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忽悠”一词应该是从赵本山老师那儿起始的。笑谈中,起先觉得忽悠人相当的无耻,被人忽悠相当的郁闷。现如今,却开始相信忽悠人或是被人忽悠原来都可以很开心的。这点进步,还真得感谢老赵师。

大家都打着真诚的幌子(也谈忽悠真诚是底线)(1)

“忽悠”啥意思?新版词典里很干脆地解释为“蒙”。此以通俗和狭义层面解义:所谓忽悠,是指别人把你卖了,你还帮别人数钱。 据初步考证,“忽悠”是土生土长的东北词儿。不光是老赵师和小沈阳,东北人个个好忽悠,跟谁都那样,也许是这块黑土地的特产,是东北人的本质的一种习惯,忽悠一词随处可见。儿子跟老爸汇报一件大好事,儿子说得神采飞扬,说完定定地等老爸意见,老爸不满意会说:别瞎忽悠?老爸高兴会说:尽他妈的瞎忽悠!朋友也一样,你请他吃饭,他会说,忽悠我呐!那个说,忽悠啥呀,真的。等到了饭馆,请者自豪地说,没忽悠你吧!被请的笑打对方一拳说,大忽悠!东北人就这样,如果你是东北人,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抿着嘴,一边往下看一边在心里笑着说:真能忽悠。

大家都打着真诚的幌子(也谈忽悠真诚是底线)(2)

细细想下来,“忽悠”一词虽产自东北,但事实上它是属于全国人民的。比如,一些大人会喜欢把小人当宠物养和逗的;其实,在小人眼里所有的东东尽比宠物还宠物,都是些活生生的还没有危险的宠物猫儿宠物狗儿之类。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其结果,忽悠来忽悠去的大大小小的人儿也如猫儿狗儿般开心。 这应该是一种原生态的开心。有的人循着这份儿美好,不知不觉忽悠了好长一段时间,总的来说还是很开心,只是不及猫儿狗儿般放肆罢了。有些牵强地如此这般,还是心甘情愿意忽悠和被忽悠着。也许因为不想长大,所以开心一天算一天。

大家都打着真诚的幌子(也谈忽悠真诚是底线)(3)

人与猫狗等兽禽类终究有别。人长大一些,就会在感性与理性、真诚与虚伪、美丽与丑陋之间徘徊。徘徊间,就有比你还大甚至大得多的人,也有比你还小乃至小得多的人,成心忽悠你。这些人凭着你最亲近、你最信赖,每每比苦口婆心还苦口婆心,比推心置腹还推心置腹,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演戏”给你看,有的迅雷不及掩耳,有的润物细无声,让你顺从得掏心掏肝,让你佩服得五体投地,让你感恩得悄悄落泪。不过,多数人毕竟没老赵师或小沈阳那点儿天分,也不是中艺或是中戏的科班出身,一会儿便露出了“马脚”。 难怪泱泱大中华,几十年就出那么几个忽悠大师。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忽悠应该是有“身份”的人干的事。普通人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地活在现实中,做一个厚道的人,而不是一下子天堂一下子地狱的瞎折腾。有句老歌的唱得好,豺狼来了有猎枪!还有首眼耳目前的新歌,名字叫做《披着羊皮的狼》。披着羊皮的狼来了,咋办?——宰之,食之,弃之!

大家都打着真诚的幌子(也谈忽悠真诚是底线)(4)

是的,忽悠人或是被人忽悠原来都可以很开心的。有的人却让它彻底变味儿了,比如,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忽悠得别人很痛苦,而他自己也未必开心得起来。开心原来是“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痛苦亦或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何必呢?大家都珍惜一点机缘,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多好!所以,还是应该慎用忽悠,不善于忽悠你就别忽悠,有机会跟老赵师小沈师学点儿再说。眼耳目前,顾及别人做好自己,行得坦荡,走得踏实。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