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古代名人墓冢盘点


墓冢(mù zhǒng)是由古人为显先人的荣耀而建的,通常由泥土建成。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1)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2)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3)

1.春申君


春申君陵墓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陵园背山面水,北靠八公山山脉东部的赖山,南邻瓦埠湖,距李郢孜镇政府约50米,其封土高19米,底径87米,占地总面积7000平方米。1979年10月,安徽省考古队对该墓进行了考察,1992年谢区政府为黄歇墓立了碑,2000年动工兴建“春申君陵园”,同时正式对外开放。


春申君黄歇(?-公元前238年),战国时楚国人,在楚考烈王时期(公元前262年-238年),为楚国令尹(相国),封号春申君,赐地淮北十二县,后改赐江东(今江苏、上海一带)。黄歇为人博学多闻,能言善策,为楚相期间施仁政,重农商,强兵革,功绩卓著,与齐孟尝君、赵平原君、魏信陵君并称战国“四君子”。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黄歇被李园谋害,死于楚都寿春城南门外,后葬于今城东郊区(今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境内)。


2.袁术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4)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5)

袁术墓(严氏孤堆、袁术孤堆),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今已被考古学家证实。严氏孤堆高7.5米。严氏孤堆的南面立着新、老两块省级文保碑,两碑前后紧挨着,新碑在前,老碑在后。


墓冢封土脚下一周,分布着众多私坟,以西南至东南方向较多,如同众星捧月一般,又如太阳的光环,围绕大冢,景象颇为壮观。冢的西北侧,私坟相对较少。而在东北侧,新用水泥砌了2排共20个穴位,当时只有一穴安葬,其余19穴尚虚席以待。当地居民世世代代还是比较认可大孤堆的好风水。严氏孤堆于1981年9月8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县)人。东汉末年军阀,司空袁逢嫡次子,太仆袁基、冀州牧袁绍异母弟。举孝廉出身,拜为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拜为后将军,畏祸出奔南阳郡。初平元年(190年),联合袁绍、曹操等关东诸侯,联兵讨伐董卓。此后,对抗于袁绍和曹操,兵败逃亡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僭位于寿春,建号仲氏 。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导致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受到吕布和曹操攻击,元气大伤。建安四年(199年),于寿春呕血而死。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6)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7)

3.荀彧

根据清光绪年间《寿州志》记载,荀彧墓“俗传在州南门外南关坊”,后世研究称,荀彧墓在今寿县南关大转盘寿霍路以东500米处,后因城市建设被夷平。荀彧墓封土堆宽阔如山丘,整个墓冢上皆是郁郁葱葱的柏树。60年代,荀彧墓冢仍保存的相对完好,但当地乡人在平坟期间,砍掉了大半土堆,使墓冢逐渐变小,周围开垦成大片的麦田。


彼时荀彧墓墓室并未被开启,但不久之后人们在浇地时,意外发现了一段墓道。考古学者闻讯前往勘测,确认墓冢年代确实为东汉末年,沿着墓冢深入,人们发现由于麦田浇水的缘故,墓道内积满泥水,并且发现青砖垒砌封堵的墓门早已被凿毁,由此可见墓室已被盗墓贼先一步光顾,见到如此情况,考古专家也未再深入。


荀彧(公元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是辅助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


荀彧早年就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回乡,率宗族到冀州避难,被袁绍待若上宾。但最终荀彧转投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被冷落,调离中枢核心,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服毒自尽),享年49岁。死后被封谥号敬侯,追赠太尉。


4.刘安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8)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9)


淮南王刘安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城北2公里处,南临东淝河,北依八公山,墓冢位于寿县八公山乡团结村老母猪山南坡。墓冢呈覆斗状,底部用青石叠砌一米高环周挡土墙,其周长120米,墓冢高6.4米,面积约3800平方米。墓南立有清同治八年安徽巡抚吴坤修书丹的“汉淮南王墓”碑。墓地周围有大量的残砖、瓦砾。其中有云文瓦当、绳纹筒瓦、板瓦等标本。淮南王刘安于1986年7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安(前179年-前122年),籍贯沛郡丰县(今江苏丰县),生于淮南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汉时期文学家、古琴演奏家、发明家。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袭]封淮南王。刘安所著的《离骚传》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作品《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他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淮南子》是中国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学术巨著。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也是豆腐的创始人。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10)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11)

5.廉颇

廉颇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郝圩村的八公山纪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称“颇古堆”,距县城7.5公里。古堆高约20米,周约30米,基有条石垒砌。背东靠山,面西平原,里许便是淮河。由著名书法家司徒越题墓碑“赵大将军廉颇之墓”八个大字。


