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地理的朋友都知道,我国拥有四大海域,从北到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由于近些年南海周边局势不平稳,出镜率要远远大于其他三大海域,相反离首都重地最近的渤海几乎没有它的任何新闻,即便是有,也仅是天气预报等常规新闻。

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外国船只无权擅入)(1)

形成这种平稳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渤海完全属于中国内海,单单就这一条,外国船只没有我国的允许就休想踏进渤海一步,至于渤海能完全属于中国内海,还多亏了山东的一座小岛,没这座小岛,外国船只可以直接在距离北京不到200公里的渤海海面上招摇过市,试想那时到底是南海引人关注,还是渤海引人关注?

为什么只有渤海完全属于中国管辖?

渤海作为我国四大海域面积最小的海域,面积仅为7.7万平方公里,而我国南海的面积达到了约350万平方公里,四大海域的总面积超过了473万平方公里,但是除了渤海之外,其他三大海域并不完全属于中国管辖。

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外国船只无权擅入)(2)

因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主张,归属于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大约在300万平方公里,这一数字是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加起来的总面积,剩下的海域就是靠近我国的公海了。

我们先说内海,内海又称为内水,指的是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内陆一侧的水域,关于内海的定义还有很多,我们只需要记住一条,内海海域未经国家允许,外国船只是不得驶入的。经常与内海混淆的领海,其实指的是领海基线向公海一侧一定距离的水域,在领海范围内,是允许国外船只“无害”通过的

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外国船只无权擅入)(3)

领海基线,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领海基线的划定通常有正常基线法、直线基线法和混合基线法,我国海岸线曲折、海岛众多,因而选择的是直线基线法,在海岸或者是近岸岛屿上选择一些领海基点,将这些点连接成线就是直线基线法。

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外国船只无权擅入)(4)

领海基线以内的为内海,以外垂直延伸12海里为领海,领海之外垂直延伸12海里为毗邻区,再向外垂直延伸176海里,就是专属经济区,对于远离大陆的岛屿,领海基线就以岛屿海岸线为基准,我国管辖的30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就是这么来的。

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外国船只无权擅入)(5)

渤海能成为内海,多亏了山东一座岛

渤海海峡南起山东半岛,北至辽东半岛,海峡宽度达到了57海里,如果按照12海里的划分原则,那么渤海海峡中间33海里的宽度,就会被归为毗邻区,也就意味着外国船只可以在这一区域中“无害”航行,但是山东半岛以北有一系列分布的岛屿,这些岛屿组成了庙岛群岛,填补了这33海里的空白。

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外国船只无权擅入)(6)

巧的是,庙岛群岛最北端一座仅有2.72平方公里的北隍城岛,与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角之间直线距离大约是22.2海里,以1.8海里的微弱距离,成功将渤海完全变为了我国的内海。

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外国船只无权擅入)(7)

如果没这座岛,想让渤海成为内海,也不是不可能,因为最开始的领海宽度仅为3海里,从3海里一跃到12海里,大手一挥的人是毛主席

强权下的3海里?毛主席对国际惯例说不

进入18世纪以后,海上战舰的战斗力与日俱增,国际上开始为了维护沿海国的安全,设立领海,早期领海的宽度参考大炮的射程,当时最先进的大炮射程也不过3海里,所以最开始的领海宽度为3海里

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外国船只无权擅入)(8)

随着一战、二战的军备力量发展,舰炮射程别说3海里,40海里的都很平常,原本为了保护沿海国的3海里领海也形同虚设,此时最大的矛盾点来了,以美国为首的海洋强国坚持领海宽度延续最开始的标准,这样有利于侵犯别国的海域和掠夺更多的海洋资源,而弱国为了保护自己主张12海里的领海宽度,甚至更宽,3海里领海的国际惯例,俨然成为了强权下制约弱国的“鸡毛令”

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外国船只无权擅入)(9)

1931年,国民党时期曾宣布过我国领海宽度为3海里,蒋介石政府对外态度完全是看着列强的脸色来的,别说领海形同虚设,外国军舰甚至肆意在我国内陆江河上横行霸道,直到1949年中国解放军炮击英国“紫石英”号军舰,才结束了外国军舰在我国内陆江河行驶的特权,只是蒋介石宣布的3海里领海依然困扰着毛主席

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外国船只无权擅入)(10)

3海里领海,我国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所拥有的领海面积仅为70万平方公里,渤海的一部分也被划为公海,这样一来,保护京津冀地区的渤海将会成为威胁京津冀地区的“首害”,毛主席早已洞悉到未来海洋安全的重要性,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一大难题。

1958年8月22日,毛主席与周总理请来多位法学大家一起研究领海宽度问题,因为在1958年4月通过的《领海与毗邻区公约》并未提及领海宽度,一众法学大家也表示,国际上从来没有明确定义过领海宽度,一直以来都是国际上默许的惯例

1958年9月1日,毛主席在北戴河召开会议,邀请了对《海牙协议》等国际法非常了解的刘泽荣和周鲠生等人,毛主席主张扩展领海宽度,结果遭到了刘泽荣等人的反对,因为国民党时期已经宣布了3海里宽度,如果设得太宽可能会引起国际争端,搞不好会打仗

毛主席听后直接拍板:《海牙协议》不是圣旨,英美想打我们也不怕。1958年9月4日,我国正式宣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中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外国船只无权擅入)(11)

这份声明果然遭到了美国的反对,正如上文所说,因为这12海里,让渤海完全成为内海,而且美国也不能在金门附近活动,此时我国已经决定炮击金门,美国借着护航的名义向着金门驶来,挑战我国刚设立的12海里领海宽度。

毛主席一贯认为道理是打出来的,根本不予理会炮击依然进行。美国本以为解放军会停火,结果等来的是一排排炮弹,二话不说赶紧撤离到18海里以外的安全距离,至于反对领海宽度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外国船只无权擅入)(12)

依照毛主席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如果没有北隍城岛的话也无妨,能拍板12海里,也就能变成13海里,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