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的问题答案,请看“哺”字词条加粗内容,其他无兴趣内容可略过。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52课,讲两个汉字,分别是“哺”和“味”。两个字均属《说文解字》“口”部汉字,详情如下:
1、哺。读bǔ。《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哺,哺咀也。从口,甫声。”形声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玄应引许《淮南》注曰:‘哺,口中嚼食也。’”哺的本义是咀嚼;泛指吃、喝。比如《后汉书.赵孝传》:“弟季,出遇赤眉,将为所哺。”李贤注说:“哺,食之也。”那时天下乱,人吃人,所以说被赤眉军抓到,就“将为所哺”。
(赤眉军起义)
又比如刘禹锡《武夫词》:“昔为编户人,秉耒甘哺糠”过去曾经是个普通的老百姓,手执农具甘心吃粗粮。
本义之外,哺还有三个意思:(1)鸟饲幼鸟。《尔雅.释鸟》:“生哺鷇(kòu),生噣,雏。”鷇的本义就是由母鸟哺食的幼鸟。郭璞《尔雅注》:“鸟子须母食之。”由母鸟哺食的幼鸟称鷇,能自行啄食的幼鸟称雏。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有:“凡含物以饲曰哺。”
(母鸟哺幼鸟)
再比如陆游《燕》:“初见梁间牖户新,衔泥已复哺雏频。”其中的“哺”,用的也是这个意思。
这个用法又引申为喂食,比如成语嗷嗷待哺,原指小鸟饥饿时叫着,等待母鸟来喂食。用来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亟待救济和援助。一般多用于形容灾民饥饿的惨状。
(2)口中所含的食物。《庄子.马蹄》:“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大意是:嘴里含着食物玩耍,拍打着肚子遨游。《汉书.高帝纪》:“汉王辍饭吐哺。”颜师古注说:“哺,口中含食也。”关于这个吐哺的典故,最著名的还是周公吐哺,周公吐哺也是成语,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大意是:(周公)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来“周公吐哺”就成了在位者礼贤下士著名的典故。
(周公庙的周公像)
(3)小儿气结病。《释名.释疾病》:“小儿气结曰哺。哺,露也。哺而寒露,乳食不消,生此疾也。”
哺的小篆写法如图:
(哺的小篆写法)
2、味。读wèi。《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味,滋味也。从口,未声。”形声字。本义是舌头尝东西得到的感觉。比如酸味、甜味、苦味。比如《孙子.势》:“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大意是:基本的味道不过五种,但由这五种味道烹制出的各种佳肴却数不胜数。
(五味佳肴)
本义之外,味还有很多用法,举常用的说说:(1)品尝;辨别滋味。比如《老子》恩施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味无味。”(这一句的味无味,有本作“知无知。”)大意是:把没有作为当作作为,把没有事情当作事情,把没有认知当作认知。
(2)菜肴。《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吃饭不吃两道以上的菜肴,坐不坐双重的座席,形容极度节俭。
(3)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比如:香味;臭味。现代汉语,舌头尝是味觉,鼻子闻叫嗅觉。
(味觉与嗅觉)
(4)意义,旨趣。比如《红楼梦》开篇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谁解其中味)
(5)用作量词。比如:一味药。
味的小篆写法如图:
(味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152,部分图片引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