廉颇(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颇,一说字洪野,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邢邑)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封为上卿。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长平之战前期,采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军进攻。后为赵括所取代,致使长平之战惨败。九年后,击退燕国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拜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赵悼襄王即位后,郁郁不得志,先后出奔魏国大梁,最终老死于楚地,葬于寿春城北。


6.楚幽王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12)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13)


楚幽王墓,即熊悍墓,墓址在寿春古城东南50里处的朱家集(今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朱集)附近,发掘前称李三孤堆(又名离散孤堆),封土高出地面2米以上,径约100余米,周约400米。在1938年国民党桂系的大规模挖掘中,出土文物甚多,据估计至少有4000余件,其中青铜器有1000余件,重要大件有200余件,目前中国大陆征集的只是一小部分,台湾也收藏了一部分。在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器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楚大鼎、四兽平底鼎等。


楚幽王(前268年―前228年),芈姓,熊氏,名悍,楚考烈王之子,一说是春申君之私生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幽王十年(前228年)三月,幽王卒,同母弟熊犹代立,是为楚哀王。李园早年为春申君门客。他将自己的妹妹李嫣献给春申君黄歇;后者待李嫣有了身孕后,又将她献给了楚考烈王。李嫣很快就得到了考烈王的宠信。前268年,李嫣在王宫中产下了一子熊悍(据传为春申君之子),即是后来的楚幽王。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14)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15)

7.蔡侯

(蔡昭侯、蔡声侯、蔡元侯)

蔡昭侯墓位于寿县古城西门内偏北的地方,西距城墙脚约40余米,南距西大街约280米,四周地势平坦,原为麦。墓为近方形的土坑竖穴墓,南北长8.45米,东西宽7.1米,深3.35米。坑底有棺椁痕迹,骨骸已朽,东南角有殉葬人。北端放乐器和礼器,其他三面放车马器和兵器。西侧有一长4.2米、宽2米的长方形漆器,漆器的南部有两组玉饰。墓中出土遗物584件,其中青铜器486件,玉器51件,金饰12件,骨器28件,残存漆片与陶片6件,砺石1件。关于墓主的考证,开始时争辩较多,如安徽省博物馆的孙百朋提出为蔡昭侯,郭沫若断定为蔡声侯,唐兰、史树青主张为蔡成侯,陈梦家先生从蔡国历史、蔡器铭文、花纹、形制诸方面考证认为可能为蔡昭侯或蔡成侯,而终以昭侯为宜。后经裘锡圭、李家浩、王人聪、陈秉新等先生对铭文的解读,认为侯名为“绅”,即蔡昭侯,至此各家见解渐趋一致,似成定论。


此外,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于1958年、1959年清理了另外两座蔡国墓葬。墓葬位于淮南市西部, 当地人称为赵家孤堆的地方,东北距寿县城约7.5公里, 西北距八公山约3公里,东北距蔡家岗火车站约500米。两座封土墓南北并列,相距约200米,早年已被盗。清理未见葬具和墓主人遗骸,残存的随葬品主要是青铜兵器、工具和车马器,计112件。在2号墓中有一处集中放置铜剑10柄,在4柄剑上发现有错金鸟篆体铭文。由铭文知,其中3柄为“蔡侯产”用剑,因而发掘者推断该墓为蔡侯产之墓。


3个蔡侯墓的文物铭文,不仅说明当时蔡国与吴国的姻缘关系,也提供了春秋晚期,蔡楚吴越四国交往的种种资料,同时文物本身造型优美,文饰繁丽,制作精细,铭文劲秀,成为研究春秋战国之交淮河中游文化艺术的重要资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艺人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华,同时印证了安徽淮南蔡家岗地区在春秋战国时为州来国、蔡国属地。


8.宓子贱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16)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17)


宓子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瓦埠镇铁佛岗。


宓子贱(前521年或502年—前445年),名不齐,字子贱,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曾任单父(今山东单县)宰。他注意修养,有君子之德,《公冶长》载孔子称赞他为“君子哉若人”。《吕氏春秋·察贤》记载,他为单父宰时,用“无为而治”的办法来治理,结果是“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当他向孔子述其政绩以后,孔子称赞说:“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意即宓子贱还可以做更大的官。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宓子贱“单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单父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宓子”。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18)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19)

9.杨岐珍

杨岐珍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在松翠柏环抱之中,有一座古朴肃穆的陵寝。清代水师提督、民族英雄、抗法名将杨岐珍就长眠在这里。


杨岐珍(1836年——1903年),字西园、回族、安徽省凤阳府寿州赖山(今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赖山集)人。清末淮军将领,为维护祖国统一,卫戌海防,保持边疆稳定作出杰出贡献。1836年(道光十六年)杨岐珍出生于赖山集一户回族家庭。1892年7月杨岐珍升任福建水师提督。1903年因巡洋染疾病逝。


END

淮南市武王墩古墓出土文物(淮南古代名人墓冢)(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