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通用机芯还是自制机芯?”这种近乎血统论的判别方式过去几年在表迷之间十分流行。有人引经据典坚持通用机芯的稳定性,有人高谈阔论称赞自制机芯的布局与打磨,两派各执一词,似乎是为真理而辩谁也说动不了谁。
但事实上,他们都忽略了一个本质的问题,那就是在手表这个整体概念里,机芯本身自制与否并不是品质高低的主导因素。两者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厨房里的原料和菜品。你见过有多少人会去比较生的菲力牛排与生的沙朗牛排哪个好吃,只会说这家厨师做的菲力牛排比那家的沙朗牛排好吃。
上千元钱的牛排我们知道类比的关键,到了几万元预算的手表为什么反而会感到困惑?
再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ETA 7750,自制机芯控对它嗤之以鼻。然而,当它化身为宇联UNG-27.01自动上链机芯时,哪怕是其中最挑剔的那群在论坛上享有“大神”之名的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因为,UNG-27.01的打磨程度和走时精度这两项客观数据已经确实超出了许多所谓的自制机芯。这些,其实就是证明了个万分简单却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被人忽视的道理:原料不是决定最终成品质素高低的关键,“厨师烹饪的技巧”才是!
手工完成18个独立步骤制得的摆陀
宇联的“烹饪”非常有诚意,或者说,有十九世纪传统手工制表的感觉。
“我们从ETA那买来机芯零部件后,先在德国表厂的组件生产车间对这些零部件进行相应的改制与修饰,随后送到机芯组装车间完成组装与调校。”问及UNG-27.01的特殊之处时,品牌方详细地介绍到,“机芯上的‘Germany’字样充分说明了它是德国制造,性能远远超过了通用机芯”。
UNG-27.01的局部细节夹板的格拉苏蒂纹与底板的鱼鳞纹都有着很高的完成度
这句话,相信任何亲眼见到表款实物的人都不会存疑。通过蓝宝石透明底盖,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款机芯在打磨完成度、摆陀、避震器层面的自成一派。校表仪上整表-2— 6s/d的走时精度以及轻巧的计时按钮回馈感也告诉了整个市场,这是一款值得信赖的机芯。
此时,自制还是通用又有什么关系呢?相比于此,UNG-27.01更适合的定位,应该是高级德国计时机芯。
高级德国计时机芯UNG-27.01
之所以选择从ETA处采购零部件然后魔改而非所有零部件全部自产,不是做不到,只是为了将最终手表的公价控制在两三万这个大众可以接受的范围。
某种程度上来说,宇联的野心很大,“我们要以亲民的价位去诠释高级制表”。但这份野心并不让人生厌,甚至在商业至上的当下,还有那么些暖心——全心全意为消费者考虑。
为消费者考虑的心态在外观上同样有所体现。搭载UNG-27.01的贝利士计时腕表自问世之日起便彰显出了有别于同类款式的性情。一方面,44毫米的口径让盘面视野十分开阔,表壳体线的“剪裁”则是给予了整体舒适的佩戴感——贴肤且不臃肿。
另一方面,细节上有着两三万价位段所不具备的精致。例如计时秒针的双色,红色与银色交界处干净流畅,丝毫没有彼此相融的拖沓感。千万不要小瞧这一点,它在当下钟表领域的稀缺性,便是其工艺难度的最好证明。
“为了做指针的双色,表厂交货时间拖后了约四个月”。客人问全新宇联贝利士计时腕表的上市时间为什么从8月份跳票到12月份时,品牌方无奈地解释到。
双色指针,一剑指云霄
明明有着SWATCH GROUP强大的渠道支持,也有着格兰苏蒂镇深厚的市场情怀,宇联为什么还要去死磕那些大众市场可以理解的不属于它所处价位段的东西,比如细节、创新设计、机芯?
唯结果论,是为了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但,我看了很多宇联的资料后,有一种不太确定的猜测,我觉得宇联做这些,是一种反叛式的证明:谁说两三万元手表的机芯不值得一提?又是谁说两三万元计时表的外观千篇一律?
就这样,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宇联贝利士计时腕表迎来了我眼中的高光时刻。全新问世的两款,D009.427.16.262.00与D009.427.16.052.00,在熊猫盘与反转熊猫盘配色理念基础上完成了自我个性的升级——三个附盘不再同色:262的底盘与小秒盘为象牙白,两个计时附盘为黑色,052则相反。
宇联贝利士计时腕表直径44mm,不锈钢表壳,UNG-27.01自动上链机芯,动储60小时,参考价18400元
理性层面硬拗这种设计背后的原因,可以。是清楚地划分了功能区域,让时间信息更加易读;是赋予了整表高辨识的外观,十米之外没看见LOGO就知道是宇联贝利士……
但我始终觉得,不同于机芯的实用性,外观设计应该更偏向感性。有人说表款是复古,我则想说这里的复古不是正襟危坐地上历史课,而是仿佛在茶园子里磕着瓜子听着台上说书时的悠闲惬意。更有趣,更别致,自然也更适合年轻人。
销售数据证明了这点。据资料显示,两款全新宇联贝利士计时腕表在2019年12月15日正式上柜,瞬间宣布售罄;中国市场好不容易等到了补货,才过去了一两周的时间,均只剩个位数了。尤其是262象牙白,现在全国在售的数量不会超过一只手。
戴着很舒服,看着很清爽,总体没感到任何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