵散绝,乡邦文献更无征。

挽主黄竹君孝廉,名鼎瑞,与先生中表亲。曾任梅溪书院山长十年,后入赀为福建州同,代摄漳平县事三月,有惠政,卸任送者塞途。及归,被举为自治会董,并拟设国文研究社敦请主讲,乃不两月以疾卒,齐辍里舂凄然下泪。

迨民国丙寅(1926年),闽军周荫人退兵过境,劳其奔走,梓里赖安,浙江省长夏超赏给“积卫宣劳”额,彰其种德一应世变矣!

先生届花甲,回首平生种种,关心民瘼,筹荒有策,穷檐得欢,大濡其泽。却遭横议,事真不可为耶?洋洋洒洒,赋古体自寿,录其姻晚陈子化南和作:

荥阳有高士,年跻花甲子。赋诗梓而行,惠予以一纸。

予读诗则惊,忽又转为喜。惊喜胡交加,待细述所以。

观公之平生,忠诚每自矢。曩岁风水灾,饥民遍遐迩,

输粟亏公劳,穷檐咸得所。冤哉马伏波,奇嫌遭薏苡。

报纸时喧传,蜃楼看伏起。世情不可测,真同波云诡。

虽然此何伤,月旦评足恃。道高魔亦高,圣贤恒如是。

公试付一笑,流言当自止。况值六秩辰,人生难得此。

祝嘏来亲朋,诗新酒复美。群季皆惠连,唱酬乐未已。

百年瞬息间,那计誉与毁。我之惊喜俱,乃即斯意耳。

慰公还寿公,赓诗惭下里。公见我诗时,料应笑莞尔。

其晚岁以书史自娱,踵乡哲之盛,曾馈《秋社联吟草》致刘厚庄先生,封面盖有“厚庄藏书”印,承刘公转赠温州市籀园图书馆,并系“乐成郑蓉秋先生手赠”等字,今尚藏馆,足志鸿雪,亦一幸事。

天一笑庐原在象阳高园

此庐座落吾乐邑西高园,为状元公梅溪遗裔之村,俱属王姓。独黄宅自沙川迁入,夏屋渠渠,入门联云“江山助磅礴;星斗焕文章”,集古人句也。果对联应验,主人黄公鼎瑞为文气象高华,系光绪乙酉科中举,列八十四名,继其胞侄式苏先生中壬寅辛丑恩正并科举人第四十八名,宅第立匾“登科”,与叔父前立“文魁”额两相辉映,所谓“叔侄登科”,颇为人所健羡。

公胸襟洒落,一无城府,衔杯展卷,捷思信笔,录其《闲居偶成》两律:

雁荡山南构草庐,奇峰百二绕庭除。

留宾只饷家常饭,访友频乘薄笨车。

怪事爱搜唐小说,腐谈厌读宋儒书。

诗成一笑开怀甚,酒熟茶温月上初。

一家眷属喜团圞,风月盈庭笑语欢。

得句惯教娇女诵,种花权作美人看。

妻知蓄酿供宾饮,妾善调羹博母餐。

多谢阶前新长竹,春来日日报平安。

公经术湛精,应聘任乐邑梅溪书院山长,并于光绪庚寅于白鹤寺旁倡筑蒋公祠。承张君朋强惠示《申报》载此事,关乎乡邦文献,特录藉广见闻:

乐清西门白鹤寺侧新建蒋公祠一所,系梅溪书院山长黄菊襟孝廉倡捐兴造,胡绂廷明府暨前署县恽直乡明府均分鹤俸以赞成之。栋宇辉煌,亭台壮丽,奇花异卉,点缀其间,都人士觞咏流连,可以销除尘障。按蒋公讳埴,康熙间宰是邑,以名进士现宰官身,善政多端,如投喜封、平粮价、振文教,一切裨益地方之举,知无不为,遗爱在民,久而弗替。今者崇祠报飨俎豆千秋,俾后之官斯土者景仰前徽,有所观感,未始非地方之一助也。(录自1892年11月29日《申报》第7044号)

后将张文君合祀,称曰“二公祠”,祠中联语多出公手,惜不复省记。

后公冀展怀抱,入赀以州同需次闽垣,乃时事日非,国事寖弱,偏狐鼠横行,益忧愤抑郁,乡思倍切,试看其赠洪潜园(鲁山)联有序:

鲁山洪君,风雅士也。君距余仅数里,春秋佳日,来往极欢。自余出山后,忽忽之间,别且四载矣。兹闻君于旧庐之外,筑楼数楹, 幽雅绝尘。风晨月夕, 辄邀二三知己觞咏其间,以为笑乐。余闻而羡之,撰此寄赠。词不足存,而宦游乡思之思流露行间,吾鲁山读之,得无为余赋招隐欤?

