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时候认识骆驼的?其实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应该是 2014 年左右,那个时候博客还没完全死掉,我想找作者来与非写专栏,骆驼来报名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干了多年的工程师职业该如何发展?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干了多年的工程师职业该如何发展(一个35岁才入行的工程师告诉如何做好工程师)

干了多年的工程师职业该如何发展

我是什么时候认识骆驼的?其实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应该是 2014 年左右,那个时候博客还没完全死掉,我想找作者来与非写专栏,骆驼来报名了。

当我拿到骆驼的第一篇文章后简直是惊呆了,他的文字非常粗旷,粗旷到我都怀疑他没上过大学,因为他在文章中不停地使用句号,其它的标点基本都没有机会出场。骆驼说我的判断是对的,因为他是大专毕业,正在西安交通大学读在职本科。

好在文章的 IP 很有意思,所以我把他的每篇投稿都做精细加工,有时候甚至框架都要调整,我当时的想法是让一个工程师去拿捏文字实在是大材小用,不如通过我的方式传递他讲的故事。他的作品就是我们后来发布在与非网上的专栏《程序猿趣事一箩筐》,专栏定位是除了技术,让工程师了解职场,果不其然,他讲的职场故事经常切中工程师的职场痛点,引起一片共鸣。

应该是在 2018 年左右,骆驼写专栏写了四年多了,有一天我惊奇地发现骆驼的文章变了,他的文章不仅不用我大面积调整故事框架,甚至连标点都不需要改动了,我感叹骆驼终于学会了如何斟酌文字,也是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深切感触到坚持的力量:只要功夫深,铁杵真的可以磨成针。

更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骆驼是在 35 岁才入行做工程师的。你能想象 35 岁转行是什么概念吗?如今很多工程师在 35 岁都开始为职业前程忧心忡忡了,觉得自己随时会被前浪拍在沙滩上,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35 岁似乎只能“退出江湖”,哪里还有机会冲入电子工程师行列和年轻人一争高下?如果不是骆驼亲自佐证,我打死也不会相信一个人在 35 岁还有机会成为工程师。

工程师的职场前传

估计很多人都很好奇骆驼在 35 岁之前在干什么,他的职场经历丰富得让人不可思议。骆驼在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由于是铁道部的委培生,所以一毕业就分配到了铁路上工作,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很荣幸地成为了一名巡道工人”,他的父母也为他找到了一个铁饭碗而高兴。可惜好景不长,他刚要转正就遇上了下岗潮,本以为稳妥的国企也没能幸免,铁路部门也开始大裁员,单位要求 50 岁以上必须内退,骆驼被直接颁发了下岗证。

从铁路部门出来以后,骆驼来到了西安。他到西安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雁塔路组装兼容机,那时候的组装电脑就如当年的山寨手机一样火爆,价格低性能好广受欢迎。骆驼就负责计算机系统安装,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对装机几乎是无师自通,当然可能是由于出身计算机专业。他自学搞懂了微软 windows NT4.0,可以为网吧组网,并且安装无盘工作站,很快就成了市场里小有名气的工程师。

随后,西安一家大型购物商场也要做电脑卖场,骆驼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应聘居然不费吹灰之力就通过了。不过后来因为经营不善,电脑卖场被关闭了,骆驼被分配到食品区负责散货销售。一个月后,骆驼练就了一项神技,一下就能准确舀出一斤花生或者瓜子。由于表现出众,半年后骆驼就荣升了干果柜台组长,而且领导承诺两年后就能转为正式工,骆驼内心非常激动,离父母期盼的“铁饭碗”又不远了。然而就在上任第一天,他发现负责分装花生米的员工没有戴手套,于是马上严厉纠正,结果对方执意不从,最后发生了争执,骆驼出局了,因为那个员工是董事长的外甥。骆驼非常感叹:原来董事长的外甥分装花生米是不用戴手套的。

随后,骆驼应聘去了 Matro 公司的西安办事处,负责 Matro 视频采集卡在西安市场的技术支持,另外还帮助西安某高校机房维修 PC 并维护网络。偶然有人请他帮忙改造一款二氧化碳变送器,他在没有接触过硬件的情况下接受了,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他通过书本开始潜心学习 C51 和硬件电路设计,竟然在一个月后顺利交差了。由于家中的设备有限,这个项目大部分是在学校的机房中完成的,负责实验室的老师发现他的技术水平不错,于是请他帮忙给学生讲 C 语言课程,于是他在大学里兼职做两年代课老师。

采访中,我问骆驼:大专毕业给本科生讲课内心忐忑吗?骆驼感慨:还是有些忐忑的,好在自己对 C 语言技术掌握得还算扎实,讲起来并不难。

35岁进入硬件工程师行列

Matro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市县电视台以及影视文化传播公司,骆驼对电视台的业务有所接触,从 Matro 公司出来以后,骆驼受邀到一家公司负责硬盘播出软件设计,起草了播出软件功能需求,并负责完成了整个系统测试,凭借自己的技术积累完成了视频切换器的设计。

