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大城市里面,天津的地位有点很尴尬,虽然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但跟北京、上海完全没法比,存在感太低,都让人忘了它还是个直辖市。

但是,天津在历史上还是很值得一说的。

早在5000年前,天津这个地方还是一片海洋,后来在黄河泥沙的作用下,形成了一大片冲积平原,成为了今天的天津。

那么,“天津”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在历史上有好几个说法。

民国时代天津有多繁华(今天的天津跟北京没法比)(1)

第一个说法,是缘河说。

这个“河”指的就是天津河,天津正是有了这条天津河,才被取名为“天津”。

天津河在《金史》中就有记载,在第27卷的《河渠志》当中,记载道:“泰和六年,卜二月,通济河创设巡河官一员,与天津河同为司通管漕河闸岸,名天津河巡河,官隶督水监。”

这就证明了,当时确实有天津河存在。

除了《金史》之外,乾隆年间也有一本《天津卫志》,里面明确记载着:“坐落天津河北武清县。”这个时候,“天津”二字只是用于河流,还没有用到城市上。

民国时代天津有多繁华(今天的天津跟北京没法比)(2)

第二个说法,是星座说。

这个星座不是国外的十二星座,而是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星座。

这个说法要追溯到隋朝,在《隋书·天文志》当中,有这样的记载:“尾亦为九子箕,亦曰天津。”

除了隋朝之外,在《宋史·天文志》中也有记载:“天津九星在虚宿。”

在乾隆时期的《天津县志》上,也可以找到关于天津和星座联系到一起的文献,并且以此来为天津命名。

民国时代天津有多繁华(今天的天津跟北京没法比)(3)

第三个说法,是赐名说。

这个说法是被官方认可的,也是老百姓所认可的一种说法,这个赐名者,就是明朝永乐大帝朱棣。

当年,朱棣在起兵造反的时候,就是从天津的三岔口开始的,也就是从三岔口渡河袭取沧州,夺得了皇位。朱棣登基之后,对三岔口感情很深,觉得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更是“天子渡津之地”,于是便大手一挥,把这个地方起名为“天津”。

等到朱棣将首都迁到北京之后,天津就成了保护北京的重要地点,朱棣还在天津设立了三个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于是天津也被称为“天津卫”。

虽然今天的天津跟北京没法比,但是在民国时期,天津可一点都不比北京差,甚至比北京还要繁华。

民国时代天津有多繁华(今天的天津跟北京没法比)(4)

1858年,因第二次鸦片战争落败,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把天津设为通商口岸,西方各国可以在天津设立租界。

《天津条约》虽然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是也让天津成为一个开放的城市,引进了很多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尤其是工商业,其繁华程度超过了北京,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有“南上海、北天津”之称。

而且,因北京是首都,军阀混战,你方唱罢我登场,让北京变得混乱不堪,因此很多有钱人都搬去了天津,更让天津变得富庶起来,成为北方最繁华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