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易箦

天下孔孟颜曾是一家。

基于孔子、孟轲、曾参、颜回四位先哲在儒家卓越的贡献,四大家族在历朝历代都有帝王追封谥号。

乾隆皇帝就先后八次敕封孔家。乾隆九年二月十七日,赐“通天谱”,后参差增补,不在其列,不入家谱。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二十篇(士不可以不弘毅)(1)

黄帝第25子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鯀,鯀生禹,禹生启,启建立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夏王少康封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建鄫国。公元前567年,筥灭鄫,太子巫奔鲁,鄫氏后人去其邑,以曾为姓,以示不忘先祖。

公元前505年10月12日,曾参出生,随父曾点读书,间或从事农务。

公元前492年,曾子十四岁,躬耕泰山之下,大雨阻隔,旬日不得归,思念父母,发表处女作“梁山之歌”。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二十篇(士不可以不弘毅)(2)

曾参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与乃父一同师事孔子。

公元前482年,孔子高足颜回去逝,曾参成为顶梁弟子,两年后,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以《大学》授之。

曾参27岁,孔子溘然长逝,此前托孤,将孔鲤的遗孤子思托付给他。

曾参守墓三年,第四年,父曾点去逝,曾子“水浆不入口七日”,此后独立支撑,时时刻刻保持知识分子孤高气质。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二十篇(士不可以不弘毅)(3)

三十八岁,武城大夫聘为宾师,设教于此。

五十岁那年,齐聘以为相,楚迎以令尹,晋奉以上卿,皆不应命。

六十岁,曾子和子夏、段干木设教于西河一带。

七十岁,卧床不起,让弟子掀开被子,看手脚还在不在,说我这一辈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今天总算不用担这个心了。

七十一岁,曾子亡。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二十篇(士不可以不弘毅)(4)

孔子死的时候,是鲁哀公十六年;曾子死的时候,是鲁悼公三十二年,均是哀悼之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曾子的轶事很多,“噬指痛心”,“曾子烹彘”,“曾子避席”,“曾子居卫”,“曾子换席”,“曾子谢赐”,“曾子再仕”,他上承孔子,下启孟子,成为儒家“五圣”之一。

圣人孔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宗圣曾子。

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子一生,始终保持高屋建瓴的俯瞰万物姿态,“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躬守孝道,不苟权贵,恪守礼约,“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妄心”。“不登高,不履危,卜凭痹,不苟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可以托六尺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

那么曾子的志向是什么?他不为己致富,不为帝致仕,不追名利,谨小慎微,只是追求内心深处的那份完美,挖掘人生的奥义。

只因他站得太高!

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二十篇(士不可以不弘毅)(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