如果不出意外,骆驼可以在软件行业继续发展下去,但是他觉得自己虽然从事过很多职业,但是对电路和单片机编程最得心应手,完成切换器的设计后,骆驼决定转行去做一名电子工程师,那一年骆驼 35 岁。

骆驼应聘到一家农业设备公司工作任职电子工程师,他自嘲自己是公司唯一的电子工程师。从设计电路板、编写程序,到测试、出货,全部亲力亲为。随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一年后公司扩大了规模,成立了研发部成立,骆驼终于有了助手。故事讲到这里,骆驼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顺理成章,不巧的是老板移民去了加拿大,将公司交给表弟管理,骆驼不是被提升,而是再一次出局了。

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骆驼的职场经历好曲折,好在他并没有因此失望。通过朋友介绍,他来到一家电力企业工作,负责产品研发,办公室有十几人。入职以后他才发现,十几个研发人员中有十个人是做 PC 软件的,只有一位同事负责硬件设计,骆驼依然是一个人做单片机软件设计。让骆驼比较欣慰的是,PC 软件和单片机的软件没有明显界线,骆驼终于有同事可以一起探讨技术问题了。

骆驼开始整理 PPT,编写教程,遇到问题找同事一起讨论。俗话说“人伴贤良品自高”,半年以后,骆驼的技术水平进步了很多。也是这一段工作经历,骆驼认为是自己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这家公司具备完善的研发、生产、测试一系列工程设计体系,特别是在研发方面在西安算是比较有规模的。有一位工作积累深厚的工程师,具备了从服务器、数据库、嵌入式等完整的知识体系,骆驼向他学习,改善了学习方法,熟悉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对自己的技术水平更有信心。

想想当初的被出局,对于骆驼来说也算因祸得福,进而有机会学习到更完整的系统设计流程,对于他后来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帮助。

如何做好电子工程师?

无论讲得多么天花乱坠,电路设计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学成的,最终还是要靠日积月累,我也问了骆驼,如果有刚毕业的工程师想从事工程师这一职业,应该如何着手准备?

他的回答如下:

大学有四年的时间用来积累知识,可能是普通人最后一个学制教育,当然考研除外。大家一定要利用好这段宝贵的时间。其实人有两种价值观:一种是社会价值观,一种是自我价值观。从事任何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两种价值观,作为普通人如果能实现其中一个也实属幸运。

所以,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是否是要做此类工作。如果确实愿意从事这类工作,就要着手准备:

第一,培养豁达的世界观。人未必能活百年,但透过文字可以洞穿千年。历史古籍多读几本,有助于建立豁达的世界观;

第二,读读近代经济史。了解社会经济的运作模式,任何社会活动都以经济为指挥棒,只有跟着这个指挥棒走才可能不落后于社会主流;

第三,做一个强大的自己。学习一些哲学或者心理学,社会发展很快,得失乃人生常事,普通人要经得起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第四,充分学习书本知识。课本内容一般滞后于实际应用,但是书本知识可以帮你梳理好基本的知识脉络,如果想扩展知识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课堂,坚持学习。

第五,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坚持积累知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一旦建立好,新的知识就是在原来的框架上填充扩展。

我从事工程师的工作比较晚,那时我已经 36 岁了。当时有一种说法 34 岁以上的人就要“被退休”了。当时在大唐工作的一位同学打趣我,像我这样的年龄再坚持学习中医 20 年,学成后可以工作至 80 岁。当时转行的时候,我也有些犹豫,但是自己比较喜欢这个工作,而且机会难得,所以我就毅然转行了。

刚开始当然比较难,大概两年后工作就比较顺利了。我想说的是做任何一件不要着急,峣峣者易折,将注意力集中在一点花时间参透,然后提升高度就可以鸟瞰全局了。

写在最后

采访最后我让骆驼用一句话做个总结,他说:这是最好的时代,百舸争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而且完全可以为之而奋斗,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雷军就是榜样。

很多人问笔者:我到底应该转行做程序员拿高薪,还是抱着电路设计踏踏实实过一辈子?我想说的是:你转行做程序员也未必能拿到高薪,踏踏实实做好电路设计也未必过得很差,最重要的是你内心笃定什么就去追求什么,拿出不达目的永不罢休的毅力和决心。你要永远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收获。

从 2019 年开始,骆驼开始在与非网旗下子网站摩尔吧分享《C 语言与单片机设计》和 STM32 应用等系列课程,如果工程师们感兴趣可以前去学习。视频课程请参照“阅读原文”(由于大部分都是免费课程,大家订阅之前先登陆)。