予游倦矣!径欲乘风归去,且与君卷帘赏雨,凭栏看云,无限好诗来,白眼狂歌,定有吟声惊碧落;

斯楼巍然!每当对月兴怀,应怜我千里蓬飘,一官匏系,何如此间乐,青山招隐,合教高卧共黄生。

公倦羽思还,终遂一盟猿鹤,赋就归里感作,同调纷加酬和,兹录原玉两律:

人门笑酌洗尘卮,从此逍遥不受羁。

父老过从谈稼穑,儿童聚认讶须眉。

竹林无恙重开社,池草何心更咏诗。(注)

惭愧荆妻私讯问,宦囊可有买山赀。

(注)予于前岁遭季弟茀臣之戚。

敢耽高隐弃官还,为惜衰年养病孱。

坡老诗名留海外,陶公归计托田间。

渔樵半席臣分领,水竹三分屋曲环。

莫羡闲闲桑者乐,独居亦复念时艰。

其遗有《天一笑庐诗集》,张公宗祥题签,刘公绍宽冠序,由嗣君廓、憬、蒨校刊,即民国丙寅(1926年)出版家印本,乞吾瓯名宿吕公文起题辞,其末云:“此编付麻沙,墨黯字明灭。瀑雷起纸间,一笑天为裂。”

无逸庐原在黄华

吾乐朱筱戡先生吐纳风雅,继尊人复戡公芳轨,梓行《白云山房吟草》,内载《黄华杂咏》首章云:“百忍堂中百万翁,荥阳门第盛文风。故家子弟多英俊,星使当年誉望隆。”上两句谓该地张、郑两姓,末句指民国时曾任驻澳公使、伊朗大使郑亦同先生是也。

亦同先生名异,于梓里构厦,新颖洋式,花木扶疏,别拓风月,爽气迎人。复立碑曰“无逸庐落成纪念 郑亦同手书”,庐之名出《书经》篇名,即《书·无逸》:“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又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无逸”,作自励语也。

其少随乡先辈朱石民校长就读乐成模范小学,沉静好学,为文清顺,殆由天授,与堂弟郑正(谱名嘉胜,后更名空性)被许为校中“二难”,后必棣萼争辉也。及执读浙省十中,倡建“醒华学会”,唤醒中华为己任,毕见救国之苦心,迨深造北平师范大学,深慨外患频仍,兵祸俶扰,请愿游行,放言高论。时段氏执政,公然枪杀学生,酿成“三一八”惨案。其怒不可遏,持罹难者血衣,偕同学诘责当局,陈词侃侃,正气磅礴,其英敏不可测识焉。继为党国要人顾孟余、陈果夫诸人赏识,谓其“三月于菟,气能吞豹”,遂毅然弃学离校,赴粤投奔革命。

后陈果夫主政江苏,以南通为苏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其才大堪用,委以南通行政督察专员,方逾而立之年。莅任振衰起敝,利民多多,交相称颂。且兼南通学院院长,延揽名师,陶铸群才,具百年功。夏日华灯初上,以民宅昙花开,照影婷婷,别饶烂漫,先生率同仁宴赏其间,历二小时许,花乃徐徐卷合。其恻然心动,即席占“诸君莫羡倾城色,转眼繁华委路尘”,彻悟万物盛衰无常,岂欲宦海抽身乎?欲罢不能,两度外交生涯,一揽异国风味。其于澳都回国述职,随身携有一编《乘槎集》,硕彦名流纷题珠玉,试举数家一供品赏。于氏右任题曰:“圣人心同天地,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不能一日忘之也。”章氏士钊调寄《少年游》词云:“少年得意,长风破浪,八月泛神槎,要使天骄凤麟,识得祖帐送皇华。 平生志,大同书,古四海,共为家,此去如何?太平洋上,看种太平花!”顾词牌名思其义,值强仕年,行亲仁善邻,许国之宝也。另其业师马氏公愚题截句云:“独称浑天早可誇,康成今看泛星槎。澳都风物旄头记,兵甲清时皇者华。”首句用郑康成即郑玄问业于马融典,适为师者本人亦马姓,运用得当,堪称作手。

后拟买山雁荡,著谢公屐,负长吉囊,以娱馀年,乃成虚愿,殊低徊耳。

先生事亲孝,友于兄弟,是庐后供老父劲夫公遂菟裘计,宿儒黄公胥庵曾顾其庐,乞赐联,终未果。及黄氏逝,挽联及此:

西湖佳话,白下清风,客邸忆追陪,前事莫忘,鸿爪难寻异地乐;

南亩荒芜,北窗寂寞,轩车承枉顾,隔年如昨,莺花正报故园春。

其于1950年迁寓新加坡,应南洋大学敦聘,就任国学教授,孜孜启迪。闻曾撰联一抒志趣,採得如下:

读易有渊源,敢效梅山称学士;

论文开智慧,愿如云鹤遇神僧。

上联云宋王南美长于易,称为梅山高士。下联指宋王中立遇神僧后谈吐异常,易名云鹤。从知先生从事易学研究,费十年之力,覃思竭智,著有《周易探源》一书,署雁荡山人郑衍通名梓行,足证其目断故山,未能忘情也。

其于1984年辞世,卜葬台北安乐墓园,树有石碑二方,一镌“八卦图位”,一镌其专著序文,由陈氏立夫手书,殊引人瞩目。

鹖庐原在乐成集贤巷

吾乐乐成集贤巷,又称蔡宅巷,清蔡保东孝廉寓此,前流传“举人通,蔡保东”,诚一邑之光也。其族侄谱名庆锡先生,名尊周,号禹九,一作雨九,居此巷,别署“鹖庐”,鹖为鸟名,另名鹖鸡,以鹖羽为冠,此隐士之冠。古有鹖冠子者,屏迹深山,遗有专著,当效之也。

先生天性聪敏,自少穷经,下笔成文,咸中规矩。由盐大使考入浙江高等巡警学校,曾任乐清、虹桥、宁波等地警佐。一矢以诚,锐气盛满于中,事之繁剧,处之有方,尤嫉恶严,持论不阿。而里有不逞者,持构辞以撼先生。其起视大局,糜烂已成,遂浩然辞归矣。

先生朴拙有山林气,避喧就寂,自乐闲旷,实退而自足也。虽两袖清寒,然宾朋满座,或放纵、或拘滞、或冲和,随遇而安,各自适也。尤客室张联,系出清人冯桂芬大手笔,联云:

福禄光明家门雍睦;

父兄悦喜子孙盛昌。

冯氏力主“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为改良主义之先驱人物。且观其名“庭桂流芬”,喻子森森挺秀也。上联祥光满纸,共生欢喜心矣!

先生好义急公,矜恤孤寒,于乡先辈董公新城(名正官)遗德常赞颂,事载县志:“嘉庆十五年大饥,邻有鬻女者,母哭之哀,时女已在客舟,正官追及赎归之,既悯其不能存也,出粟周之。郑锡庆赠以诗云‘听彼桓山鸟,声声子母悲。从知人世上,最苦别离思。卿相推衣有,儒生解橐谁?贤哉董夫子,独力赎蛾眉。’”先生兼仰董公才华横溢,长留妙句,遂搜讨甚力,得联一云:

贺人双寿兼子入泮新婚

芹藻正生香,看泮治波澄,对舞文鸳时比翼;

椿萱方并茂,喜蓬山果熟,双飞彩凤日和鸣。

其根底槃深,致力之勤,取材之博,成书署曰《鹖庐笔记》,为醒世之文。由其业师高公储庼撰叙,节录于后:“今阅其笔记,知其所纪录者,盖皆得于案牍之暇、茶馀饭后,借友朋之谈屑为警世之良箴。而文词简洁,视昔大异,前后如出两人。予深为雨九喜……而况以十馀年见闻所积,裒然成集,如雨九者尤不可多得。予其能默无一词乎?”乃沧桑频仍,上书稿已佚,盖不禁惘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